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

付利民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 上海 杨浦200082

摘要:地理区域认知是指学生能够结合区域的角度对区域进行定位、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预见的能力。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要求我们在当今社会中,不仅要注重对地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所以,地理区域认知作为四大核心素质之一,它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所必需的一种能力,特别是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它的重要性更为明显。在此背景下,本篇文章主要对区域地理认知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关键词:区域认知能力;提升策略;高中生

引言:在当前的高中教育中,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地理教学中,区域认知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能够从区域角度来认识地理事物的习惯,也能够培养学生运用区域比较、区域综合分析等方法来认识区域特点。区域认识是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质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要采取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方式,把区域认识观念贯穿于地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核心素质,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一、新课标背景下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

《普通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初步认识一个区域内或区域间的人口、经济、文化的差别以及它们的发展变化,要能用不同的方法认识身边的地理现象,并根据一些地理资料,构建一些相关的概念,以便于理解它们的地域分布和发展规律。通过安排学生在不同的尺度上,对区域地理进行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其最主要的特征—地域特征;与此同时,把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中的各个因素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可以对比地区之间的差别,也可以用可持续的眼光来看待地区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地区的认识程度,提高他们对区域认知的整体思维能力。

二、当前我国中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情况

通过对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地理课程之间缺少了一种“链接”,特别是在高考中,中学地理课程并未被列入其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甚至是学生,都对中学地理的知识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也很低。在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因为课时比较少,还有六选三分科等原因,会造成学生对区域地理的认识不足,或者是因为学生对区域地理的认识不够完善。再加上区域地理自身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这就直接造成了高中学生在地理知识层次上的一些缺陷。但在大部分的实践中,教师并未充分关注对学生地域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有些知识的教学常常只限于“特定的领域”,而没有针对不同领域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不同的空间尺度。而单纯地罗列地域地理知识,又会在某种程度上与其空间形象相脱离,不利于学生对地域地理的认识。

三、提高高中学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主要策略

(一)GIS技术的应用,增强了空间定位的能力

由于地理学的宏观性和广泛性,使得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地理目标的空间定位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运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地向我们的生活中渗透,同时也给我们的地理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传统的纸本,特别是地图册,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此时,GIS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在真实的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教师能够将许多地理学中的抽象的知识进行立体化、多种形式地展现给学生,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其次,可参考有关地方的资料,加强对地方的空间对象的认识。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自己要注重在课堂上对地图的运用,要主动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认识,让地图册一直陪伴着他们的地理教科书和他们的生活,并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科学的读图和识图。最后,在教师的协助下,试着让学生们自己画出几张相对简单的地图,如:世界各大洲的轮廓图、省区行政图及部分区域的地形图等,使学生对一些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轮廓有较深的认识。在传统教材中,应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以达到提高学生空间位置的目的。

(二)加强对区域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考

众所周知,地理知识并不只是由一堆枯燥无味的文字简单堆积起来的,教师要擅长引导并帮助学生发现学习区域地理的乐趣,让他们能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在区域地理学的教学中,知识范围与记忆是一个很大的难点。特别是在对地域特点的分析中,各个知识的是相互联系的,这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很高。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要主动地提升学生对地区地理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一些模型、版画或图表等,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对地区地理有更多的好奇,让他们能够积极地进行思考,这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第一步。比如,在讲述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时,教师可以通过图解、图解等方式,来解释土壤侵蚀的严重程度,进而引起学生对土壤侵蚀的成因进行思考。其次,在区域地理课堂上运用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判断与推理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推动新旧知识的转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地理区域特点的认识。

(三)通过地理学的实践活动,增强区域开发的条件和问题的解决能力

对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能够对现实的情境事物展开观察、感受、理解,同时对地理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帮助,另外,对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有很大的帮助。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并结合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到一些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去,让他们从地理区域的视角出发,真实地融入到地理区域发展的条件和问题的解决之中,从而提升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

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们可以计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社会调查,模拟实验,野外考察,游历等等。在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时,要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站在地理的立场上,对地理问题展开独立的思考,并对教师布置的地理学习任务展开合作研究。

结束语:

从地理区域认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我们能够发现,在高中阶段,学生拥有较强的地理区域发展条件及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地区未来发展进行预测的能力,但是在对地区的空间定位以及地区特点的分析方面,他们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本文从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等三个角度,对高中学生的地理地域认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宿凌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认知结构发展研究——以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2] 方荟蕾.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中认知结构的构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 柯莹.地理新课程“认识区域”部分的教学策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