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设计——以“大气受热过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地理教学设计——以“大气受热过程”为例

徐晓琪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以“大气受热过程”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授课内容包括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以及逆温等知识点,在对教学过程评价和反思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突出此教学设计的优点。

关键词: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自主探究学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根据图示初步了解大气受热过程,了解地面热量的直接热源和根本热源的区别,并比较青藏高原和成都平原太阳辐射的区别,并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示向学生展示大气受热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向学生举例生活中的事例解释说明大气受热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可以说明这一知识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向学生说明地球温室效应等灾害,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了解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大气的保温作用

2.难点:地面辐射是近地面的主要来源,而不是太阳辐射。

三、教材分析

根据课表要求,教材以大版面图2.1“大气受热过程“,并且辅以相关文字说明解释大气受热过程,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教材中清晰展示了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以及大气辐射的过程,其中大气辐射带来的保温作用尤其重要,在生活中有多处实例能体现大气辐射。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向学生展示图片。图1为某雪山山顶积雪面积和山坡积雪面积不同。图2为农民在田间覆盖地膜来育苗。分别向学生提问图一积雪面积不同的原因以及覆盖地膜的原因。通过探究积雪面积的不同和覆盖地膜的原因,引出热力作用。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导入新课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更直白的表达相关知识点。

src=http___imagepphcloud_thepaper_cn_pph_image_107_905_778_jpg&refer=http___imagepphcloud_thepapersrc=http___img_pconline_com_cn_images_upload_upc_tx_photoblog_1101_27_c1_6645422_6645422_1296083672828_mthumb_jpg&refer=http___img_pconline_com

图1               图2

2.教学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大气最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先进行了相关的铺垫,如波长、太阳辐射、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等等,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类型

波长范围

红外线

长波辐射

700--3000nm

紫外线

短波辐射

285--400nm

可见光

短波辐射

390--770nm

表1

数据分析

时间

温度计距离地面5厘米

温度计距离地面50厘米

温度计距离地面100厘米

12:30

24℃

24℃

24℃

12:45

27℃

26℃

25℃

表2

地理实验:探究近地面的直接热源

在晴天的中午用三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地面不同高度的温度,一小时后再测量一次观察温度的变化,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上升逐渐变慢,并且向学生提问近地面的直接热源是什么。

探究问题1:地球上的根本热源是太阳,那为什么一般情况下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因为近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通常情况下离地面越远温度越低,前提是在平流层中。

授课过程:通过图表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大气的分层,区分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的特点和范围。

海拔

现象

平流层

10km--50km

发生天气现象;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对流层

低纬地区17km--18km

中纬地区10km--12km

高纬地区8km--9km

无风;飞机飞行在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高

高层大气

60km以上

气辉;夜光云;极光

表3

src=http___p5_itc_cn_images01_20200520_3ab2b04b9c834be7ac7d138622bee7c3_jpeg&refer=http___p5_itc

图3

向学生展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分别讲授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的作用。其重点知识点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为根本热源以及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按照“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的流程讲授。

探究问题2:根据此图表向学生提出问题,一天中最热和最冷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

一天中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大,但是最热的时间不是正午,而应该是午后2:00左右,因为大气受热过程需要一定时间。一天中最冷的时间也不是半夜,而应该是日出前后。可以让学生课后通过温度表的变化让学生得出结论。

src=http___img_wesiedu_com_upload_9_0a_90ac51508630411757951ea00e174558_jpg&refer=http___img_wesiedu

图4

探究问题3:学习完大气的分层和大气受热过程,我们发现对流层中海拔越高气温越高,这种现象称为什么现象?

src=http___gss0_baidu_com_94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_zhidao_pic_item_3801213fb80e7bec14630406222eb9389a506b9f_jpg&refer=http___gss0_baidu

图5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高中学习中常见的逆温有以下几种:

逆温一般按照成因的不同分类,如下:

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空,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辐射逆温的厚度可达几十米至几百米。在极地可达数千米厚。

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多出现在秋冬季或春季,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冬季海洋上来的气团流到冷的下垫面上,或秋季空气由低纬度流到高纬度时,都有可能产生平流逆温。

地形逆温: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气温的倒置现象。

下沉逆温:在高压控制区,高空存在着大规模的下沉气流,由于气流下沉的绝热增温作用,致使下沉运动的终止高度出现逆温。这种逆温多见于副热带反气旋区。它的特点是范围大,不接地而出现在某一高度上。这种逆温因为有时像盖子一样阻止了向上的湍流扩散,如果延续时间较长,对污染物的扩散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湍流逆温:由于低层的湍流混合而形成的逆温,叫做湍流逆温。当气层的气温直减率小于干绝热直减率时,经湍流混合后,气层的温度分布逐渐接近干绝热直减率。因湍流上升的空气按干绝热直减率降低温度。空气上升到混合层顶部时,它的温度比周围的气温低,混合的结果,使上层气温降低;空气下沉时,情况相反,致使下层气温升高。这样就在湍流减弱层,出现逆温。

积极影响:

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③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

消极影响:

大气污染、雾霾。

五、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把地理实验以及生活实例嵌入到课堂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这节课兴趣以及对地理的兴趣。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符合新课改环境下对学生的要求。

六、教学反思

此教学设计的优点在于思路清晰,占用课时量较少,教师表述清晰易懂。缺点在于忽视复杂情境,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和本节课的关系非常密切,全球气候变暖在地理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本节课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胜庆,李功爱,夏志芳,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优化研究.[M]中华地图学社,2011.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教基二[2014]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节选[J].教育科学论谈,2017:3-5.

[6]袁孝亭,王向东.中学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