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驱动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大数据驱动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研究

香桂英

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 850000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但是,在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金融也将面对更多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信用违约风险、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和决策风险等。为此,本课题拟从构建风险监控与预警机制以降低技术风险,强化监管以降低信用风险,从加强监管以降低个人信息的安全性,从加强监管部门与个人之间的合作以提高个人的隐私安全性,以及从监管到个人的利益最大化以降低决策风险。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金融;风险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迅速发展,网络金融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机会和新的挑战。在某种意义上,互联网金融平台为民众的理财和投资带来了更多的途径,也为一些有困难的公司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来源,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然而,金融业自身就具有着风险性,与网络相融合,更增加了它的复杂性,这就造成了在大数据时代中,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研究网络金融的风险识别与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1.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目前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性。事实上,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大数据、云计算的基础之上的,它在信息的处理方法、效率等方面都与传统的金融模式有很大的不同,这也将金融行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行业的业务流程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普惠性。网络技术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而它和金融的融合,也让金融行业的业务变得更加“大众化”,更加普及。

去中介化。互联网金融可以给需者和供求者提供一个直接的交易空间,让他们不用再借助中介来完成融资,而最典型的就是众筹融资和P2P模式。这种交易模型将网络金融引向“去媒”之路。

2.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2.1系统的构建

在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系统性原则,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就是对互联网金融活动风险所进行的一种预测和预警机制,比较复杂。因此,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必须要将项目的每一个参加者的切身利益都考虑进去。其次,要遵循时效性原则,由于网络金融是一个实时、准确地处理数据的过程,因此,在设计早期预警系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这样就可以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最后是准确性,在建立预警机制的时候,必须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对风险进行预警,减少损失。

2.2系统的构成

在预警系统的结构中,大致可以划分为数据收集、数据提取和数据分析三个阶段,并将其划分为了以下几个层次:一是数据管理者,数据既是整个预警系统的基础,又是其核心,因此,应当围绕数据展开收集、提取和分析工作。二是信息集成层面。在财务数据的预警中,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风险,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的分析与综合;三是数据分析层面,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有效地控制网络财务中的风险。四是资料成果层面。将数据分析的结果与之相结合,进而对金融业进行深入的分析,将财务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3.大数据时代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3.1建立金融风险监测防控系统,防范系统性风险

因此,构建网络金融风险监控体系对于网络金融的监督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信息技术可以说是互联网金融的关键,没有它就无法生存。加强财务风险的监控和控制,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减少系统性风险。当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各个监管部门会对这些信息进行重复抽取,从而导致了管理混乱,资源重复浪费等问题。统一监管有利于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可以更好地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水平进行评估,帮助决策制定,同时还可以提高风险预警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构建一套功能齐全、运行可靠、模式创新的金融风险监控体系。比如,利用防控系统来设定风险指数模型,就能及时地发现非法金融平台、非法集资业务数据等信息,从而达到对其进行实时监控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对发出的风险线索进行处理的时候,系统还会建立一个反馈机制,将反馈的核实和继续的监控情况进行记录,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体系。

3.2创新金融监管理念,提高监管有效性

在进行监管理念创新的时候,应该以功能性监管为主要内容,要用一只手抓监管业态,另一只手抓监管过程,从而实现监管业态和监控流程的全覆盖,从而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在对大型的交易平台、P2P平台、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等业态的数据进行监管的基础上,将股权投资、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其他金融业态的数据也纳入到监管中,使金融风险没有盲区,逐渐实现对金融业态的数字化监管。另外,通过对财务风险状态的连续监测与动态分析,实现事前排查与收集、事中监测预警、事后分析与总结,实现全流程的监督管理,形成监督管理闭环。

3.3完善金融市场制度体系

一个良好的金融市场体制是确保互联网金融能够长期发展的基础,要想让互联网金融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就必须持续地对金融市场的体制进行改进,从而对金融市场中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首先,在整个产业中建立起一套统一的法律、制度和操作规范。对网络金融的业务范围和运作进行了明晰,使网络金融的法律制度与时代同步;其次,对网络理财的信用信息系统进行了改进。一是规范网络金融企业利用客户信用信息的行为,严禁非法利用和披露客户信用信息;二是通过增加网络金融企业的失信成本,通过公开黑名单和失信名单等手段,对网络金融企业和个人进行惩戒,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被拒之门外。其次,要健全财政支付制度。一是在网络财务支付平台上实行实名登记,确保所有的实名登记。二是为网络金融和银行建立一个支付对接的平台。要想有效地减少互联网金融中的支付风险,银行机构在按照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出的支付指示进行相关工作的时候,应该把处理结果反馈到互联网金融企业,并对其进行监督。

3.4加强风险预防和控制能力

网络金融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一是加强对大数据的智慧风控,改进风险监测制度,提高对可疑交易的辨识能力。二是在风险交易发生后,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对顾客反映的风险交易进行及时的解决;三是要对上同行,加强行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完善网上金融交易平台,并要充分利用网上金融协会的组织、协调、监管功能。四是加强对企业风险的认识,加强对企业风险的防范,建立风险识别预警体系,提高企业对风险的预警处理水平。

结论

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健全的法律和开放性的信用体系,从而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保证。

参考文献

[1] 张波. 大数据技术及其在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领域的应用[J]. 金融科技时代,2020(5):43-49.

[2] 吕琳,蓝佳林,韩雪. 大数据时代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策略研究[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20(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