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幼儿自主角色游戏支持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浅谈大班幼儿自主角色游戏支持策略

 黄萍萍

厦门市同安大同中心幼儿园    361100

[摘要]在幼儿园里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之一,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本文尝试以大班角色游戏为例,从游戏前的材料准备、经验的丰富,到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以及游戏后的分享几部分,提出教师角色游戏中支持策略

[关键词]大班幼儿 角色游戏  支持策略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方式也是最为便捷、有效的方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在游戏中不仅是指导者,还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其在游戏中获得有益于身心的经验,并延伸到生活之中,在角色游戏中,我们就要先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创设自由、自主、创造、愉悦游戏环境,放手让幼儿创造性地游戏,让幼儿的自主性得到发挥。

一、尊重兴趣,生成游戏主题

兴趣是幼儿参与游戏的出发点,在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和激发幼儿的兴趣爱好,而角色游戏的主题一般反映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因此我们要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如在手机店游戏中,幼儿对手机非常的感兴趣,有的还会模仿爸爸妈妈打游戏的样子,用手机购物刷卡,有的孩子喜欢用手机进行拍照,因此跟随幼儿的兴趣新的游戏照相馆就这样产生了。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并居于幼儿的兴趣产生新的游戏主题,在建构游戏《高崎机场》中,孩子们很热衷于搭建飞机,他们还搭建了指挥台、飞机展厅,然后开始玩起了坐飞机的游戏,游戏结束时孩子们用商量的口吻请求让他们在玩一会儿,看着孩子们余味未尽的样子,我说:下次的角色游戏我们来开展快乐航行的游戏,好吗?听了我的话,孩子们不仅欢呼起来,围绕快乐航行的游戏,我和孩子们进行讨论,有部分有坐飞机经验的孩子向大家介绍了坐飞机的过程,首先要有购票处、安检等,因为之前中班已玩过了BRT的游戏,所以孩子们对于售票和安检是有一定经验的,于是我们通过课程《我们一起制作机票》,引导孩子们制作机票,我们的快乐航行就这样开始了……

二、启发幼儿,明确角色职责与分工

幼儿玩角色游戏最关心的是自己扮演什么角色,并以扮演角色、模仿角色的活动为满足。不过

刚开始玩孩子们知识热衷于模仿某一角色的动作或活动,并不明确自己所担任的角色,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给予启发,帮助他们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身份,从而更好地模仿这一角色。如机长只在座位上转方向盘,这时老师可以问:机长,你现在的航班是开往哪里啊?他说:现在要开往北京。从而激发幼儿思考,帮助他从模仿动作转向扮演角色。启发孩子理解角色,并会表现角色,当好角色,知道扮演角色的稳定性,明确自己的职业职责与分工。

三、丰富经验,拓游戏内容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的反应,生活经验的积累直妾影响到游戏的开展情况,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是开展角色游戏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我在尊重孩子们兴趣的同时,也注意度的把握,分析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是否具有学习价值,蕴含哪些值得探究的问题,有哪些是可供深入学习的契机,比如我在发现嘉骏对安检感兴趣后,认真观察了他们的游戏,发现孩子们对于安检方面的经验还不足,教师还应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和时机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帮助幼儿积累社会印象。例如在开展坐飞机游戏时,通过调查发现班上坐过飞机的孩子只有十几个,大部分的孩子对于乘坐飞机还是没有实际的生活经验的,于是我们通过借助调查表《机场的秘密》、假日活动、课程等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机场有哪些工作人员、机场的设施、乘坐飞机的流程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孩子们有了初步的经验,幼儿扮演的角色也会更加的逼真。

还比如角色游戏志愿者孩子们对于志愿者的了解非常的极限,于是我们带领幼儿参观了社区的志愿服务站,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了解了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并启发幼儿思考在幼儿园里可以帮助幼儿园做些什么,于是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帮清洁员捡垃圾、整理图书馆、到菜地浇水,帮助弟弟妹妹提被子等等,引发孩子们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为身边的人服务,孩子们体验到了乐趣,从而大大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幼儿在游戏

四、 支持和引导,推动游戏发展

角色游戏是创造性游戏之一,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会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新的游戏情节。这时教师作为支持者,应该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孩子们继续丰富游戏内容。而游戏材料是开展游戏的前提,充足的游戏材料可以发挥幼儿游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平日里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废旧物品,鼓励孩子自己制作游戏玩具的投放,引导孩子们进行以物代物的能力,探索一物多用,激发幼儿对游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孩子们在游戏时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候可以现场解决,我就通过参与或提问的方式进行指导,而有些时候需要充分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才能推动游戏发展。这时

会与孩子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一些课程支撑,引导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观察、记录,提供有效的指导

角色游戏结束后,我们通常会组织孩子进行分享与交流,其目的是为了让幼儿能够在分享与交流中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共性的发展,获得新的游戏经验。

1.分享成功后的喜悦。

在游戏后我们可以请孩子上台分享自己的游戏,比如创造的游戏情节,如分享了自己在游戏中想出来的买一送一的好办法,吸引了很多乘客,自己制作新的游戏道具感到自豪,这时我们需要在游戏后给予孩子们充分讲述的机会,引导他们乐意与同伴进行分享,从而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

2.讨论遇到的问题。

在游戏中孩子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争抢玩具、角色分配等,大班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比较高了,这时候我们让孩子自己解决,并在游戏后分享自己的方法,当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后,我们教师更多应该激发他们主动思考,自主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开展角色游戏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幼儿最少的干预,最多的观察、最大的耐心、最有效的指导,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使角色游戏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季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57-62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幼儿园游戏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10.

[3]王海英.解读儿童游戏之基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5(9):7-10.

[4]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7-62.

[5]董旭华等.《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指导:角色区、建构区、表演区》[M].山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