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初探

王耀东,刘云飞,惠道凡

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710048

摘要:经过上千年的历史积淀,我国汉语言文学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成的体系,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汉语言文学形式逐渐受到影响,尤其是网络语言的出现,对汉语言文学产生直接性的影响。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的出现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语文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汉语言文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度应用新时代网络语言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是每个教师需要探究的问题。

  1. 新时代网络语言概述

    1.1 内涵分析

新时代网络语言指的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产生和流传的语言形式。新时代网络语言是由现有的语言形式进行重新组合而成的一种语言,同时也呈现出了一定的个性化和时尚性。这种语言形式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必要工具,在大量的网络聊天、文字游戏等场合得到广泛的应用

1.2 特征分析

①简化、缩略化:新时代网络语言大量使用缩写词、数字代替、符号等语言符号,以达到简化、缩略和增加表现力的目的。

②创新性和多样性:新时代网络语言具备创新性和多样性,营造出一种时尚、活泼、生动的交流氛围。

③可读性和亲和力:新时代网络语言要求易于阅读和理解,以及具有浓厚的亲和力和互动性。

  1.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1.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积极影响

①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新时代网络语言的出现,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表达形式。网络短语、网络用语和网络表情等,使得汉语言文学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接地气,更符合年轻人、网络时代的语言使用习惯,从而更具感染力。通过网络语言创作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应用网络语言创作文学作品,以此丰富汉语言文学的表达方式。例如,学生可以用网络表情符号、短语等进行故事情节或人物描述,也可以用网络语言进行诗歌创作。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还能增强学生网络语言运用的能力。

②推动汉语言文学与新技术的融合。新时代网络语言的流行,推动汉语言文学与新技术深度融合。在这种语境下,人们需要更多的表达形式,更多的信息来源,更高效的传播方式,从而促进了语言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将网络语言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创造出有趣、新颖、有生命力的汉语言文学课堂。例如,在传统文学基础上融入网络语言等新媒体元素,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更好地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③便于人们交流。网络语言促进了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使得人们能够更加自由、快捷、直接的交流和表达,从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知,也提升了社会和谐稳定。运用网络语言开展说课讲评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作文、报告等写作方面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借助网络语言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让学生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利用网络语言提高阅读速度对于汉语言文学阅读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网络语言快速阅读训练的方法,通过快速地浏览加深学生的语言感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

④沉淀不足,文化单一化。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和更新换代,导致它所涵盖的内容主要来自年轻人的生活文化、流行潮流等,相对单一而缺乏丰富性和深度。这种现象容易导致文化多样性、语言沉淀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信息时代文化单一化趋势。例如:996工作制这个网络用语。这个词汇在互联网行业的年轻人中迅速流传,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一种工作态度的象征。虽然“996”这个词汇被广泛传播,但它只代表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部分,而该行业占据了中国工作人口的极少部分。这样短暂和世俗的流行性网络语言,难以反映长期和深刻的文化变迁,进一步加剧了文化多样性的缺失。

⑤语言规范性下降。网络语言中常常存在错别字、语法错误、缩写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汉语言文学的正常发展。适度使用网络语言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但如果使用过度,就会降低汉语言的规范性,损害人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泥萌”一词的流行。这个词原本是“你们萌”,在网络语言中缩写成了“泥萌”,被广泛应用于玩家间的互动中。虽然这个词语在网络文化中非常流行,但它的错误语法和拼写错误却常常被人们忽视。这种大量存在语法错误、缩写和错别字等问题的网络语言,会对人们的汉语学习和语言表达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对汉语文学的发展带来一定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保持一定的规范和正确性,以提升汉语的规范程度,并保留好汉语的纯正风格。

⑥语言标准不一。网络语言来源广泛,具有地区性、行业性、群体特性等,导致网络语言的标准不一,使得其表达含义不明确,难以理解和沟通,同时也削弱了汉语言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例如:“666”和“6666”这两个网络语言词汇的使用。虽然这两个词汇通常被认为意味着赞美或崇敬,但它们的具体含义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人们在使用时容易造成误解和混淆。在不同的地区、行业和群体中,网络语言的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导致了同样的网络词汇在不同的场合中表达的含义可能是截然不同。网络语言的这种多样性可能会使交流变得更加困难,使人们难以理解和沟通。

  1. 结论

新时代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新时代网络语言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小丽.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探讨[J].作家天地,2022(34):102-104.

[2]李小玲.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名家名作,2022(17):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