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环卫精细化管理实践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4

苏州环卫精细化管理实践情况分析

沈清, 单宇, 邰家兰

苏州大学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作为I型大城市、长三角中心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苏州市对环卫管理工作始终较为重视,环卫工作质量相对较高。近些年来,伴随着苏州环卫精细化管理实践的愈发深入,环卫管理工作逐渐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环卫精细化管理实践还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亟待改进。本文从环卫精细化管理理论的分析出发,基于行业工作经验与实地调查,分析苏州环卫精细化管理实践举措和成绩,并挖掘苏州环卫精细化管理实践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以期推动苏州环卫精细化管理效率与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字:苏州;环卫;精细化管理;实践

AbstractAs a large city of type I, the central c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 scenic tourist city, and a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base, Suzhou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work is relatively high.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practice of fine management of sanitation, the sanitation management has gradually transformed from extensive management to fine management, 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However,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weaknesse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practice of refined sanitation management, which need to be improved.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fine sanita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industry work experience and field survey, analyzes the practical measures and achievements of fine sanitation management in Suzhou, excavat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practice of fine sanitation management in Suzhou,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fine sanitation management in Suzhou.

KeywordsSuzhou;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Fine management; Practice

良好的城市环境卫生不仅展现了城市的美好形象和文明程度,更代表着城市的精神面貌与人文素养,及城市的营商、旅游、文化环境,作为城市名片的环卫工作可谓是关系着城市未来方方面面的发展。近些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城市环卫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压力持续增大,城市环卫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卫精细化管理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与各界的环卫提升要求,助推环卫管理工作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单一管理向全民管理、常规管理向创新管理转型[1],促使环卫管理工作中的管理目标、管理体制、作业流程、管理考核的精细化,成为当前城市环卫管理的必然选择模式[2]

在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基于“美丽苏州”的城市建设目标,在环卫精细化管理政策的颁布和深化实施下,苏州环卫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成效显著。但从目前来看,环卫精细化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短板,环卫管理工作呈现出了一些与城市建设及居民需求不协调之处。开展苏州环卫精细化实践工作调查与研究发现短板,提出对策,对于苏州环卫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环卫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源于1911年泰勒所著的《科学管理原理》,早期主要应用于企业精益生产管理中。随着精细化管理理论的持续完善与丰富,该理论逐渐成为了管理领域的主流思想,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管理、政府治理、城市管理等领域。环卫精细化管理即为精细化管理理论在环卫管理领域的应用,结合应用成熟科技和先进管理理论,采用契合管理目标的管理体系、精细化的管理标准、智慧化的管理手段、精准化的考核机制,对人力、财力、物力等环卫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合理分配,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并引进市场化模式,推进环卫管理的各个单元、各个环节与各个部分科学、高效、有序及持续运作,促使环卫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共同提升。

二、苏州环卫精细化管理实践举措和成绩

近些年来,苏州市相关管理部门推出了系类环卫精细化管理政策,致力于推动环卫精细化管理模式,建设“精细化+智慧化”的管理特色。2018年,苏州市市容市政管理局发出了“以精细化管理创精品化城市”的倡导,致力于进一步强化包括环卫管理在内的精细化与标准化城市管理[3]。2021年市城管局印发的《“提升城市颜值打造卓越环卫”——2021年全市环卫精细化保洁百日专项行动方案》中,致力于基于百日专项活动,大力推进环卫精细化作业模式[3]。2022年发布的《苏州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21-2035)》公示中,强调了未来15年苏州全面提升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明确目标[5]。系列政策的颁布与深化实施,推动了苏州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城市环卫工作质量有效提高。

2.1 细化作业模式与引入高效作业工具

作业模式的细化与作业工具的改进是环卫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苏州在该领域持续发力,一方面不断细化作业模式,从明确清扫保洁、公厕保洁、垃圾收运、机械化作业方面的作业流程与标准入手,为一线环卫人员的作业提供明确的标准与流程指导;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和应用高效作业工具,引入大型环卫车、清扫一体车、新能源扫地车水洗机械、智能垃圾分类设施等,有效提升了环卫作业效率。

2.2 创新实施环卫运营及垃圾分类模式

环卫运营及垃圾分类是当前城市环卫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存在部分内容的重合,从环卫运营逐步推进市场化运作、垃圾分类小区试点工作逐步开展,到全面推进各类工作覆盖广度,苏州在实施和创新模式方面做出了不错的成绩。因地制宜的创新街巷垃圾收运模式,一是采用改建模式,对街巷的洗刷站、公共卫生间等环卫设施进行改造,设置集中投放点;二是探索实施“摇铃收运、定时投放、流动收运”的分类收运模式,边试边行,以验证各模式的有效性与运行效率;三是继续大力提高住宅小区巡回保洁力度、巩固住宅小区垃圾分类成效,以打造星级小区为抓手,采用提升督导员及保洁员主观能动性、设施提升等手段,构建住宅小区特色管理机制。

