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应用现状及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浅议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应用现状及优化策略

贺诗琪,向兴春,

重庆市大足区龙水第三小学

重庆市大足区高坪镇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已经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本文主要针对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优化策略,希望给教育行业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应用;现状;优化策略;分析

教育资源通常包括教师、教学资料以及教学场地等与教学有关的人、物与财,而数字教育资源则是以教学为目的,通过专门开发和设计,应用于教学中的资源,其经过信息化以及数字化处理,在信息环境下应用。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数字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和价值性也更加凸显,对提升教育质量、改革教学模式、推动教育公平具有积极意义。

1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应用现状

1.1教育资源供需失衡

数字教育资源的目的是为教学提供资源支撑,但是当前在建设过程中,以供给方为主,学习者作为资源的应用者缺乏话语权,“需弱”而“供强”成为数字教育资源难以全面推广的重要因素。同时,社会机构、教师和教育专家在研发教育资源中,基于当下的教学环境、学情特点、学科素养以及教学经验,忽视了现代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学习者在应用教育资源中体验感不佳,教育资源的应用价值大打折扣。

1.2教育资源质量存在差异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其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带动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发展,各种资源不断在互联网中涌现,为学习者正确选择带来难度。但是在大量的教育资源中,其质量参差不齐,例如一些教育资源没有考虑学习者特点和教育规律,内容滥竽充数、低劣拖沓;又例如一些教育资源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或者社会影响力,忽视质量、重视数量,难以满足现代学习者的需求。

1.3资源平台使用效果不佳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数字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都获得显著提升,但是不同地区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在资源格式、建设标准方面存在差异,资源找寻难、资源充足建设等问题突出。例如一些数字教育资源以APP、网页端和客户端的方式存在,学生或者教师在使用中面临着下载、查找、设置、登录以及注册等繁琐程序,严重影响了学习者的使用热情和积极性[1]

1.4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升

在现代教学中,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频率不断提升,其可以对课堂起到辅助价值,通过应用数字资源能够为课堂注入活力和生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给学生不同的使用体验。但是想要发挥数字教育资源的价值,需要教师对资源进行合理应用,当前部分教师对数字教育资源缺乏正确认知,仅仅将数字资源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助工具,在课堂中没有深入应用,甚至一些教师对数字资源还存在抵触和排除心理,认为其“花里胡哨”,对教学难以起到辅助作用。

2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应用优化策略分析

2.1立足使用需求落实顶层设计

数字教育资源的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资源服务,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是进行资源开发制作的基础和前提,针对当前资源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教育部门要立足使用需求落实顶层设计,切实发挥教育资源的应用价值,以满足学习者的使用需求。首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问题为导向,树立协同发展新理念,秉承“互联网+教育”的融合规律,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平台统筹分工,在提升资源研发针对性的基础上,避免资源浪费;其次,制作数字资源之前要广泛调研、科学论证,资源要符合学习者诉求和教育规律,学生在观看数字资源的同时,培养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最后,资源开发要打通沟通渠道,学习者在资源使用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够及时反馈给制作者,当地教育部门还要鼓励教师和学校自主研发符合本地学情的数字化资源[2]

2.2提升数字教育资源制作质量

当前市面上的数字教育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这一情况的因素较多,学习者在琳琅满足的资源中,也不能及时筛选出符合自己需求的资源。因此,教育部门要注重加强市场监管,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数字教育资源的制作质量。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大互联网中数字教育资源的审查,对于一些以盈利为目的、内容低劣滥造的资源进行清理,严禁其扰乱行业正常秩序;其次,在制作数字资源中,需要突出其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忽视经济效益,不能存在忽视质量而重视数量的心理,社会公益机构要转变应付态度,在制作数字资源中遵循学习者特点和教育规律,做好资源内容的科学设计;最后,数字教育资源要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学习者和使用者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内容,并且综合考虑使用者的需求,例如对于特殊教育使用者,要考虑其接受程度、行为能力等因素[3]

2.3建设数字资源使用标准

当前市面上的数字教育资源较多,其以APP、网页端或者客户端为载体,学习者在使用之前需要经过下载、查找、设置、登录以及注册等繁琐程度,挫伤了学习者使用数字资源的热情。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我国教育部门要探索新型的资源制作和开发模式,制定统一的资源格式和建设标准。同时,在数字资源使用方面,要尽量为学习者提供便捷,对资源使用过程进行适当简化和优化,根据当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模式,实行新型的使用标准

[4]

2.4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深入,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加频繁,在城市地区学校,教师已经将数字资源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但是在一些偏远山区,教师的信息素养有待提升,没有转变教育观念,针对这一现实情况,要注重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首先,对偏远山区的教师开展技术帮扶,交流和分享数字资源的使用经验;其次,将数字资源使用与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相结合,激励和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和开发数字资源,调动教师使用数字资源的热情和积极性;最后,鼓励教师在平时积极开发和制作数字资源,将其提供给学生协助其自主学习[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行业必然发展趋势,积极建设数字教育资源,能够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资源支撑,符合时代潮流。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朱冠华,王浩,李盘荣.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6):68-73.

[2]王策,张岩. 延边州朝鲜族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现状及对策 [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6):210-212.

[3]郑尚京,辜剑锋,吴坚,等. 基础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以四川省自贡市为例[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5):4-6.

[4]潘爱中. 韶关市中小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应用现状和发展对策[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2(9):82-85.

[5]贾朦莹. 兰州市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研究——以基础教育领域为例[D]. 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20.

本文是2022年度重庆市大足区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人文社会类)科研项目“大足区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DZKJ2022JSYJ-RWSH1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