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产现状及增产技术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小麦生产现状及增产技术措施

彭卫玲

河南省新蔡县佛阁寺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河南新蔡,463500

摘要:小麦是河南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产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发展质量。在小麦种植过程中,不仅需要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栽培技术,还需要严格把控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此本文结合河南省新蔡县佛阁寺镇小麦生产现状,提出科学有效的增产技术与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麦种植;增产技术;拌种;病虫害防治

从近些年发展情况来看,新蔡县佛阁寺镇在抓好抓实疫情防控的同时抓好夏粮生产一一麦田管理,向全镇发出号召抓好夏粮生产确保丰产丰收把受疫情的影响损失夺回来,得到了全镇广大干群的积极响应。镇党委、镇政府有号召,有决策,全镇广大干群有行动,有回应。镇组织的农业专家及时准确向农民群众做好虫情病情测报,广大农民群众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加强麦田管理。今年在遭受了严重病虫害的情况下,该镇小麦仍获丰收。为防治大气污染,杜绝焚烧秸秆现象发生,该镇抓好麦收的同时抓好秸秆粉碎返田综合利用,并抓好帮扶抢收抢种。

1河南省佛阁寺镇小麦生产现状

   只要提起河南小麦,大家都会想到一句话:河南熟,天下足。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是小麦最核心的主产区,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根据实际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高达8525.64万亩,总产量达到762.61亿斤。河南以占全国6.2%的耕地,生产了中国10%的粮食,这其中,河南仅小麦生产量就占中国总产量的1/4,小麦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小麦之乡”,稳稳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一粒粒可靠优质的“小麦种”,为河南小麦撑起了安全屏障。伴随着小麦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河南省小麦单产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3公斤发展到现在的441kg,是世界小麦单产的2倍。近年来,河南小麦单产水平一直居全国首位。

2小麦实现增产目标的重要性

小麦栽培是河南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小麦植株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当地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对小麦植株构成了严重威胁[1]。像病虫害、工业腐蚀和自然灾害等等,都会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所以在小麦实际栽培过程中,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降低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将植保技术应用在小麦生产种植过程中,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小麦抗倒伏能力,加强了小麦植株自身的弹性,是一种高效的增产技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小麦植株出现营养不均衡问题,在促进小麦实现增长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

3小麦生产增产策略

3.1合理拌种

   拌种是小麦实现增产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小麦种子搅拌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当地气候类型和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同时,合理拌种还可以有效加强病虫害预防效果,促进着小麦植株的良好生长[2]。一般在小麦种子拌种过程中都会选择浓度3%的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兑水,也可以选择甲硫三唑酮兑水加入适量的种子。在拌种结束之后,需要将搅拌好的种子风干处理,随后再进行正式播种。采取科学有效的拌种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种子的破坏,更好地预防了纹枯病,为小麦萌芽与健康生长提供了充分保障,有利于实现增产目标。

3.2种植土壤科学处理

   小麦种子在拌种时需要对土壤进行正确处理。在此过程中,可以选择化学药物来处理种植土壤,进而提升土壤当中的营养含量。在选择化学药物处理小麦种植土壤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如果土质适中,那么就可以选择浓度为50%的辛硫磷按照230mL/667m2的标准进行处理,制成毒土之后与小麦种植土壤融合在一起,经过药剂处理的种子也可以均匀播撒在土壤中,以此来有效防治土壤地下害虫或病菌,保证小麦种子的安全性,降低土壤有害元素对小麦植株的威胁,提高小麦萌芽率,为小麦植株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3.3全面开展化学除草

    如果小麦种植区域存在大量杂草,那么将会与植株争夺土壤中的养分,进而加快了土壤中矿物元素的流失。因此,开展全面化学除草十分重要,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杂草出现概率,为小麦增产提供有力保障。比如小麦在生长到二三叶的时候,需要将种植区域内的温度保持在15℃以上。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适当的浇灌,使土壤湿度可以为化学除草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提升化学除草的整体效果。另外,在选择化学药剂的时候,还要根据当地实际种植情况进行合理挑选,一般都会选择浓度35%的千草灵兑水2.0kg,随后再采取喷洒的方式来进行除草。除此之外,入冬之前还要彻底开展除草工作,因为初冬时期的田间杂草非常少,可以选择浓度40%氯氟吡氧乙酸兑水进行喷洒除草。

3.4小麦植株中后期管理

    在种植中期管理过程中,小麦生长中期是在返青拔节之后,在此时期需要针对小麦病虫害实际危害情况选择正确的防治措施。在此期间,当地农户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选择不同的防治方法,避免小麦植株受病虫害严重影响。比如常见的白粉病和红蜘蛛等病虫害,都会对小麦健康生长和高产栽培造成影响。此时可以选择氯氟氰菊酯和达螨酮等化学药剂,兑水之后喷洒在小麦种植区域。而在小麦生长后期是在拔节之后的成熟期,在此期间需要做好三防工作,分别是防干、防热和防病,一般会采用杀虫剂和补肥剂混合使用的方式,实现一次性喷洒全面防治的效果。除此之外,使用多菌灵、吡虫啉还可以有效防治蚜虫病虫害。

3.5重视病虫害防治

    在小麦病虫害实际防治过程中,一方面是可以采取药剂防治措施。因为秋季是当地病虫害幼虫高发时期,如果农户发现自家小麦出现了害虫啃噬的痕迹,那么就要向虫洞及时喷洒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之后将虫洞封堵。而如果虫洞深度较浅,还可以进行掏挖。在当地小麦休眠时期发现虫害问题时,可以对其部位喷洒如石硫合剂等药剂。另一方面是可以采取物理防治手段。比如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选择黑光灯和频振式杀虫灯。也可以结合害虫的生活习性设置黄板进行诱杀。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病虫害对小麦的威胁,还可以避免带病小麦将病毒传染给健康小麦,为小麦种植增产提供了保障。

4小麦增产高效技术分析

4.1品种混播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在同一片种植土壤中混播不同的小麦品种。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小麦的品种优势,还可以加强小麦应对复杂气候条件的能力,有利于实现高产稳产目标。而在采取小麦品种混播技术过程中,要重视以下要点:一是要选择合适的混播品种,在播期和收获期方面保持一致。二是要控制好混播品种的植株高度,控制在5-20cm以上,便于提高通风性和透光性,提高光合作用效果。三是要结合当地产量和土壤肥力要求,明确不同品种的播量比例。如果当地主要是以矮杆为主,那么其品种就要在80%左右。

4.2肥水浸种技术

    此技术一般是将肥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溶解在水中,随后放入小麦种子浸泡一段时间。采取肥水浸种技术可以促进小麦根系健康生长,有效增大叶面积,使其分叶更早、成穗率更高。适用于肥水浸泡的肥料主要有硫酸铵和三元复合肥等。不同肥料需要将肥水浓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肥水浸种时间要控制在12小时之后,避免出现浆种问题。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小麦增产栽培技术是提高佛阁寺镇小麦种植质量的重要途径。对此,在小麦种植生产过程中,要在当地大力推广优质抗病品种,采取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方法,为小麦增产提供可靠技术支持,从而加快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高爽.小麦的高产增产优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村实用技术,2022(11):97-98.

[2]肖兴军,魏遵龙,刘琪,邹华丽,张随成,王玲,黄朝炎.小麦种子处理的防病增产效果试验示范[J].湖北植保,2022(05):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