2.3 构建多层次考核和智慧监管体系

针对环卫管理监管工作,苏州打造了“常态化巡查”、“智能化巡查”、“全链条监管”、“全社会参与共治共管”的考核监管模式。“常态化巡查”方面,进一步明确城市管理网络、各网格的管理对象和责任人,结合应用“日巡”模式和APP打卡模式,实现了快速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的监管目标;“智慧化巡查”方面,整合GIS地图、物联网远程监测、AI分析、视频监控等现代科技,搭建投、收、运、处全过程督查监管考核体系,并利用巡逻车巡回发展、监控探头站岗、无人机巡查的智能化巡查模式,开展智慧监管,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并降低了监管成本;“全链条监管”方面,打造“发现--管理--处罚”管理链条,对沿街商户的垃圾分类进行高效管理,推行“三次违法必罚”管理制度,以管理为主,以处罚为辅,助推街巷环卫工作质量的提升;“全社会参与共治共管”模式下,畅通群众参与渠道,鼓励市民与商户参与监管工作,共同保卫环卫工作成效。

2.4 加快推进城市环卫作业市场化

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市容环卫行业的市场化进程,是苏州环卫管理部门早在20世纪初便确定的发展目标。近些年来,苏州市致力于加快推进城市环卫作业的市场化运作,持续完善环卫市场化监管,加大环卫市场化培育,强化环卫市场化支持,充实环卫市场化保障,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构建了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为环卫市场化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并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苏州环卫精细化管理实践的不足

3.1 基础设施布局精细化程度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卫基础设施不够充足,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在苏州全城范围内展开,需要设立足够的垃圾分类设施,但从目前来看,居民小区的垃圾分类设施较为完备,而街巷的垃圾分类设施依然分布不足,即便是创新应用了“摇铃收运、定时投放、流动收运”模式,但由于处于试行阶段,难以满足街巷商户的垃圾投放需求。二是部分设施老化亟待保养或更换,在苏州市城区内,部分垃圾箱设施、公厕设施等出现了老旧破损的情况,部分垃圾运载作业车存在保养不及时的问题,脏污较为严重,有损市容市貌。

3.2 长效管理落实不到位

环卫工作效果重在保持,长效管理落实到位,才能够真正助推“美丽苏州”建设目标的实现。但目前来看,苏州环卫精细化管理的成效落实还存在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苏州采用定期巡查、考核奖励、违法处罚、突击治理结合的环卫管理模式,确实是在一定时期产生了不错的治理效果,且效果颇为显著,但一旦突击行动结束,管理有所放松,背街小巷脏乱差的问题又将出现,比如沿街商店门口堆放杂物、城中村居民垃圾随意堆放等问题反弹。二是长效管理中的社会力量参与不足,苏州环卫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主体依然为政府部门和第三方环卫企业,并未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企业单位与社会团体的管理力量,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不健全,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公众参与城市环卫建设的意识淡薄,并未积极参与到环卫管理工作中。

3.3 考核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足

精细化的考核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一旦考核指标的精细化成都不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业人员和监督人员的考核积极性。苏州市制定了市区、村镇环卫质量考核标准,拿市区考核来说,依据《苏州市区环卫作业质量考核标准》,由各区建设局负责环卫工作质量的监督,由包括市城管局、市政公用局、市环卫处、各区建设局负责人组成的考核领导小组负责考核工作,针对不同区域,以每月1次、每月3次、不定期检查考核的频次,开展日巡、明查和暗查。其中存在两个较为显著的问题:一是多级监管与考核的协同性不足,从考核制度的制定来看,苏州环卫质量的考核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协同开展作业,但具体的考核工作开展中,协同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核结果。二是考核标准有所放松,制定的考核标准相当明确,能够依托考核标准对日常管理台账以及当前的环卫状况进行考核,但在标准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略微放松的情况,并未严格按照标准实施考核管理,带来的结果是考核不足下的一些保洁员出现了消极怠工问题,比如出现了偷倒垃圾、在岗率不高等问题。

