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标准化知识科普志愿者团队建设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高校标准化知识科普志愿者团队建设思考

齐振军

211382198201015012

摘要:普志愿者是工作在科普知识一线的、最活跃的团体。本文基于国内目前对于标准化知识科普志愿者的定位与需求,总结了相关标准化知识科普志愿者团队管理模式,并介绍了相关的特色活动,提出了目前在标准化知识科普志愿者团队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对策,为标准化知识科普志愿者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标准化知识,高校,科普志愿者,团队建设

引言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时间相对宽松,而且高校作为人才聚集高地,拥有天然的学科优势,所以大学生开展科普志愿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目前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团队的情况看,存在岗前培训不系统、没有科普课程支撑、团队成员随意组合等问题,造成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不佳,社会需求服务不到位。因此,在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团队人才培育研究,构建特色科普志愿服务团队培育模式,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1建设团队的重要意义

1.1有助于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但是,标准化领域存在人才缺失、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由于了解标准化的人较少、经费有限等各种原因,各部门标准化知识的科普工作较难实施。而开展范围更广泛的社会性标准化知识科普志愿服务,加强社会性标准化知识科普志愿者团队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普及标准化相关知识及生活上的运用,引导更多的人对标准化行业产生兴趣,从而培养更多的标准化人才;有利于科普志愿者在科普实践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标准化,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也有利于高校开设标准化相关专业,系统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推动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开展,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1.2有助于培养标准化工程学生综合能力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应用专业知识。建设标准化知识科普志愿者团队,有利于高校标准化相关专业的学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创新的方式分享给社会,加深对标准化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对标准化相关专业的学习热情,进而更好地学习相关专业,提升专业素养。参与志愿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交流和协调组织能力。在进行标准化知识科普时,志愿者会遇到各种群体,需要跟各方面对接,处理各种细小入微的事宜。当然,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标准化知识科普志愿者活动,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并应用到下一次的实践中。在交流、协调与组织等方面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

2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大学生对科普志愿服务认识不足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科普志愿服务的通识性知识不了解;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在科学普及中的定位和意义认识不足。目前,高校一般志愿服务的科学传播与普及特征不鲜明,有的与学生所学专业不一致,导致一些学生将科普志愿服务等同于体力劳动,参与科普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差。而且,多数学校对学生的科普志愿服务宣传引导力度不大,学生参与科普志愿服务的热情不高,造成学生整体的参与度不高。

2.2缺少科普课程体系及相关专业教师

通过查阅文献和走访河北省部分高校,发现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针对志愿服务的科普课程体系,也没有培养培训与此相关的科普专业教师,科普志愿者的培训多由非科普专业教师兼任或聘请校外相关人员。周银燕在《高校科普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中说到,多数高校通过挂靠其他专业来培养科普人才。从总体看,目前高校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科学全面系统的课程培训内容,缺乏科普专业教师,造成岗前培训不到位,培训零散化、临时性、随意性特征凸显,导致志愿者的科普能力明显不足。科普志愿服务只能停留在专业性不强、技术能力低的层面,科普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较差,科普服务的社会认可度低。

3高校标准化知识科普志愿者团队建设对策

3.1科普志愿者的筛选

在特色科普课程已设置、科普师资队伍已经进行培养的基础上,进行科普志愿者的筛选,组建科普志愿服务团队。科普志愿者的筛选依据其学科基础的匹配度、自愿性、科普潜能、综合素质、传播能力等条件择优选用。组建的团队根据学科优势分别参与不同特色科普课程的培训,如文学传播、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传统文化等。通过系统培训,使其具有相关知识的科学普及能力,可以参与到科普志愿服务中来。通过筛选组建的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团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进行“传、帮、带”,在特色科普课程体系的支撑下,能够上水平并且围绕社会需求达到较好的服务效果。

3.2平台选课

将特色科普课程即通识课程、自然类课程、人文类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并体现每个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大纲、课时数、理论课、实践课、授课学期等信息。通过科普志愿者筛选已经入选的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选课平台进行线上选课。通识课程为每个志愿者必选课,自然类课程、人文类课程为志愿者根据其学科基础的选修课,二选一。

3.3发挥高校标准化专业优势,提高团队专业度

高校标准化知识科普志愿者团队,需要的是具有标准化专业相关知识以及基本标准制定能力的专业人才。发挥具备标准化专业高校的人才优势,提高团队专业度,对标准化知识科普志愿者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通过高校的培养,标准化专业的学生对标准化知识的了解更加全面,更加深入,进一步掌握了基本标准的制定能力,这对标准化知识科普工作的展开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对标准化知识科普志愿者团队建设提供了基本的人才保障。发挥高校标准化的专业优势,对于提高团队专业度有明显的作用。开设标准化专业的高校应该进一步建立自己的办学专业特色,逐步建立完善管理方法和机制,建立及时有效的科普反馈机制,对标准化专业的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实现专业实用性与趣味性并重,为标准化知识科普志愿者团队的专业度建设提供专业人才。

3.4开展标准化知识科普培训,提高高校重视度

目前,我国开设标准化相关专业的高校较少、高校对标准化领域的人才培养重视度不够、缺乏特别成熟的教学体系等都成为制约标准化知识科普志愿者团队建设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建设高校标准化知识的科普团队,高校应该提高对标准化人才培养和标准化专业对外宣传的重视程度。按照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的有关部署,依托全国质量月等大型科技活动,高校应该抓住机会,组织学生和相关单位通过开设展览、工坊、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大对标准化知识的教育和科普工作,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标准化知识的平台,为不同区域公众提供标准化资源支持和科普公共服务。

结束语

志愿服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科普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科普课程内容,积极探索科普志愿服务团队人才培育模式与路径,不断创新科普志愿服务体系,让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团队成为科技兴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赖新华.新时代大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8-100.

[2]卢耀如.科普也应该重视优秀的传统文[DB/OL].(2017-06-22)[2021-0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Z].2021.

[4]王爱玲,朱培武,陈凯丽,等.公众标准化意识提升路径思考与实践[J].中国标准化,2014(6):50-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