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路径

康正月

四川省开江县任市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教学中地理教学也成为重要之一。然而,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是对初中地理教材的拓展,相比而言,高中地理知识比较繁多冗杂,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减轻学习的负担,使学生高效掌握课本知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地理教学;运用路径 

引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进行了教学策略上的改变,优化了传统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确保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充分体现这一意图,思维导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学科知识的重点内容,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工作,还可以在一定基础上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系统性。

1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脑图、树状图、心智导图、思维地图等,这些名称都体现出了这一图形绘制的特点,那就是用节点与节点相连接的方式将所有相关知识点进行串联,利用发散性思维绘制各学科的整体知识架构,由此可见,它是一种更考验整体思维能力的实用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够将人们脑中的知识进行具象化、具体化,并且用符号、文字、线条、意象等元素将其表现出来。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迁移性思维、整合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锻炼学生左右脑的机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等,并且激发出大脑更多的潜能。思维导图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它可以把人们的思维意识都集中在一块清晰的中央图形中,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一幅图呈现出所有与之相关的信息;第二,思维导图是以发散的样式进行绘制的,它把一个知识点作为主题或主干,然后再以此为基点向四周进行扩散性信息串联,从而形成了更加全面的知识点汇总;第三,思维导图虽然内容较多,但是却更加简洁明了,各分支信息都经过了高度的凝练,甚至只需要写出关键要素,而省略了多余的文字描述,这样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清晰且具有层次感;第四,思维导图多呈现树状结构,所以各知识点更加清晰,更具有逻辑性。

2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教学对话不明确

从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而为了能够与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充分对接,教师在课堂上增加了一定的教学对话。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说,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主要基于提问与应答,对话过程中缺乏主题,目的性也并不明确,未能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相关思维的拓展,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以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思考。

2.2学生合作学习低效率

在地理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思考和对知识的理解,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将合作学习的目标整合为小组讨论学习活动。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并未注意到地理学科知识的难易程度以及深入性,组织的活动较为随意,合作学习的效率也较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未能有效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建构情况,其对合作学习缺乏规则性的约束和引导,影响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知识内容的正确理解与掌握。

3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充分重视思维导图的意义,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的意识

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针对思维导图以及普通的教学手法进行比较,让学生从本质的思想观念上意识到思维导图对他们的帮助,从而能够改变学生的传统观念,培养他们对思维导图的重视以及利用思维导图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学生和教师只有从本质的思想观念上意识到了思维导图对他们教学活动以及学习的帮助,才能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地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地理的教学或是作业过程中。这对教师来说,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来说,可以帮助他们地理成绩的提高以及良好习惯的形成。

3.2培养学生的学习协作力

利用思维导图在地理学科知识教学中的特点,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对于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研究讨论,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发挥长处,学生间取长补短。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确保学生对知识内容学习的统一性,保证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协作力

3.3学校积极开展思维导图知识竞赛活动

学校或者班级可以设置相应的比赛,设置完善的制度,按时举行思维导图的竞赛,这样的形式能够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引入思维导图。不仅如此,将地理知识和思维导图的应用结合而形成的竞赛形式正是当下地理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新颖手段。以班级之间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思维导图竞赛活动,并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优秀奖等多种奖项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活动中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单元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和概括,然后通过评委的分析和评判投选出优秀的作品向学生进行分享。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培养他们的良好兴趣,激发他们对地理的爱好,还能帮助学生及时回顾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这对地理教学来说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4提高地理学科教学进度

将思维导图应用到目前的初中地理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包容性的优势进行有效的学科信息化教学。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进度,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述,使教学模式系统化、统一化,可以有效帮助教师设计教案。同时,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在保证课程框架完整性的同时,帮助教师理清备课思路,促进教师地理学科教学进度的提高。

3.5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入思维导图进行地理教学

在日常的地理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将思维导图和地理教学充分融合并积极引入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这样能够在潜意识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思维导图的教学以动态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其实思维导图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树状图,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多种变化,以动态的形式或者图案绘制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回顾。总的来说,教师要在实际的教育活动过程中积极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全面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

结语

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学科知识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帮助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建构一定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的运用使地理课本知识内容不再枯燥乏味,同时也解决了地理知识杂乱、分散的弊端,思维导图利用自身的特点将地理知识内容逻辑性较强地展示给学生,在简化相关知识的同时降低了学生对地理知识内容的理解难度,能够充分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以此保证初中地理学科知识的教学符合现代化教育标准与要求。

参考文献

[1]韩晓锋.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19):1.

[2]王力龙.利用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1(15):97—98.

[3]李洪光.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地理核心知识教学的实践探索[J].高考,2021(15):21—22.

[4] 池毓谨.浅析智慧课堂的高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6):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