四、苏州环卫精细化管理实践的优化建议

4.1 加强基础设施统筹管理

精细化管理城市环卫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推动作用,展现在“精细”二字,从统筹与分类细化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鉴于当前苏州环卫基础设施亟待完善与资金有限的矛盾需求,应从强化基础设施的统筹管理和调配方面入手,逐步进行改进与完善。首先,应积极统计目前的基础设施缺口,由各网格单位开展深入调查,对当前网格内基础设施的布局情况与缺失情况进行统计,该调查应针对薄弱环节开展,比如针对街巷商户开展访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商户投放垃圾的便利性,以及对街巷垃圾投放基础设施的需求。其次,统筹规划垃圾投放模式,综合应用固定投放点与“摇铃收运、定时投放、流动收运”中试运行效果较好的模式,增加投放点数量,提升流动模式的流动效率,为街巷商户的垃圾投放提供便利。再次,应合理分配资金用于老化设施的保养与更换,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对损坏的垃圾箱、公厕设施、垃圾运载作业车等进行保养或更换,并积极开展基础设施的清洁工作,为环卫作业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4.2 完善网格化的长效化管理机制

促使环卫工作效果的持续保持,需要长效化管理机制为基础。首先,划分网格与压实各责任部门的管理责任,为了解决常态化管理不到位问题,可有效利用网格管理模式,进一步细化环卫工作的网格划分工作,基于“功能+千平方米+事件”的网格划分条件,确定网格简洁明了,并在每个网格内确定一名负责人,负责人应为相关部门的干部,并将网格环卫管理工作与干部的年度考核绩效挂钩,以压实各责任部门的长效化管理责任。其次,应进一步提升社会力量的参与度,健全公众参与保障制度,畅通群众沟通与民意调查渠道,奠定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常态化环卫管理工作的基础;针对学生、企业职工等开展广泛的宣传,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推动力;搭建网络参与平台、创建居民自治模式、探索成立商铺管理协会看、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确立长效化精细化管理机制得以落实的根本保障。

4.3 提升考核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精细化考核的开展能够倒逼环卫管理部门与环卫工作者提升环卫工作质量,为此,提升考核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是必要的。一是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市区考核标准相对较为宽泛,为了开展更有利的考核监督,应设定更加科学且细化的考核指标,并合理确定指标权重,以降低考核人员在具体操作中的主观因素,更客观公平地进行考核测评。二是充分利用智慧化管理平台,利用各区构建的智慧管理系统如苏州工业园区环卫信息化监管系统,为考核管理提供辅助,提升考核工作的精准性与客观性。三是实施网格化考核模式,各部门协同开展考核,本身是为了提升考核的公平性与精准度,但各部门之间协同不足的问题,又反过来影响了考核的精准度,为此,可采用网格化考核模式,确定网格内的考核责任人,责任人应由多部门成员组成,明确各责任人的考核职责,压实考核责任,提升考核管理质量。

五、结论

高质量的城市环卫管理工作对于城市发展意义重大。近些年来,各大城市实施环卫精细化管理,从统筹规划到精细实施,推动了环卫工作质量的提升。苏州实践环卫精细化管理以来,细化作业模式与引入高效作业工具,创新实施垃圾分类模式,构建多层次考核和智慧监管体系,加快推进城市环卫作业市场化,创下了不错的成绩。但当前的环卫精细化管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短板,比如环卫基础设施布局精细化程度不足,长效管理落实不到位,考核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足。未来应加强基础设施统筹管理,强化网格化的长效化管理机制,提升考核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以促使环卫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嘉伟. 莆田市北岸开发区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7.

[2]沈清,经泽旭,杨林军,谢瑞林,王磊.苏州市环卫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四川建材,2022,48(04):235-236+241.

[3].苏州市:运用智能化手段 促进市容环卫责任分级分类治理[J].城乡建设,2022(07):74-77.

[4]李墨野,周全,刘源等. 基于北斗导航在环卫精细化作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C]//.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1 卫星导航行业应用.,2021:65-69.

[5]朱宏飞,贺云,朱传为.苏州工业园区环卫信息化监管系统应用研究[J].安徽科技,2020(04):52-53.

[6]杨青松.苏州市运用智慧化手段 推进市容环卫责任分级分类管理[J].城市管理与科技,2021,22(04):30-32

[7]曾光,胡朝辉,徐英芝,周志勤.小型环卫作业车辆在城市环卫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专用汽车,2021(06):70-72+77.

[8]李云飞.城市建设环卫精细化管理中信息系统的设计分析[J].智能城市,2017,3(04):86.

[9]翁健生.城市环卫企业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J].江西建材,2016(12):262.

[10]李颖,王坚,樊勇,陈雨,逯宛珍.对环卫精细化监管平台优化的思考[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04):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