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拓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小学数学思维拓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庄红娟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五完全小学  016000

摘要:现如今,不论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各方对于小学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其中,对小学数学的关注尤为突出,因此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思维的培养越来越重要。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会为他的语言、想象、创造、空间、逻辑等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能力的形成,会让生活和知识融会贯通。因此,研究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拓展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思维拓展能促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灵活的思考与分析,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开展教学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促使学生使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的内涵及本质进行深入挖掘,并增强其对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内涵

        数学思维是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一种特定思维。它是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所慢慢形成的,但是一旦形成以后,它又会要求学生在面对数学的时候将数字形象化、立体化,从而形成数学运算。数学思维能力则是指特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空间,在此空间内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通过归纳、类比、推理、总结出一些数学疑问,并且能发现一些数学问题、总结一些数学问题最后解决这些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养成对于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较大影响,使其受益匪浅。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营造学习氛围

        创设教学氛围,关键在于激发学生课堂教学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技巧和方法。拓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做数学题的难度和广度,只有增加深度和广度,才能让学生进一步地掌握应用题的方法技巧,不然学生解应用题是老虎吃蚊子无法下爪,比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尤为重要,有趣的导入教学和角色设计能够很快地建立起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究状态和进一步的延伸思考状态,并给予学生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同时给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大的帮助,学习目的具有方向性和启发性,在课堂上老师讲课,学生只要顺着老师的思路走,学生的判断能力有了新的依据,在教学上就有很大的亲和力,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很容易使用数字语言进行数字逻辑思维的刻画,只要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具有愉悦的心情,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即使回答错误或分析错误,但课堂气氛始终能起到集中学习课堂注意力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尽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设置问题情境教学,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通过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使学生更好地养成数学思维能力。虽然小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究欲望比较强烈,但受学习经验及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其在理解与接受数学知识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生实际特点的了解,设置形式多样、内容有趣的数学问题,使其在问题的引导下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实现自身数学思维的有效锻炼。例如,教师在开展“正方体与长方体”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学工作时,可以鼓励学生回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物体,并仔细回忆这些物体的边与面。在相关数学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更主动地探究物体的特点从而增进对该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增强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在数学的学习中,数学的理论、概念、空间等还是一个个很抽象的事物,并且小学生对于这种抽象事物的认知理解能力比较差。这就要教师利用教具等手段来给学生做出直观、具体化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这些抽象的事物。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知识点,还可以通过各种课外学习活动来帮助孩子理解数学知识。因为,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这一过程是一个质的累积的过程,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具体化的事物再理解化。随着不断地吸取知识和积累就会达到质的飞跃。这种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的能力培养,对孩子的想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等能力都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四)注重语言能力培养,加强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仅要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为语言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语言是学生的创造、空间、想象、逻辑等思维能力表达的重要形式之一。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思维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培养会加强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切实依据新旧知识,在学生原有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新知识点一般都是构建在旧知识点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是需要将新旧知识相互融合起来,才可以为学生养成数学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将加法和减法这一知识点作为实际例子,在让学生里学习加法和减法之间关系之前,首先应当让学生温习加法、减法的概念,促使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更为稳定,对加法和减法概念形成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知识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让学生深入的认识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逐渐养成一定数学思维能力。
  (六)启发型教学
  假如仅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灌输知识,不单单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也会导致学生养成一定思维惯性,习惯于接受老师讲述的知识,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日后数学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科学合理的应用启发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主的去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寻独特的问题解决方法。比方说教师使用启发型教学模式讲述“比例”这一知识点,因为比例这一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应用程序,学生反复训练的背景之下,就可以对比例这一知识点的含义形成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的做判断,找寻出合适的问题解决方法。并且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使用这一知识点来解决常见问题,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变得更为稳定,为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点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学生走上一条全面发展道路上。

        总之,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的探究,不断创新与优化教学模式,在各个教学环节有机渗透数学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更高水平的数学思维能力,以为学生进入更高年级后继续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2019,8(42):123-124.

[2]王鹏.浅论基于新型数学观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J].农家参谋,2019(05):169.
[3]方玮玮.合情推理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初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78.
  [3]陈华英.直观素养培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新取向[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