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化学学科思维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谈论化学学科思维的培养

杨明珠

湖北省崇阳县第一中学

摘要: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一,大多认为化学难学,他们尽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成绩停滞不前,有的甚至出现了倒退,本文从学生思维能力的现状入手,阐述了对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阻碍,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优化学生的学科思维。

关键词:学科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一、学生思维水平现状

学生经常跟老师说的一句话就是“听你一讲很简单,但是我做题就是不知道要这么想"。“不知道这么想”是没有思路,没有头绪的表现,也是缺乏思维的表现。思维能力水平低,已经成为阻碍学生解决问题的一大难题。高一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形象思维多,抽象思维少

大多学生还是“学什么就是什么”,仅仅是一个学的过程。他们只从事物的表象上、形式上思考问题,“看见什么就是什么”,当学生看到铜与浓硫酸共热,试管中出现黑色物质时,认为黑色物质是炭的同学居然还不少。缺乏想象力,不能透过“看见"去抓住其中的本质和规律,是高 一学生的通病。 都缺少对知识的加工分析综合处理的能力,更缺乏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能力。

2.无序思维多,有序思维少

学生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模糊不清,记忆.的知识混乱,不能形成体系,也找不到内在联系。都知道将热的黑色Cu0放入乙醇中,可以还原成Cu,但是将乙醇换成甲醇就不知道怎么反应了。在遇到稍复杂综合性的问题时,容易思维混乱,找不到头绪。

3.定式思维多,创新思维少

思维呆板僵化,习惯于从某一角度,用某一种思维模式想问题,很难突破已有的思维习惯。“妨碍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非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有些已知的东西已经成为了学生的经验,当遇到问题时,这些经验就像‘条件反射”一样,从学生的脑海里“蹦”出来。当然,思维定式对某些问题的解决也许有利,但是定式思维缺乏灵活性、变通性,往往面对稍复杂的问题就会束手无策,对很多问题的解决造成困扰。

二、培养化学学科思维,克服“瓶颈效应”

     “瓶颈效应’”是初高中衔接中必然出现的过程,但是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信心。如果学生在高一化学学习中就失去了兴趣和信心,那么在以后高二高三的学习中将无法弥补。如能越早疏通这个“瓶颈”,对学生的学习就越有利。作为高一的化学教师、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在抓住“瓶颈”的同时,还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和习题设计中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科思维水平,疏通“瓶颈”,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1.由“此”及“彼”,培养类比思维

类比就是根据两种(或以上)物质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断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方法。用化学规律解释:结构决定性质。

由“此”及“彼”,“此”一已 学的知识,是学 生已掌握的知识;“彼”一未 知的知识,是学生将要去学习的知识。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结构相似、性质相似的物质我们多用类比法展示,以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

例1: Cl2与NaOH反应,Cl2 + 2NaOH = Na-Cl+NaCl0+H20;

Ca(OH)2也是碱,因此推断:Cl2与Ca(0H)2有类似的反应:2Cl2 + 2Ca (OH)2 = CaCl2 + Ca(CIO)2+2H20。

高中化学学习的物质仅仅是各个范围内的某些代表,不可能将所有物质的性质都学到,所以大多物质的性质需要用类比思维去推测。使用类比推理的关键是从我们所学知识中找到能彼此联系的物质。

类比思维过程,是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的过程,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旧知识后,对新知识就会产生--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便于理解。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不仅可以在学习新知识时减少记忆容量,还可以促使学生逐渐掌握物质间的联系,使元素化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2.化繁为简,培养有序思维

元素化学与其他化学知识相比,有“三多”:物质多、性质多、反应方程式多,“多”势必会引起“杂”。高-学生觉得化学难学、难记,找不到其中的顺序、规律。学到的知识杂乱无章,遇到问题时容易思维混乱,不知从哪里开始思考,缺乏思维的有序性。

3.突破常规,培养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表现,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与常规思维相对。逆向思维的培养,需要在教学与练习中不断地渗透、训练,鼓励学生敢于“反其道而思之”。

三、反思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诱导、启迪、训练的过程,以提高他们思维的严密性、敏捷性、开放性深刻性、优化他们的思维品质。如果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的“血”与“肉”,那么化学学科思维则是化学的“灵魂"。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充满了很多对学生来说意想不到的现象,这些不但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所以如果化学实验利用得好,可以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学实验可以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在化学实验中也能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了解相关实验的规范操作方法,以及与实验相关的知识原理,查找相关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地去学习和发现问题,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通过实验的成功或失败,更能促进他们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总结与反思,发挥出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间里,实现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化学课堂时间内高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又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呢?对于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笔者有以下认识。

(一)、 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为高效课堂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三级备课。三级备课指主备课精备课和细备课三次备课。主备课是指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精备课是指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精备课-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力争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细备是指教师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和自己独有的思考充实教学各个环节的细节,设计的教案要有利于班级的教学。

(二)、优化课堂教学,处理好教学的重点、难点

1、抓住要点,精讲多练

传统的课堂表现为老师课上讲得太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太少,使学生容易出现倦怠、厌烦等不稳定情绪。有的教师课上讲得太少,讲课内容太粗、欠透,课堂结构松散,至使学生吃夹生饭,久而久之造成松懈涣散,课堂教学效率极低。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握好教材内容,又要权衡好学生的水平,简练地讲清、讲透各知识点。

2、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讨论

探究式学习与提问密不可分,课堂提问包括老师和学生两方面。老师的提问可以说对讨论起着指导和调节作用,即使是让学生放开思想进行自由讨论,老师也应当在恰当时候以提问方式介人,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多少枯燥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构建高效化学课堂,要以学生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集体的智慧去反思.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去超越,从而使高效课堂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一个全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