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发行背景及启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专项债发行背景及启发

吕燕,李丽娟

华昆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专项债作为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跨周期宏观调控的重要金融工具,是建筑业业务转型的风向标、模式创新的助推器,必将会对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专项债;发行背景;启发

1专项债发行背景

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国家明确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财政性资金与外国政府贷款是项目投资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2001年至2008年期间,国家出台了投资体制改革相关文件,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凸显,政府各类重大项目资金需求除单一的依赖财政性资金外,还可以通过土地、资产运营补贴等途径获得;许多地方政府通过组建做强政府投资类平台公司,解决了前期项目资本金问题,快速推动了一大批重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出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四万亿”一揽子投资计划,并印发政策文件,拓宽政府投资配套项目融资渠道,政府城投平台逐步转向融资平台,城投债及银行贷款规模快速扩大。2014年,地方政府违规举债较多,中央为缓解这一现象,出台了国发文43号,逐步剥离平台公司的融资职能,城投债脱离“政府信用”背书,首次提出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明确地方政府在规定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债券举借债务,专项债超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成为每年发行规模最大债券品种(除2020年发行的抗疫特别国债)。近年来,国家持续出台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劵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相关制度,加强对专项债的穿透式监测,拓宽了投向领域,提升作为项目资本金的占比规模,发行期限也逐步扩大到10年、15年、20年,有效缓解偿债压力。

从国家一系列政策来看,地方政府可发行专项债的项目有以下几项要点:一是投向领域事关基建、民生、社会事业等方面,均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二是在我国迈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专项债新的投向领域将契合国家重要战略布局方向,比如2022年专项债券投向领域新增新能源和新型基础设施,均为国家重点布局的新兴产业。三是已入库的项目资金都有完善的资金“闭环”管理系统,偿债来源为政府性基金或项目运营专项收入,比如说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领域,专项债偿付的来源大多为闲置物业的租赁收入、配套基础实施收入、广告位收益等费用。

2当前地方政府专项债使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好项目少、项目前期准备不够充分。“好项目少”、“专项债不好用”,是近年专项债管理使用中最常听到的抱怨。所谓好项目,是指那些未来收益能覆盖债务本息的项目,这也是专项债制度的设计初衷和不计入赤字率的根本原因。但经过多年的投资,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总体上已臻于完善,因此近年来符合上述条件的项目越来越少。经过不断扩大使用范围,目前专项债除可用于交通、能源、农林、生态环保之外,还可用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社会事业等领域。后续扩围部分大多基础性、公益性比较强,长远收益高于短期收益,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理论上讲不完全适用专项债。这种项目与资金之间性质上的不匹配是所谓“专项债不好用”的基本原因。另外,今年以来,各地出于稳增长的需要,前后两批累计申报项目达7.1万个,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一些项目前期申报准备不足、成本收益测算不实或粗疏,加之一些未及预料到的变化,导致了近期各地不断出现项目调整、资金闲置等“后遗症”。

部分项目编制收益不及预期。为了符合项目必须能够自求平衡的要求,一些地方在编制项目时夸大收入预测,常见的操作如夸大与项目有关的停车位、广告等收入。以某市大学城项目为例,虽然大学城位于该市郊区、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少,但是在项目收入测算时停车位日均占用率为60%,广告宣传出租率为80%,工业和居民用水满负荷,还要假设后期所有的土地都要出售完毕,这些都不符合实际情况。这都使得专项债项目自求平衡的能力偏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后期地方财政的还本付息压力。

转化为实物工作量的时滞较长。从专项债发行到形成实物工作量,再到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需要经过发行、拨付、使用等几个环节。目前看,这几个环节之间的协同性不够。一是发行进度快于拨付进度。如上所述,截至6月底,今年新增专项债已基本发行完毕,但拨付进度大约在80%左右。二是拨付进度快于实际支出进度。即使资金到达项目单位的账上,后者还要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陆续进行支付,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这一进度不太理想。以西部某省为例,截至7月27日,该省共发行新增专项债764亿元并全部下达各市,发行进度达到100%,实际拨付563.5亿元、拨付进度73.8%,项目单位完成支出355.4亿元、支出进度46.5%。专项债上下环节之间的不协调,除了不能及时转化为实物工作量,快速发挥促投资、稳增长的作用之外,还造成已发行的债务资金闲置,徒增资金利息,增加成本。

3专项债对建筑企业的启发

专项债作为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财政部已于11月下达了2023年部分新增专项债限额。时间上的再提前,显示出财政稳增长的迫切性。专项债从项目申报到专项债落地至少需要2个季度,建筑央企想要抓住专项债来实现基建投资的增长则必须在项目储藏、申报、审批中提早发力,在专项债项目基础设施投资市场中获得先机。就此建筑企业可考虑从以下四方面推进专项债项目。

主动协助政府推动专项债项目申报。专项债申报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因对相关政策理解不够透彻,缺乏项目包装策划能力,难以储备优质专项债项目。在此,建筑企业可充分发挥自身产业链资源优势,发挥先导引领优势,通过规划引领、整体运作,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促融资,提前做好项目储备工作,确保项目现金流收入能够完全覆盖专项债券还本付息,协助政府提高专项债的申请额度和成功率,为后续获取专项债项目增加筹码。

积极谋划以投融资模式参与专项债项目。建筑企业在协助政府推动专项债项目申报的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研究总结过去在专项债项目推进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自身全过程咨询和运作能力。主动帮助政府部门或平台公司谋划以投融资模式运作的专项债项目,从投融资类项目的储备工作开始介入,让项目与企业更加契合,提高后续专项债项目的中标几率。

布局优质项目紧抓专项债总承包市场。专项债项目大部分是以总承包模式来实施的,因此建筑企业在专项债市场中须紧紧抓住其总承包市场,强化与地方财政、发改等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发挥建筑企业在工程建造、设计规划、项目运营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从储备阶段主动谋划总承包类项目,布局优质项目。

盘活存量在建项目。建筑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无论是投资项目还是总承包项目,难免出现部分在手项目因各种原因难以继续推进。建筑企业可梳理存量在建项目,通过模式转换、项目打包、收入成本优化等方式,尝试将该类项目转换或与专项债捆绑,盘活存量项目。

4结语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都为建筑企业提供了重要发展支撑。建筑企业可有效借力“专项债”助推自身转型发展,在建筑业大洗牌的机遇期,重塑核心竞争力,迈入高质量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徐寒飞,刘郁.地方政府专项债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中国货币市场,2021(10):18-23.

[2]刘鹏,周双.专项债发行使用的现状、挑战及建议[J].中国物价,2021(08):22-24.

[3]张新宇. 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管理[D].天津财经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