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研究

郭浩

新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得到大范围推广,因其具备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特征,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继出现,其中包含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各种形式,可有效解决土地分散经营、效益低下等问题,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向着更好的方向迈进。但是,与传统的农业经营主体相比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其存在本质不同,以往的服务体系与金融供给模式被逐渐淘汰,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应首先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新型农业经济主体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金融服务体系  创新策略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金融服务提出的要求

(一)生产经营规模扩大

通常情况下,种粮大户属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前身,因经营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经营建设初步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投资方向相对集中,主要用于建设场地、购买农具、支付土地流转费用等。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其经营土地面积也各不相同,但是面积相对较大且对于资金的需求巨大。在经营建设初始阶段,自有资金、民间贷款等属于主要的资金来源,银行贷款在其中占据的比重相对较小,农户还需考虑分粮等问题,使得资金成本压力相对较大。

(二)资源占用成本提高

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对于人工、土地、生产资料等资源的需求量日益提高,需要投入较大的经营成本,与普通的农户相比较,对于资金的需求额度更大,直接加大了银行贷款压力。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势头较为迅猛,对于金融机构的融资需求也不断扩大,再加上生产规模的扩大,融资规模由以往的几万元、几十万元向着几百万元甚至更多过渡,资源占用成本明显提高,对农业经济风险管理的需求也更加突出。

(三)生产经营周期较长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性也得到明显提升,再加上投资周期相对较长,对于融资期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包含季节性较加强的短期融资需求,还有生产规模较大的长期融资需求。短期融资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其中包含种苗、饲料、化肥等,周期一般为六个月至一年,有着十分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中秋季属于需求旺季。中长期融资需求与其存在本质不同,主要用于购置维修农机具、扩大生产规模、完善基础设施等,对于资金的需求量明显加大。

(四)风险意识明显增强

自然气候、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因素均会影响到农业经营项目的进行,单纯依靠人为因素是无法控制各种自然因素产生的影响,但凡遇到极端天气必定会面临较大的风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普通的农户相比较,投资规模更大且投资周期更长,一旦遇到风险损失必定会产生严重影响。为此,与普通的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着更强的防范意识,以及先进的经营理念,注重提高风险意识,通过选择农业保险的方式分解经营风险,确保自身经济利益。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研究

(一)构建多元经营体系

将目前农村经济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需求作为基础,金融机构应大力培育多元化的农业金融体系,确保所制定的金融服务体系,能够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步推动新型农村经济模式的发展。地方政府部门应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鼓励金融机构主动参与到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业龙头企业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支持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金融机构可适当提高支持力度,逐渐实现商业性金融机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满足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需求。

(二)增强风险承受能力

若要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风险抵御能力,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构建完善的农业风险体系。第一,政府部门可采取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式,提高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主动性,向外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将以往的保险品种作为基础加以完善,加大农业保险理赔力度。第二,构建财政性农业保险体系,在农业地区尽可能实现财政性保险的全范围覆盖,若商业保险存在空白,可提供能财政性保险服务。第三,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增强农业参保意识,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为满足融资的个性化需求,应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将以往的农业经营主体担保方式作为基础,立足于实际情况加以创新,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贷款的种类,还可借鉴农户贷款的成功经验,主动探索经营主体联合贷款方式。另外,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情况,制定专业的管理方式,将覆盖风险、降低成本作为基础,减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最后,丰富信贷品种,尽可能满足贷款额度与贷款期限,打造专业的信贷品牌。

(四)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地方政府部门应展开深入的考察工作,明确农村信用体系的重要作用,若要推动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开展长远的规划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推动作用,与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参与其中形成合力,高效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将以往的农村信用体系作为基础,将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纳入其中,逐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除此之外,还可借鉴农村信用社的工作经验,确保构建的农村信用体系与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五)建设金融担保体系

为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融担保需求,应加快建设金融担保体系。立足于地方财政实力,大力发展由政府出资的金融性担保公司,逐步提高担保范围。另外,鼓励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建立目前所需要的担保公司,受经营担保业务自身因素的影响,其中存在一定风险,在初始阶段应加强舆论引导,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借助各项措施吸引民间资本,进而形成规模效益。最后,主动引进外阜担保公司,由上级公司进行管理并提供资金支持,具有较强可操作性。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应加大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各项政策的深入实施,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迅猛发展。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全脱离于传统农户,以往的金融供给模式难以满足当今需求,融资难度系数高、资金到位慢等问题的存在,限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为此,应立足于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

五、参考文献

[1].场外衍生品市场国际监管经验介绍与我国立法建议[A]. 熊莉,刘颖出,陶潜.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20年论文集[C]. 2021

[2].提高内部审计科学化水平 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A]. 汤建良,陆尧,徐森泉,王玄.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2019年)[C]. 2020

[3].问答精选-解读个人金融信息技术保护规范[A]. 宁宣凤,吴涵,李沅珊,黎辉辉,汪汉鸿.《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0年第13卷 总第37卷)——金杜律师事务所、金杜研究院文集[C].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