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电力企业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化研究

陈敏婕

  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景德镇供电分公司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国内的电力资源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在电力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急物资管理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这部分工作,才能做到有备无患,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目前的电力系统中,虽然已经重视应急物物资的管理,但是应急物资管理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无法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尤其是在电力事故较多的情况下,需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管理体系。基于此,笔者对电力企业应急物资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电力企业加强应急物资管理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化

引言

科学合理开展应急物资储备是保障物资需求响应时效,提高应急物资管理质效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在梳理分析电力企业应急管理的背景基础上,基于应急物资特性提出差异化的储备策略,具体阐述了电网公司应急物资储备策略应用实践,以期为应急物资的科学储备提供依据与指导。

1电力企业应急管理的背景

作为维持社会生产活动和人民生活的基础和资本,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一旦有迅速剧烈的自然灾害的影响,电力系统很有可能发生故障,甚至是系统瘫痪,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会有不可估计的影响。所以,为了应对这种突发情况,现如今的电力系统中,应急管理系统已经被初步的建立,电力系统的日常需求基本上基本可以满足。但是,在发生严重紧急事件后,目前的应急管理水平还在继续发展,以电力企业的发展作为根据,对应急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将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电力企业应急物资管理现状

2.1应急预案不全面

针对电力系统可能出现的严重事故,电力企业及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应急预案,然而一些地区的应急预案不够全面,无法覆盖到所有区域,导致应急预案有效性较差。因此,人们必须制定全面的电力事故应急预案,但需要注意的是普通用户不会制定与电力系统相关的应急预案,一些地区的应急预案也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及时的更改,造成电力事故发生后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2.2管理中存在重点不明确的情况

应急物资的管理没有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这也使得企业应急管理的目标不够明确。大多数的应急预案都仅仅将目标着重于事故抢险工作,但是忽视了电力系统的应急维护工作,使电力系统受到应急维护人员的影响。

2.3缺乏专业的应急物资管理人员

缺乏专业的应急物资管理人员来管理电力企业的应急物资,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但是,在目前的电力企业中,应急物资管理人员通常是由应急部署人员确定的。受过专业培训,对应急物资的管理不熟悉,会对应急物资的管理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进行应急物资的管理,有利于管理水平提高效率。

3电力企业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电力事故应急预案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是提高电力企业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判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能全面的覆盖到所有地区。与此同时,在制定应急预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重点内容进行制定,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作为工作的重点,为事件的发生前、中、后期的所有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将各项工作的责任与权力落实到个人,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所有措施能有效落实,提高突发事件与事故的处理效率。此外,还要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实践演练,通过演练不断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并对其进行不断地优化与完善,提高预案的合理性。

3.2确定电力企业应急物资管理的重点

应急物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明确物资管理的重点,做好电力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急物资管理方法,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物资参与机制,全面监督资金的使用和使用,以便顺利解决紧急情况,有必要确保充足的应急物资供应。为实现这一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做好应急物资的准备工作。建立应急物资专用存放室,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物尽其用;②为了确保应急设备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由于在处理事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确保可以随时使用,防止在紧急情况下,处理效率会受设备问题影响而产生事故;③建立健全应急物资采购与分配制度完善的采购物资分配制度是确保应急物资及时供应的关键,因此,人们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物资采购与分配制度,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得到及时的分配,顺利运到事故现场;④做好应急物资的维护使用应急物资后,必须认真盘点并严格检查,及时计算消耗量并补充,同时将回收的废品回收。

3.3基于物资特性的应急物资储备策略分析

围绕应急物资的自然属性、供应特性、需求特性等维度,制定差异化的应急物资储备策略,具体如下。

3.3.1针对使用有效期较短的应急物资

若物资的需求量少或紧急程度不高,企业可不进行提前储备,根据实际应急物资需求进行市场采购或组织供应商生产。若物资的需求量大或紧急程度高,从存储效率的角度考虑,建议企业可采取、协议储备的方式,由外部生产商/贸易商开展储备,利用其社会流通能力,采取合理分销的形式,推动物资定期轮换更新,避免储备物资过期浪费,有效保证应急物资需求稳定供应。

3.3.2针对使用有效期较长的应急物资

若物资的需求量少或紧急程度不高,针对物资生产周期较短、市场流通性较高的情况,企业可不进行提前储备,根据实际应急物资需求进行市场采购或组织供应商生产;针对物资生产周期长、市场流通性较差的情况,采取协同储备的方式,即企业自身进行少量的实物储备,另外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组织供应商进行协议储备或产能储备。若物资的需求量大或紧急程度高,针对物资生产周期长、市场流通性差的情况,建议企业采取实物储备方式进行应急物资储备;针对物资生产周期短或市场流通性较好的情况,企业可结合自身存储能力采取与生产商协同储备的方式,若自身存储能力不足,可采取协议储备或合同储备方式。

3.4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急物资管理人才

电力企业需要不断为应急物资管理工作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促进电力企业应急物资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还需要做好内部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对应急物资管理工作进行统计管理,避免在工作中受到部门的限制,确保物资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紧急状态下的应急物资保障作用。

3.5消防安全检查

电力企业企业下属项目部每月应至少组织一次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安全检查内容包括: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消防“四个能力”落实情况、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记录;防火巡查中发现的消防隐患的整改完成情况;保安人员的消防四个能力掌握情况;应急物资储备库房内不得办公、住宿;应急物资出入库记录;应急物资按要求进行存放;无用火、用电违章现象;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等关键逃生及救援通道应保证通畅,是否有明显安全标志,疏散设施标志是否正常。

结束语

电网公司立足实践,坚持“统筹管理,科学分布、合理储备、统一调配、实时信息”的原则,结合物资特性,创新交叉储备、滚动储备和战略储备模式,探索并实施应急物资分类储备策略,形成多方参与、协同运作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确保应急抢修物资及时供应到位,为应对突发事件、保障电网运行安全提供了坚强的物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磊,马倩.电力企业加强应急物资管理工作的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7(36):74-75.DOI:10.3969/j.issn.1000-8772.2017.36.041.

[2]张大伟.电力企业加强应急物资管理工作的措施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6(25):37-38.

[3]张永杰.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探究[J].电力系统装备,2019(17):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