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性“工学一体化”教学——更好服务行业与企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1

浅谈:创新性“工学一体化”教学——更好服务行业与企业

张杨卫

台州市恒勃技工学校  浙江省台州市  318057

   [摘要]“工学一体化”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企业对人才紧缺的现状下,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这就要求学校在专业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技术技能的训练,并根据行业、企业技术需求,开发校企合作项目。然而在目前情况下,由于企业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校企合作项目过于表面、技术工人知识更新快等原因,造成校企合作项目内容不够丰富多样。如何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我想可以以“工学一体化”为主要教学模式,通过企业专家访谈会、学校教师设计教学理论知识等环节,对校企合作项目实施进行改革,使企业员工真正在企业学习中提升能力。

一、基本原则

“工学一体化”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产学研合作项目,以满足行业技术需求为目标,探索具有现代特色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是学校、企业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三方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对企业业务知识和技能。要求相对较高,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能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过程。企业以生产技术研发为主,学生主要学习职业技能,培养出具有一定社会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技术技能人才。

在现代职业教育框架下,采取校企合作方式,企业与学校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负责教学改革、项目开发、教学评价、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等工作的全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注重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

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线,在“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可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过程,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坚持基本原则,即:“双主体”管理模式、学生“真实情境”教学模式、教师“双主体”教学模式、“一长双制”管理模式等。通过改革形成了四个基本原则:坚持企业主导办学理念及专业特色;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双方主体地位;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校企育人模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实现“工学一体化”为目标。

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改革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到更多技术知识、更多综合技能等知识,还能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关键能力等方面。因此要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及内容,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去,提升其专业实操能力。

二、主要措施

  校企合作是职教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比较单一。校企合作方式以“项目”为主,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双方确定一项合作项目、课程内容、学分以及学生实训时间等,并且在合作项目开始前都要制定相关项目并提交学校审核;项目完成后学校进行验收,合格后将项目交由企业实施,但校企合作主要还是依靠企业来进行。因此,我们以“工学一体化”为主要教学模式,并把校企合作进行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基于工学结合原则设计了教学内容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改革。该模式不仅包含学生参加的各种技能操作练习,还包含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以及学校考核等环节。通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以及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与综合素质得以有效提升。另外,对于校企合作项目开发也是工学一体化教学重要内容之一。

三、具体做法

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包括了课前准备,课上与课下的结合,课前与实践环节,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课前:准备阶段是指以准备学生专业课程为前提开展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教育;课前通过查阅企业相关资料与企业员工进行交流;课堂学习阶段主要为学生讲授在课堂所学知识,同时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自我检测等。并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来提高学生自身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科研创新精神与企业实践技能等。课堂阶段学生可在课后进行自主实践交流和考核。主要包括课下设计与实践活动,

实践环节为:作业、实践环节报告等;课前:以企业为主进行模拟生产活动;以项目作为基本实训资料;课堂学习阶段主要为组织学生参与到企业实际加工项目中分角色、分任务进行岗位实操任务,采用自检、互检、教师检测和企业方检测等多方检测确定在实际加工中所忽视的技能点和易错点。在确定易错点和技能点的同时,采用小组讨论、双师解疑等方式,从理论和实操双方面解决实际问题。

四、结束语

  这种趋势将会使职教生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阻碍校企合作项目实施质量提升,如企业参与度低。

    随着社会与职业技术融合度不断提高,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然而校企合作项目多而不精导致校企合作项目不能充分利用等问题日益突出。所以个人认为学校、企业、行业三方可以相互促进,互相借鉴,共同发展并结合自身条件和所需技能特点,为学生创造适合校企合作的高集聚性产教融合园区。可结合产业园区技术需求制定校企合作方案与课程,开展教学改革从而能够让学校更好的服务企业,服务行业,从而实现三方合作共赢。“工学一体化”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们应该积极响应这种趋势,采取多种措施为学生搭建平台,使学生真正做到“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