园林绿化工程中地被植物的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园林绿化工程中地被植物的运用分析

张明照

湖北清能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市,43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园林工程中,地被植物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地被植物是园林绿化工程中常用的植物种类,为进一步发挥地被植物的应用价值,文章首先对地被植物概述,其次探讨绿化园林中地被植物选配中的问题,最后就园林绿化中应用地被植物的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地被植物;运营措施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加快,现代园林发展利用植物不同观赏特性进行造景美化,地被植物应用成为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部分。地被植物在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与园林工程中乔灌木等园林景观组成整体,通过科学搭配可以提高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可快速营造良好观赏效果。园林设计中需要了解地被植物生态习性构建丰富群落景观。以往我国城市绿化发展中更多关注单一品种。地被植物具有管理粗放等天然优势。如何合理选择地被植物进行施工是园林绿化建设需要重视的课题。

1地被植物概述

所谓地被植物就是大面积铺设于裸露的地面或者在阴湿环境下生存的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其中包括多年生草本、低矮丛生、枝叶茂密、藤本植物等多种类型。通常地被植物的高度在1m以内,当前存在很多已知的地被植物,比如常见的藤本植物、匍匐灌木、低矮草本植物等。园林绿化工程中通常在地表覆盖地被植物,取代传统草坪绿化方式,将园林景观的层次性提高的同时达到保持水土的效果。地被植物往往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即时在荒芜的地区也可以生存,无需细致地管护。在绿化项目中应用地被植物可以将地面辐射有效减少,还能够达到扬尘污染控制、空气净化、控制噪声等效果。地被植物缺乏足够的高度,通常需要搭配其他类型的植物共同使用,将绿化效果、观赏效果提高。

2绿化园林中地被植物选配中的问题

城市化建设发展对园林绿化提出更高要求,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对地被植物应用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地被植物观花观叶品种应用是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藤本类地被植物北方以地锦、南方以紫藤、蔷薇、月季等应用较多,园林地被植物应用存在种类不够丰富等问题,优良地被植物应用受到限制。部分地区忽视开发本地资源,植物材料应用具有盲目性。目前适宜城市夏季干旱冬季寒冷气候品种较少。地被植物研究生产未形成产销研一条龙体系,园林地被植物选用问题主要包括对地被植物引种投资匮乏,设计施工脱钩、施工养护不到位等。由于对地被植物知识匮乏导致绿化设计花形美丽的当地栽培品种得不到应用。目前地被植物种植主要问题是物种单一,群落不完善,景观地域特色不明显。良好的植物景观需要有完整的植物群落,园林绿化中植物群落结构不完善,一些建成时间长的公园道路景观中植物群落单一,地被植物应用中缺乏多样性。

3园林绿化中应用地被植物的措施

3.1强化管理意识,提高日常养护效能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深入推进,园林绿化在整个城市生态效益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切实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成活率,发挥园林绿化效能,企业要立足新形势背景与国家宏观政策形势,强化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技术管理意识,明确灌溉、施肥、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流程,把握不同区域土壤肥力、酸碱度、降水量等信息要素,加强园林绿化植物日常养护。以树木栽植为例,树木栽植完成后,种植人员要科学选择支撑物,按照东西向道路在左侧、南北向道路在北侧,倾斜5°埋设护树桩,确保绑扎后树干保持正直,并在树木绑扎处夹垫软质物,避免对植株产生不良影响,在树穴周围用土筑成高于根须10~15cm的浇水堰并及时扶正树干。在树木养护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根据气候情况以及树木状况浇水,采用夏季早晚二次喷雾的形式,保证覆盖全部叶面。一旦出现新梢叶片萎缩,应及时查明根部是否存在空隙、有无病虫害以及水分不足或过多等问题。

3.2与环境因素相协调

园林景观绿地所处环境之中的不同因素,例如,气候因素、土壤因素、酸碱性、土壤干湿度、光照、气温变化等,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之前,需要做好考察工作,针对勘察的结果,选取与环境相协调的地被植物。合理做出选择,不但要了解园林的具体情况,还要根据不同地被植物的生态特点,考量当地的光照条件、气候变化等。例如,对相同地方来讲,不同设计工作者会设计出不同的造景方案,低矮的类型的地被植物可呈现出通透景观;较高的地被植物可呈现出密闭景观。

3.3根据建设功能选择植物

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可以根据地理环境特点选择一些较强功能性的地被植物,将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园林绿化质量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比如有的地区缺水,常见干旱,此时可以选择具有较快延伸速度、抓地能力强的植物,发挥这些植物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有的地区存在相对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可以选择大型叶子的地被植物,利用叶片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质,达到空气环境优化的效果。此外,地被植物在隔音降噪方面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比如可以在休闲场所种植葡萄、珊瑚藤等植物。

3.4空间和意境

植物空间营造应满足园林功能要求和人们的行为需求,利用不同种类、高度、质感的植物,结合地形并经过艺术布局,形成不同的空间环境。植物配置所营造的空间,按其组成形式和人的视线及心理感受来分,包括开放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等。意境则需根据人们的审美经验和需求以营造不同心理感受。例如,杭州“西冷印社”是人们进行书画等艺术活动的重要场所,植物配置主要选用松、竹、梅,突出“岁寒三友”;在古典庭院里配置玉兰、海棠、迎春、牡丹和桂花,寓意“玉堂春富贵”。

3.5加大资金投入,科学应用先进技术

为更好地推动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技术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企业要立足新形势政策,加大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技术管理层面的资金投入力度,鼓励、支持、推动园林绿化相关人员加强植物种植技术,推动实现智慧园林,转变园林绿化行业传统的管理方式,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以智慧喷灌系统为例,企业通过加大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技术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园林绿化行业加大研发并推广应用智慧喷灌系统,既能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对周边环境土壤温度、湿度、光照、风速等维度进行数据建模,精准预测并向终端自动下达正确的喷灌决策,在植物缺水的第一时间完成感知与精确式喷灌,既能通过科学的喷灌方式提高植物存活率,解决传统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成本较高的问题,又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重新架构公众、植物与园林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园林资源与公众需求的精准匹配,达到人与自然的互感、互知与互动,有助于提升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综合效益。

结语

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中,地被植物作为生命力旺盛、管理养护简单的一类植物,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部位,有效衔接周边设施和其他类型植物,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观赏性、合理性,发挥其生态作用。工作人员在具体规划设计和建设园林绿化工程中,应尊重地被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当地的环境条件,协调匹配各类植物,展现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辅助价值,同时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最终提升园林工程建设水平,建设优质的园林绿化项目,更好地服务于民。

参考文献

[1]银征,杨金财,吴昊天,等.姬岩垂草在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及园林应用[J].现代园艺,2021(02):24-25.

[2]胡军荣.徐州地区几种常见优良地被植物的栽培与应用[J].现代园艺,2021(03):88-89.

[3]韩文俊.玉溪市城市景观中地被植物应用和管理探析[J].农业与技术,2021(04):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