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建筑工程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

李志鹏

单位名称:合肥工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单位省市:安徽省合肥市单位邮编:230009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更多新兴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工业生产等领域,其中BIM技术颇具代表性,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可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进而为建筑工程的开展提供助推力。文章重点分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BIM技术;应用

1 BIM技术的特点

1.1可视化

通常,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借助BIM技术更好地了解整个建筑工程的各种数据。得益于该技术的可视化特征,技术人员不仅可用3D模型或者图像、图形等方式来呈现各类数据,同时还能结合算法来预测各个施工阶段的运行情况。相对于传统的单独图纸管理模式,BIM技术的表现形式更加直观,数据也更准确。

1.2模拟性

具体来说,相关管理人员可以使用BIM技术来提前模拟施工过程,以便为后期的实际施工排查风险隐患,进而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有效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1.3协调性

协调性,即生产过程中的各阶段、各环节在品种、数量、进度和投入产出等方面都能实现协调配合和紧密衔接。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规模日益扩大,在各种先进技术的加持下,建筑工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相关管理人员要想全面确保顺利施工,就必须充分发挥出BIM技术的协调性,协调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做到未雨绸缪。

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项目决策和规划管理

利用BIM技术,可以对所有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再次分析,构建三维模型。决策人员根据三维模型,可以有效掌握项目周边环境和地理等情况,获得关于项目的真实的视觉体验,在分析决策中避免受更多主观因素影响产生随意决策等问题,提高决策者的决策效率。科学合理的项目规划,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借助BIM技术,可以在工程管理中有机融入信息技术,实现对相关数据的关联、建立全⾯的数据库系统,帮助后期数据的多维分析。依靠可控性和可视化等优势,在项目规划中利用BIM技术可以提高信息检索质量,设置科学的指标进行数据检索验证;规划管理部门可以从多角度展示数据的价值,在BIM数据库系统中融合GIS技术、RS技术等,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前期规划的严谨性。

2.2建筑工程施工深化设计

①精确的设计视觉化。利用Revit建模生成的3D模型,予以视觉化表现,并能实现视图与实际尺寸一致。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可将审图工作前置,改变了传统二维平面图纸的抽象性不足。通过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能让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看清楚建筑实物的形状和尺寸,帮助工作人员在施工活动开展前即能够对建筑的整体效果与外部形态形成直观全面的了解,更加形象直观。

②模拟施工过程。BIM技术可随时显示建筑物和基地的样貌,通过可视化的三维立体模型。BIM工作小组依据BIM模型,对施工图进行审查,及时发现图纸绘制问题,并形成问题报告反馈给设计院。通过三维模型的展示,能直观表达会审意图,提高参与人员对讨论图纸的辨识度,从而提高图纸会审效率。在利用Revit的建模过程中,会对每一构件赋予楼栋号、楼层、构件类型及序号、截面尺寸、混凝土等级、标高等信息,模型使用者对构件的信息一目了然。

2.3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BIM技术可以应用于工程进度的预测,通过模型来观察和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并依据数据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工程的快慢。当对施工进度不满意时,施工方可以要求技术人员对模型加以调整,根据预测情况改进不合理的地方,确保施工进度满⾜项目管理的总体要求。其次,BIM技术可以应用于施工过程的进度控制中。通过对信息的系统化处理,构建建筑机构和建筑环境的虚拟模型,还原一个鲜活的施工现场,进而可以实时关注施工过程进度。在施工过程的进度管理中,BIM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施工环节和零部件连接的准确数据计算,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把相关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施工,让施工进度更加清晰可控。

2.4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在施工期间会受到很多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对相关先进技术的使用可以规避施工中的影响因素,现阶段,BIM技术已经可以进行4D模拟,意味着在施工中可以对施工流程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模拟的三维图像,可以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做好安全控制与管理,有效地避免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引进优化了建筑单位内部沟通平台,各部门可以在施工期间就施工方案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优化施工设计。

2.5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中,利用BIM技术可以建立三维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帮助便捷查明安全隐患可能发生的环节和时间节点,保障安全生产。例如,应用BIM技术,可以及时掌握施工人员的工作状态,对他们的施工规范性进行监督,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规程,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施工方借助BIM技术的可视化优点,可以快速获取施工方案信息,提前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利用BIM技术,在已经发生过事故的地方进行数据识别与分析,在系统中设置自动提醒功能,防止下一次再重复出现同类安全事故,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6碰撞检测

碰撞检测通常在正式施工前进行,即对各个项目的冲突和干扰进行检测,以确保正常施工。碰撞检测往往直接关系着最终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在管道施工环节。在管道的碰撞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可以在BIM技术的帮助下更加全面、深入地排查管道结构的碰撞情况,并以更直观的形式将不合理的情况记录在册。随后,设计人员便可根据管道线路等的检测结果来优化相关设计方案,进而使得施工过程更加顺利。

2.7项目竣工决算管理

①在竣工验收中的应用。借助BIM技术对项目所有数据进行集成,有效整合施工信息和管控信息,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竣工时与前期分析数据是否一致。管理人员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分析,确认数据目标,可以为竣工验收实际工作带来极大帮助,提高竣工验收的效率。BIM技术应用于竣工验收,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动态数据和指标的分析,全方位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验收,避免单一以建设指标完成度为评价标准的验收方式。

②在工程决算方⾯的应用。通过对建筑工程几何尺寸、空间等的扣减关系分析,BIM技术提供的决算方式更为科学准确,即使涉及变更也非常方便,不会导致传统的图纸浪费等问题,同时避免了重复计价问题。在传统的工程决算中,由于文档、图片等资料存在保存不当的问题,因此在项目交付验收和决算时往往因信息不全不能较好完成,利用BIM技术则可以较好规避这个问题,BIM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数据的收集与共享,其可以从施工准备、实施阶段到竣工阶段,全过程全方位收集项目的所有数据与信息,保证工程决算效率与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兴的建模技术,BIM技术具有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质量等优势作用,所以掌握BIM技术的特点并进行合理应用,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意义重大。从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趋势不难看出,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贾铁梅.在建筑工程管理中BIM技术实现的路径——评《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研究》[J].工业建筑,2020,50(12).

[2]谢宇翔.区块链平台结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3).

[3]李金梅.做好BIM技术的优化及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