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探讨

贾峰千

蒙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76200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推行与实施,各地区政府部门对于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工作提高了重视,要求国土资源规划部门在完善国土综合整治体系的同时,也要全面做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良好帮助。为此,本文通过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相关概念进行阐述,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同时,确保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开展效果得到提升,从而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1]

关键词: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国土空间

0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可利用资源人均占比逐渐减少,加上社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自然环境污染程度越加严重,导致可利用资源逐渐降低。为此,在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生态一体化管理,加强对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确保国土资源综合整治效果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国土资源的有效运用奠定良好基础,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帮助,促使社会进一步发展。

1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相关概念

1.1国土空间

国土空间包含了两大要素。1)国土要素。主要是指在人类活动范围内的海洋要素以及土壤要素,也可将其分为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两种。2)空间尺度。空间尺度主要是完成对国土空间边界管控,明确国土空间关系特征,确保可以在界定空间的环境下,能够提高生态组织管理力度,国土空间关系则是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下,对某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进行明确,了解地理空间格局以及结构特点。这也说明了国土空间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具有明确的边界结构,需要结合空间关系,做好国土资源管控[2]

1.2生态保护修复

生态保护修复主要是对现有的环境进行综合统一管理,实施全域性生态修复工作,加上对各项生态系统的管理与控制。相对于传统生态修复管理工作,应当在逻辑上以及思维方面做好管控工作,提高逻辑方面的修复层次与修复能力。除此之外,结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分析,基于国土空间的基础上,及时对生态环境做好相应的修复工作,提高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运行效果。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活空间有着重要关系,在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要注重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管理,保障二者兼顾管理控制,实现经济、生态的和谐统一管理。

1.3恢复生态学理论

修复生态学理论主要包含了两方面。1)演替理论。主要是针对自然生态环境修复过程中所完成的环境调控,控制好自然生态演替效率以及演替方向,确保生态系统演替过程可以保持良好的自然轨道。2)干扰理论。该理论主要是认为自然生态在受到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下,生态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其中包含了自然环境的基础结构,另一种则是自然环境的运行功能。而干扰则是对以上两方面进行不同管控,为生态修复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帮助。除此之外,在生态学修复工作全面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完成自我设计理论,同时对生态系统实施“自我修复”管理,或者通过利用人为的方式帮助生态环境完成修复工作,也就是利用其余的外界措施实现生态系统修复。

2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相关策略

2.1完善整治保护修复机制

1)针对国土综合整治需求做好相关的分析与管理工作,结合我国未来发展战略,明确国土综合整治需求,积极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机制,实现国土资源开发、复垦与修复管理,确保国土整治修复效果能够得到全面提升。2)拓展融资渠道[3]。加快完成融资渠道,可以为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例如,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结合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需求,与银行机构,社会企业以及相关小型单位进行相应的合作,甚至可以构建国土综合整治生态基金,做好基金管理工作,以此提高国土综合整治生态基金使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另外,在基金利用方面还需要针对各个部门之间,做好资金整合管理工作,实现财政支出与金融业务管理,为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并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3)积极构建统筹协调管理机制体系。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与社会多个企业之间进行沟通与合作,促使国土综合整治工作能够与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同时进行,加强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明确工作内容的同时做好相应的监测机制,提高监督管理效能。4)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与绩效考评机制。在国土综合整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在整治修复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确保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为生态保护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2落实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及时开展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生态质量。另外,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开展时,主要方法包含了两方面[4]。1)自然修复。2)人工修复。两种方式在具体落实时,其主要原因是为了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此,在实际生态保护修复的过程中,尽可能采取生态化保护技术,避免在人为干预的影响下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在生态系统轻微损坏地区,应当积极开展封山育林工作、减少沙尘提高育草管理工作,促使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而对于自然环境损害较为严重的区域,则需要及时做好土地耕地管理工作,加强对沙漠化区域的管理,对于海岛海山受到侵蚀的区域应当及时开展植被种植等工作,从而对受污染环境进行全面整体,确保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除此之外,针对国土综合整治以及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还应当做好相应的创新管理,实现区域环境的多样化,保障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2.3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

针对现阶段自然生态系统破坏程度,应当及时寻找合适的解决方式,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并加强做好自然环境的修复工作。同时在国土综合整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周边土壤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做好限制管理,确保国土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得到全面提升[5]。同时针对“危旧房”等建筑,应当及时做好爆破管理,减少国土资源可浪费,提高国土空间环境的利用率。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对各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行有效调动,积极落实相应的综合治理政策,确保能够在土地资源有限保护的基础上,加强做好修复管理工作,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能够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做好相应的修复与保护工作,为我国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良好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背景下,我国对于国土资源的利用率以及自然环境保护工作逐渐提高了重视度,并积极开展了国土综合整治工作,保障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开展效果得到全面提升,为此,积极构建完善的整治保护修复机制、落实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以此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为节省土地资源以及优化自然生态系统提供良好帮助,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尹延兴,金晓斌,韩博,孙瑞,刘传迹,乔郭亮,周寅康. “空间冲突-功能障碍”视角下国土综合整治内涵、机制与实证[J]. 农业工程学报,2022,38(07):272-281+345.

[2]梅坤.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探讨[J]. 南方农业,2022,16(02):226-228.

[3]张晓华,柴华,王佳璐,张曹斌.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格局划分浅析[J]. 农业与技术,2021,41(14):119-122.

[4]赵守谅,周湘,陈婷婷,李雅静. 国土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的衔接思路探讨[J]. 规划师,2021,37(12):23-28.

[5]涂小松,王婕涵. 我国国土综合整治文献研究现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1,(04):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