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艺术课程标准下的聋校工艺美术教学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基于艺术课程标准下的聋校工艺美术教学探索与实践

崔欣

青岛市中心聋校  青岛市  266034

摘要:工艺美术课程是聋校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必要的工艺美术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工艺美术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为了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聋生适应社会发展和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教学中贯彻艺术课程标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美术学习兴趣,并且在这个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与研究,我们认为艺术课程标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它可以更好地指导聋校美术教学活动。

关键词:艺术课程标准;工艺美术;审美能力;实践能力

引言:聋校美术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标准指导下,我对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与研究,在教学中我结合专业特点对工艺美术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与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将我的思考和实践总结如下。

一、课程概述。工艺美术是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素质,而且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繁荣的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历史背景。而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灿烂辉煌的工艺美术文化传统。工艺美术课程是聋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聋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结合聋生心理特点、生活实际和经济情况,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美学为基础,进行教学安排,并采用适当的现代科技手段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趣味性。通过工艺美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也正是工艺美术课程的存在,才能让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更是让聋生的个性发展有一个更好的环境,从而让其对于艺术有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二、工艺美术的定义与历史沿革。工艺美术,顾名思义就是有装饰、美化作用的产品设计。它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和风格。古代工艺美术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家具、服饰、生活用品和民间工艺品等[1]。早在中国春秋时期,孔子就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它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到了近现代,工艺美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现在我们看到的各种工艺美术作品都是经过艺术家们的精心设计与雕琢之后完成的。我国工艺美术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各种可以开采的材料制造工具;中国历代所创造艺术品不仅在海外盛行,同时也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三、工艺美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工艺美术以装饰美化生活为主要内容,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视觉艺术。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工艺美术课程的特点,对聋校工艺美术课程结构进行合理化重组。通过对传统文化中传统工艺的学习,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艺术品及传统文化,并从中受到艺术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及民族艺术精神。同时,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将工艺美术课程与学生的专业技能相结合,并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能创作出富有爱心和时代精神的工艺美术作品。

四、教学设计思路。首先,以学生为中心,要深刻的体会新课标里面的具体要求,将学生自身的发展放于第一位。以此为根据,基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之中去。也要注意以培养聋生良好的审美素养为主要目的,强调了审美能力是聋生艺术素质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面。同时注重学生不同方面能力的培养,如欣赏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实现了聋生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重视人文精神和情感教育,引导聋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激发聋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地方民间工艺美术资源[2],同时也要注意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充分调动聋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五、教学过程及方法。工艺美术教学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和社会要求等因素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由于聋校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对学生的差异性考虑,使课堂上的知识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层次性,避免使学生感到乏味,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多种媒介呈现有关作品,将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和多样化。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功能在工艺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比如用图片来展示作品效果和风格,用幻灯片来展示作品细节和制作过程等,用视频来展示制作过程。同时根据聋生特点以及课程特点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来说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面向全体,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2、激发兴趣,坚守寓教于乐的基本原则

3、启发教育,注重过程

4、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5、循序渐进,慢步提升

6、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工艺美术是聋校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根据聋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实施艺术课程标准,通过美术教学,使聋生掌握基本的工艺美术知识和技能,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而整体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它使人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美术课程内容特点,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要善于运用直观教具;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工艺美术课程评价方法应该在注重结果评价的基础上,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成长。例如可以利用美术作品等进行互评,可以采用学生互评、教师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在学校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的机会,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专业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整,坚定“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学生的自身培养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学生的自身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恰恰体现了新课标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此外,在教学中应强调教与学相结合,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此外,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面对所学习的内容不要有畏难情绪,对新课程有一定的好奇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课堂的引入将会事半功倍。

结束语:聋校的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需要聋校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结合专业特点又要体现时代特色和人文关怀,以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以艺术课程标准为依据,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教学过程不再枯燥,也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目标。以上是本人在聋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悟,由于自身能力有限,难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广大同仁和专家老师们的批评指正。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探索创新的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去积极面对一切困难,为聋生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风云试论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2]吕淑蕾美术教学初探[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7,(0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