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学的政府采购评价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构建科学的政府采购评价机制

刘朋

320302198703094438

摘要:建立并健全政府采购的评价机制,对促进政府采购的科学化、民主化,提升政府采购的效率,降低采购风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政府采购的管理过程中,将评价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学习国外的一些好的做法,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逐渐建立科学有效、整体协调、完善配套的政府采购评价机制。

关键词:政府采购;评价机制;构建科学

1.确定全面的评价内容

1.1.评价涉及政府采购项目环节

在对政府采购进行评价时,应体现其生命周期和全过程的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主要有:政府采购需求评价、采购计划评价、立项综合论证评价、承制单位资格审查、招标活动的评标、采购效益评价等。从计划,预算,立项,到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重要的决策点,都要有对应的评价要求。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应建立统一的采购流程,并对分期评价的内容进行细化。特别要重视对资金投入大、技术水平高的重大项目和重要节点的评价,要把好立项关、研制生产阶段的转化关和鉴定验收关,从质量、进度、经济三个方面展开评价。对于重要项目的采购,应将其分为清晰的阶段,并在每个阶段设定对应的里程碑决策点和中间节点,以便在项目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充分地认识和评价项目的进度、成本、技术和性能等,从而将可能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应对承包人进行合理的评价。

1.2.建立强制性报告制度

在政府采购评价工作中,要建立强制性的报告制度,对报告项目计划、采购项目基线报告、采购执行总结报告的内容、提交时间、报告责任人等作出具体规定。在选择承包商时,承包商要提供以往履约情况、合同业绩、资金来源以及设备设施、技术实力等情况的报告作为参考。在政府采购合同管理方面,承包商需要提供其成本数据报告、成本执行报告、成本/进度状态报告、合同资金状况报告等有关项目进展情况的报告。这些文件或报告,从当事人的角度给出了对自身状况的评价,形成大量可供政府采购评价的文件和信息。西方国家政府采用了许多方法来保证能够及时获得各种评价所需的信息。

1.3.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结构

在对政府采购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对其职责的划分和划分,是对其职责的界定。美国国防部建立了三个决策保证组织,即JROCDPRBDAB,用于评价政府采购项目的立项、资源分配和审批过程。英国设立了“政府采购核准委员会”,法国设立了“常务执行局”,日本设立了“政府采购审核委员会”。这种做法对我们很有参考价值。本文认为,在我国的政府采购评价中,应当发挥“分散化”的作用,建立起一套适合于政府采购评价的组织体系。

从我国目前政府采购评价专职机构的情况看,主要的问题是缺乏相对的独立性,评价机构主要依托科研院所和工程技术院校,行政上隶属于上级主管部门,独立性差,还没有建立起专业范围配套、专家选择公正、管理科学规范的评价队伍,影响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必须建立体系完整、相对独立的政府采购评价机构,接受政府采购业务部门的委托,承担各项政府采购评价工作。

1.4.实行专职评价机构

在对政府采购进行评价时,应当采取专门的评价组织和专家组的评价方法。专门的评价机构主要负责对设备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评价,并对其作出结论。同时,要组建专家组,为政府采购提供顾问支持,并对已有规划的项目进行评审。美国国防部已有多个评价与评价组织,除了联合需求监测委员会、国防计划与资源管理委员会、国防采购委员会,还设立了四个实施层面的评价组织,分别是采购计划制定、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技术成熟度评价和测试评价。此外,美国也有许多专门的评价组织,例如美国防部长办公室中的国防科技顾问团,以及负责对主要工程进行评价的技术评价团。为了对政府采购决策部门所进行的规划决策进行审核提供支持,顶层集成项目团队应该在预期评审之前,对要提交到阶段决策部门的信息和建议进行评价,并联合相关部门的政府采购工作人员,向阶段决策部门提出是否要按照计划进行预期的评审的建议。为了保证采购决策的科学化,应该在政府采购部门中建立决策咨询和论证组织,构成一个系统配套的科学决策论证系统,为政府采购部门提供决策咨询、系统论证、综合评价等全方位的支持。

2.充分吸纳社会评价机构的意见

2.1.建立和完善规划计划预算制度

在我国,制定和实施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体系,是实施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规划-计划-预算体系应该由三个独立而又联系的阶段组成,即规划阶段,规划阶段,预算阶段。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讨建立现代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可行之路。只有构建出以需求牵引、程序决策、体系统一、规范运作为基本特点的规划-计划-预算-执行制度(PPBE),才能从顶层设计、长远发展和整体规划等方面为政府采购提供现代制度保证。

2.2.完善政府采购相关的法规制度

在对政府采购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对与政府采购有关的法律和制度进行持续的改进,确定评价工作在政府采购中的地位和功能,对政府采购评价工作的任务、内容、目标、要求和时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每一个重要的决策节点都要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政策制定部门的一个重要参考,以确定下一步的采购进程。此外,建立评价问责制,对我国政府采购评价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当前,我国政府采购评价工作中存在着评价责任主体不清、缺少专业评价人员、临时组建的评价组织、专家不承担风险、政策制定等问题。所以,一定要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问责制度,对于那些在考核过程中弄虚作假、违反考核制度、徇私舞弊的考核组织和考核人员,要给予严厉的惩罚,并对他们的行政责任进行追究。

2.3.采用科学的评价手段

加强评价技术手段建设,是提高政府采购评价效率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政府采购评价的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从总体上看还是一种经验型评价。为此,要加强对我国政府采购评价理论、方法与模型的研究,注重对评价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运用示范论证、仿真模拟等现代分析与试验方法,提升我国政府采购评价的科学与权威。为保证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客观性,还应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评价数据和信息系统。政府采购项目基准,指的是一组用来指导在每一阶段的决策点之后,各个阶段的采购活动的性能、进度与费用的目标和阈值,是衡量采购项目的进度和确定管理权衡范围的一种有效方法。当一个项目在运作时,如果成本、进度和性能指数超过了对应的参数阈值,就需要由政府采购主管部门进行审核。通过对基准参数“突破”程度的分析,研究其影响因素,探讨其回归常态的途径,并确定其走向。一般情况下,政府采购的基本评价工作是在项目主管或综合项目组的领导下进行的,而各项工作又是在上级主管机关的监管下进行的,所提出的相关报告也要经过相关的政策制定部门的考虑和评价。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府采购监督是指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保障。运作目标是在有关法律、法规制度限定的范围之内,使政府采购活动达到国家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程度。实施原则具体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依法监督原则、监督独立原则、全过程监督原则、全方位监督原则。在采购过程中实行日常监管、组建专职和专职的监管队伍等;并制定支持措施,如政府采购的定期汇报制度。

参考文献

[1]温雪倩.基于结果导向的政府采购机制优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

[2]马善记.政府采购亟待引入效益评价机制[J].地方财政研究,2006,(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