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电发票时代企业涉税风险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全电发票时代企业涉税风险控制研究

李琦

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对税务机关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企业也将面临更大的税收风险和挑战。因此,企业应对全电发票时代的税收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并建立完善的全电发票管理制度体系,从源头上防范税收风险。随着"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家税务总局推行了“—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措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2021年10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2022年底前实现将发票、海关完税凭证等涉税事项网上办理。这一系列措施对企业涉税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全电发票时代;企业涉税风险;控制研究

本文结合当前全电发票时代背景,对企业涉税风险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控制策略进行阐述,以加强企业涉税风险控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电发票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企业应该深刻认识到涉税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涉税风险问题的发生概率,从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全电发票应用的政策环境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增值税发票是指用票单位和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发票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纸质发票,一类是电子发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电子数据作为新兴的民法财产类型,属于合法财产。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必须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保管账簿以及其他资料等涉税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要求纳税人提供或者强制其提供除财务会计资料以及有关其他纳税资料以外的个人信息或者隐私。

1.全电发票是落实发票电子化改革的关键

2021年12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财税〔2021]21号),明确提出要落实发票电子化改革,推动电子发票应用,推行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2022年1月1日起,纳税人可使用税务数字账户开具和使用电子发票。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后,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销货清单信息进行查验。电子发票服务平台逐步开放接收来自其他单位和个人的电子发票版式文件。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全电时代,也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税收信息化、数字化的新时代。

2.全电发票的核心是发票无纸化、不受票、不落地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新办纳税人中实行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22号)规定,自2021年12月1日起,在海南省(不含海口、三亚、琼海)实行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以下简称“全电发票”)。全电发票实现了发票领用的全流程电子化,取消纸质发票,采用电子签名代替纸质发票专用章,取消了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审批管理,全电发票与纸质发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全电发票以电子数据作为基础,具备多项创新优势:一是实现开票环节零接触;二是大幅简化报销入账归档流程;三是实现即取即用[1]

二、全电发票对企业涉税风险的影响

第一,通过全面推行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纳税人在开具全电发票过程中,其涉税风险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通过增值税电子专用发票的推行,纳税人可以全面实现电子化开票和自动勾选认证;在开票和受票环节都无需缴纳增值税,从而为纳税人节省了时间和资金成本。第二,增值税电子专用发票与纸质专用发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开具不受时间、地域限制;二是能够即时传递、易于保存;三是便于携带和邮寄。全电发票的推行也使得纸质专用发票的优势不再明显。因此,对于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纳税人而言,选择使用全电发票成为必然趋势。第四,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全电发票的推行降低了其开具增值税电子普通票据的成本与风险。如果企业选择自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将节约其开具成本及开票风险[2]。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特点,全电发票上线后可为企业带来如下涉税风险影响: 一是增加了企业发生税收违法行为被税务机关发现并查处的风险;二是增加了企业未按规定期限保存电子会计资料等情形被税务机关依法查处的风险;三是增加了企业不按规定期限保存电子会计资料等情形被税务机关依法查处的风险。

三、基于全电发票的风险防控措施

1.优化发票平台功能

完善发票开具平台,使其具有开具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功能,不仅能满足用户在线开票的需求,也可以利用系统来对已开具的电子发票进行调阅、查验;完善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系统,实现税控设备信息与开票信息的自动采集,为税控设备的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提供更好的服务;优化系统功能,实现税控设备管理、开具信息管理等功能,保证税控设备运行安全和发票使用安全。

2.完善电子发票交易流程

根据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实现从“发票开具”到“数据应用”的转变,通过优化电子发票交易流程,实现涉税业务全过程电子化、在线化、智能化管理。—是通过电子化、信息化方式采集并传输相关交易信息;二是利用全电发票平台对交易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及分析研判,发现疑点信息,对发票开具与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向税务机关反映;三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风险评估技术,及时发现涉税风险点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四是将电子发票流转信息与税务机关共享、交换,利用系统自动比对相关纳税人的交易情况和财务数据进行风险筛查。

3.加强税企信息交换与共享

充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税务系统内部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建立和完善数据共享机制。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手段和风险评估技术进行税务风险分析研判并作出相应决策,进一步推动形成“以数据说话、以数据决策”的新模式。一方面,由纳税人自行选择纳税申报期限(征期)和申报方式(普票与专用发票)﹔另一方面由纳税人自行选择纳税申报地点(办税服务厅或电子税务局)。将纳税申报、纳税评估和稽查相关数据在全电发票平台上进行有效整合与交换,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强化对纳税人的监督与管理。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3]

4.税负平衡相关的防控措施

(1)从税务政策环境层面来说

应确保增值税免税政策在本行业内得到延续和适用。如从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部分税收优惠政策仅适用于部分行业、特定主体或特定期间,其他行业、主体或期间并不能适用该政策。此外,从税收管理角度来说,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范围限制条件较多,如购买方(接受方)于小规模纳税人、购买方(接受方)为般纳税人但尚未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等情形可能导致开具的专用发票无法用于抵扣。因此,企业需要在全面评估税收优惠政策和使用范围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优化自身的税收管理策略。

(2)从企业管理层面来说

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税负不平衡风险,并结合具体业务需求做出相应调整。例如,将“营改增”之前的“以票控税”方式改为“以数控税”方式;通过加强资金流和发票流的匹配性,将销售方的往来款进行合理划分等。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提前考虑资金结算、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归集等事项来适当减轻税负。

结束语:

全电发票平台的上线,是我国电子发票全面推行的标志性事件,将会对企业在生产经营环节中的业务操作和税务合规带来巨大变革。全电发票平台的上线,有利于企业全面了解税务机关在税收管理方面的最新动态,减少税务机关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监督检查频率和力度,减少涉税风险。但对企业来说,全电发票时代也意味着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只有充分了解国家在税收征管方面的新政策、新要求,并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与优化内控流程,才能有效预防和降低涉税风险。

参考文献:

[1]刘焕香.新准则下施工企业涉税风险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23(02):109-112.

[2]王文.企业涉税风险控制与纳税筹划分析[J].审计与理财,2022(08):29-30.

[3]严宝琴.企业涉税风险与控制探讨[J].审计与理财,2021(04):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