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牛羊脑包虫病的防治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西藏牛羊脑包虫病的防治策略探讨

妮妮卓嘎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856000

【摘要】本文主要从西藏牛羊脑包虫病的防治策略探讨进行阐述说明。现如今,我国畜牧业的经济在不断增加,由此也让养殖业的队伍变得逐渐壮大。但在规模发展的期间,牛养病所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的增加,如果出现疾病期间没有合理的治疗,那么就会对我国的畜牧业产生十分严重的损失。在当前的牛羊群体当中,疾病发生概率较多的就是牛羊脑包虫病,这一疾病会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损失。养殖业与人们自身的食品的安全存在一定练习。所以说,在针对牛羊养殖区间,综合考虑动物身体机能,避免因为严重的脑包虫病造成的死亡。此外,还应当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合理的进行脑包虫病的防治。

【关键词】西藏地区;牛羊群体;脑包虫病;防治对策

引言:在生态的大环境与可持续性理念的发展下,众多的养殖都发生了转变,已经从传统的室外转移在室内。并且因为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导致牛羊所产生的疾病也在不断的增加。在现如今的西藏地区,牛羊群体发病概率较高的就是脑包虫病,并且这一疾病实际上就是,个体脑部或者脊髓当中存在较多的绦虫寄生引发的,此外行业内部的人群将其称之为脑多头蚴病。在前期阶段并不会有较多的表现,但是不断的潜伏,病情就会变得加重。而且牛羊也会因为六钩蚴逐渐演变为多头蚴。牛羊脑包虫病不仅会造成脑部的组织损坏,并且严重还会直接威胁到生命,并不利于地区养殖人员的经济提升。需要探索更为科学的防治对策确保牛羊脑包虫病得到更好的治疗。

1牛羊脑虫病病症的主要表现

导致牛羊存在脑包虫病的根本原因就是寄生虫,而这种寄生虫是多头绦虫,不仅如此,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预防,那么就会不断的繁衍,大部分的成虫长度在40~60cm。因为这种寄生虫对于低温环境存在极强的适应性,可以寄生在土壤当中,进而加大存活的概率。而这种情况不仅会直接导致动物所食用的杂草村产生污染,并且如果动物群体食用了备污染的杂草,那么就会让寄生虫在大脑中不断的发育,由此产生严重的变异情况。不仅如此,在早期阶段,产生牛羊脑包虫的症状及时:(1)牛羊群体存在精神迷离的状态,并且食欲不振,存在明显的厌食情况;(2)而病情的不断加重也会直接造成牛羊站立不稳,严重情况下就会行动不变,原地转圈;(3)如果养殖户没有对其实施更为科学的治疗手段,那么就会造成中后期的病情加重,严重还会存在死亡,大部分情况会在三个月之后死亡,如果发病过于急促,那么就会造成癫痫的发生,而在此期间就会在1个月左右死亡。

2牛羊脑包虫病治疗与诊断方式

2.1牛羊脑包虫病诊断方式

在针对西藏地区的牛羊脑包虫疾病进行医治的期间,需要提出更为科学的防治对策,进而保证寄生虫处于大脑当中的哪个位置。例如在羊群当中,如果羊群的羊在转圈运动,那么多半就是因为虫体在羊的半脑中。遇到前面存在障碍物不知道躲闪的情况,那么就可以由此判定为,寄生虫在牛羊的额叶位置。

2.2牛羊脑包虫病解剖变化

依照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在牛羊脑包虫发病期间,最为常见的就是脑膜炎的病情。主要的表现情况就是,病变或者虫体相互连接位置上,存在明显的骨质疏松的情况,并且辩驳穿孔。在实验室检查过程中,大多数是使用变态反应进行数据诊断。

3、西藏牛羊脑包虫病的防治策略

3.1全面促进宣传与科普

为了可以更好的针对西藏地区的牛羊脑包虫病进行全面的防治,需要促进宣传。因为牛羊脑包虫疾病的发生与当前农民自身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需要在当地区域进行宣传,并且还需要进行科技知识普及,运用多元化的形式,针对脑包虫病产生的实际原因就是宣传,确保可以让当前养殖业的人员对脑包虫病的基础知识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此外,还需要针对病羊死羊进行集中的处理,避免存在尸体随意丢弃的情况,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在根本上抵制脑包虫发病的概率。

3.2强化对犬类的全面管理

在当前的食肉群体动物中,不管是犬还是狼,都是造成牛羊发生脑包虫疾病,并且这也是罪魁祸首。所以说,需要结合实际发展的情况,全面针对数量进行限制,且需要在每隔一个月、一个季度对家犬进行全面的驱虫行动。不仅如此,还应当进一步强化对家犬的科学管控,保证可以始终处于可以控制的氛围内。这样一来,才可以避免家犬对牛羊群体产生威胁。

针对动物疫情进行动态检测

如果在动物群体中,动物存在以下不科学的行为,那么就需要合理的对动物的疫情进行检测,并且进行动态的观察,密切跟踪,如果在动物群体中存在更为特殊的神经情况,或者存在妊娠畜流产的情况,需要运用微生物的检测技术,明确的针对动物血液中单核细胞数量偏高的情况进行明确,由此确认成为此病。而对于诊断期间存在疾病的动物,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医治,在加上后期的药物治疗,这样才可以保证动物可以健康的发展。

3.3坚持无病预防对策

预防与治疗相比会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更好的针对动物的疾病进行管控。所以说,而可以在牛羊出生3个月左右,对牛羊群体进行驱虫疾病预防,因为只有进行全面的预防,才可以更好的降低脑虫病对牛羊群体疾病发生,避免对养殖人员带来损失。

3.4切断病源,降低感染的概率

牛羊群体的脑包虫药物治疗当中包含阿苯达唑、吡喹酮,但是对于这些药物来说,只是在前期有呈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中期以及后期的感染治愈功能难以全面的显现出来。此外,因为西藏地区居民自身操作技术上的匮乏,难以针对牛羊群体进行手术的医治,即使自己自主进行了手术的医治,但也同样会因为没有根治而存在二次感染的情况。所以说,需要农村牧民在对中期与晚期动物疾病治疗期间,着重思考疾病产生的原因,而在明确认识到疾病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捕杀,从而将尸体集中填埋,这样一来,才可以保证在根源上进行疾病的治理,切断病源。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西藏地区经济在稳定发展的期间,需要养殖业作为有效的支撑,因此为了可以更好的进行牛羊的饲养,降低牛羊脑包虫发生的概率,就应当针对牛羊脑包虫病从根本上抑制,坚持全面预防的理念。不仅需要全面的进行疾病知识宣传,且还应当创建动态化的检测制度,构建科学的疾病预防制度,针对牛羊脑包虫病的发生进行全面预防。

参考文献:

[1]格桑央宗.西藏地区牛羊脑棘球蚴病的防治策略[J].中兽医学杂志,2022,No.249(08):60-62.

[2]巴桑卓玛.西藏畜间包虫病特点与防控措施[J].中兽医学杂志,2022,No.248(07):78-79.

[3]白玛卓玛.西藏地区囊型包虫病发生风险因素及防控对策探究[J].中兽医学杂志,2022,No.248(07):80-82.

[4]尼玛央宗.西藏地区牛羊脑包虫病的防治策略[J].中兽医学杂志,2022,No.245(04):44-46.

[5]次旺热旦.西藏日喀则牛羊脑包虫病的防治策略[J].畜禽业,2020,31(02):66.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0.0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