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错误资源”成就课堂精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善待“错误资源”成就课堂精彩

杜玉华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吴宁第五小学     322100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用一颗“平等心”、“宽容心”去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并且巧妙、合理地利用错误“这一资源。本人试着在直面尴尬乘机转取、顺水推舟乘风破浪、拨乱反正变曲为直等方面进行尝试,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动态生成   错误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的过程,其间蕴涵着的一些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是我们无法预见的,于是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令老师始料不及的错误。面对这些错误,许多老师或者会装作没听见,或者听见后也只一笑了之,把学生的思维继续生拉硬扯拉回到预设的轨道上,完成预定的学习计划,课后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殊不知在教师自以为圆满的教学,其实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绝不能专制地、霸道地扼杀学生的“另类”思维。教学本身就是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的过程,出现错误、善待错误资源又显得何其可贵,更何况咱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思维不设防的孩子!那么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站在新的视角,进行新的探索,正确对待学生所出现的错误呢?下面就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利用谈谈本人的一点想法。

一、直面尴尬·乘机转取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是对于那些尴尬的答案往往重视不够,不是旋转不顾,就是因此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其实一些课堂上的尴尬,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资源,如果老师能加以艺术的处理,随机应变,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数学北师大二年级上册《小熊请客——4的乘法口诀》一课时,我正在讲述情境:“森林里的小熊为了庆祝自己的生日串了许多红果子,准备送给小朋友……”,这时,一个很聪明但喜欢捣蛋的学生突然叫了起来:“老师小熊的生日是在秋天吧。”这突如其来的插嘴打断了我的讲述,这时另一个小朋友也接嘴了:“不对,应该是夏天,现在还这么热的。”我显得有点不高兴,这时,班长见了我的表情朝插嘴的同学叫:“别说了,小熊的生日是冬天呢。”我知道如果任学生继续这样争执下去毫无意义,我想了一下说:“小朋友学会了关心小熊,真捧!那你们能不能猜猜小熊是过几岁生日?”这下全班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了,有的猜4岁,有的猜8岁,这时我笑着对他们说:“不着急,只要算一算我们就知道了,小熊已经过了36个季节,你能猜到是几岁了吗?”多数学生陷入思考,也有一些学生摇着头,不知所措。于是我就引导学生用画O、摆小棒法来表示春夏秋冬,以此来学习有关4的乘法口诀。

二、顺水推舟·乘风破浪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而其实很多时候这些“错误资源”如果教师能加以艺术的处理、随机应变、灵活巧妙预设,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数学北师大版“乘法应用题”时出了这样一道题:某班同学准备包车去春游,他们租了7辆车,每辆车限乘6人,这个班共有多少人去春游?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列出了这样的算式:7×6=42(人)或者6×7=42(人)。我进一步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答:“要求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去春游,就是求7个6是多少。”我听后满意地让学生坐下,开始准备下一题。这时,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也可能只有40人。”我很惊讶,以为是这位学生口诀背错的缘故,于是我问他:“你是说7×6=40吗?”这时,学生急了:“不是,老师,可能车子还没坐满人呢。”我听后茅塞顿开,眼睛为之一亮:多么聪明、多么有想象力的孩子呀!如果能引申出去,该是多好的一次教育资源。于是,我佯装镇定问:“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学生显得很激动:“我觉得他们租得车也可能没坐满,有可能还有一个座位空着。”学生的一席话,使大家豁然开朗,于是学生开始热烈讨论起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于是出现了下面的精彩场景:生1:我觉得可能是37人,算式:6×6+1=37(人),第7辆车坐1人;生2:也有可能是38人,算式:6×6+2=38(人),第7辆车坐2人……

事后我反思这节课,其实刚开始我也以为该学生是计算错误,只是为了帮他分析错误才让他发言,没想到竟引出了这么多教学契机,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错误资源利用中得到了激发,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这是意外的收获。

三、拨乱反正·变曲为直

教学以来,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学生的质疑和分歧,很多时候,学生的想法看起来非常“可笑、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但那却是学生自己的思考成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轻视冷落。如果教师稍加挖掘,或许在这些表面看似“可笑、幼稚”甚至是“错误”的背后,会发现一个惊人的创造火焰。所以教师要宽容地保护这种意见分歧,并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

如我在讲解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左右》一课的左右相对性这一教学难点时,我出示了一张小朋友上下楼梯的情境图,然后提问:“你觉得这些小朋友上下楼梯都是靠右走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马议论纷纷……讨论的结果出现了分歧,有的说是全部靠右走的,有的说不全是靠右走的,两种答案都有不少响应者。几乎整个班级的学生被分成了两派,每一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双方情绪都很激动。看到学生们争执得面红耳赤,我也很激动。我知道时机来了,于是话锋一转:“看来,继续这样争执下去,于事无补,谁也不能说服谁。不如这样,我们分成两派,认为是的为正方,认为不是的为反方,然后双方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现在请正方发言。”话音刚落,很多只小手立马高高扬起来,于是出现了以下的热烈场景:正1:“我认为都是靠右走的,因为我们平时都是靠右走的。”反1:“不对,不对,我不这样认为,如果都靠右走的话,上楼的和下楼的小朋友就撞到一起滚下去了。”(整个班级顿时哄堂大笑,有几个正方的小朋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甚至反悔自己的选择了。)正2情急之中,顾不得举手,站起来说:“老师,我们来走一走楼梯不就知道了吗?”随即教室里一片附和声,我看时机成熟,强忍激动故作镇定:“看来,也只能这样了。”于是我让部分学生上来演示上下楼梯,在学生跃跃欲试时,我又扔给学生一个问题:“那怎样才能让下面的小朋友看得更仔细呢?”学生顿时作沉思状,不一会儿,一个“鬼主意”特多的学生喊了起来:“老师,让他们都把右手举起来,我们不就看得清楚了吗?”学生也随之兴奋地喊了起来:“对呀,对呀!”于是上来演示的学生都高高地举起了右手,以教室中间的过道为楼梯,紧靠“楼梯”右边开始上下楼梯的演示。在两支队伍交会时,并没有出现相撞现象,学生见了都大叫起来:“他们都靠右走的并没有相撞!”“哦,我们对咯!”正方学生兴奋地喊起来。“是的,他们全是靠右走的,那为什么却不走在同一边呢?”我立马逮住机会穷追不舍。“我知道,我知道!”刚才演示走楼梯的学生嚷起来,“因为我们的方向不同。”其他同学也恍然大悟:“对呀、对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左右也不相同。”

课后我也进行了反思,在进行本堂课难点讲解时,我更多关注了学生的不同个性,允许他们出现错误和争执,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思维空间里纠错、成长。

总之,教师如能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善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细心呵护、用心挖掘,定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错误”多一份活力、多一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