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及土壤肥料管理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小麦高产栽培及土壤肥料管理技术探究

史东1 ,张晓红2

1.滨州市农业农村局  山东滨州  256600  2.滨州市引黄灌溉服务中心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小麦在我国具有非常广的种植范围,我国北至东北平原、南到西南地区都适合小麦种植。在小麦种植期间,土壤肥料管理技术会直接影响小麦种植产量,为实现小麦高产,本文主要分析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管理现状,结合相关问题,提出小麦高产的土壤肥料管理技术。同时,应加大小麦高产栽培及土壤肥料的管理技术的研究力度,提供各个阶段操作专业规范性,为小麦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全面提高小麦种植产量和品质,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管理

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相应的种植条件和专业技术支撑和保障。种植人员在小麦种植中,栽培技术应用不规范、土壤肥料管理不到位,会对小麦整体的生长态势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小麦生长中容易出现各种病虫害。在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的情况下,会降低小麦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在小麦种植当中,土壤肥料管理属于关键环节,必须加强研究土壤肥料管理,才可有效、科学地促进小麦高产。小麦高产施肥并不代表施肥量越多越好,应该结合小麦实际种植情况恰当地安排土壤管理工作,并确定施肥时间、施肥次数,保证小麦生长期间肥力充足,同时也可避免对土地肥力产生不良影响。

1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管理现状

在小麦种植期间,合理加强土壤管理并科学施肥,能够促使小麦保持健康、高效的成长发育,逐步提升土壤肥力,防止出现土壤板结问题。而目前很多区域在小麦种植期间,种植人员对有机肥的利用缺乏合理性,容易导致小麦后期生长阶段无法足够地从土壤当中汲取养分,进而对小麦品质与产量产生影响。出现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小麦种植人员未充分看到有机肥施用的重要意义,不够关注结合麦田土壤情况与小麦生长规律实现合理分析,对于有机肥的利用不够充分。因为小麦种植对施肥数量与时间都做出了严格规定,若化肥使用过于盲目,不仅无法提升小麦整体产量,还会使土壤遭受损伤。而大多种植人员在小麦种植期间不够注重合理控制土壤施肥结构,化肥使用存在一定盲目性,进而影响小麦抗病能力和抗寒能力,不利于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2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1选种、处理种子

种植人员对小麦进行选种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虑,保证小麦种子生长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实现高产高质量。小麦生长会受到自然环境、气候、土质条件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根据小麦栽培地区的自然环境、风力、土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具有较强抗倒伏能力或者植株比较小的品种,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小麦在风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防止出现大规模的倒伏情况。种植人员在选定麦种后,需要科学处理麦种,保证种子后期健康茁壮生长。种植人员需要在麦种正式播种前,全面筛选虫害、空壳等不健康麦种,同时适当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拌合,如4.27%苯醚·咯菌腈,药物使用量是种子总量的0.2%~0.3%,增强麦种自身的抵抗力,最大程度地降低小麦在后期生长过程中产生病虫害的概率。

2.2选址

科学选址,需要对种植地周边的水资源情况、当地地势地形和自然气候条件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不同品种的小麦对土壤类型和生长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对小麦的生长具有直接影响。

2.3种植

小麦产量会受到耕种数量和垄距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种植人员需要尽量科学合理地耕种,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结合小麦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和自然环境实际情况,对小麦进行科学调配。另外,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小麦生长环境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合理控制种植技术,对小麦萌芽和生长周期的实际状态进行分析,保证小麦健康生长。小麦进行科学合理的密植,有利于提升总产量和质量,充分利用光热、土壤和肥料等相关养分的功能,为小麦生长带来充足的养分,提升小麦种植效率。小麦种植比较稀疏,植株之间距离较大,可以进行补种。

3小麦高产土壤管理技术

为实现小麦高产,需要在小麦种植期间加强土地管理。同时,在合理整地期间一定要精耕细作。耕地环节耕地深度需要超过25cm,使土壤保持较高疏松度,在此基础上使小麦根系更顺畅地向下生长,汲取深层次养分与水分,增加小麦成活率。对小麦种植土壤实现精耕细作,要将土壤当中大土块全部打碎,并使土粒大小保持均匀,同步使土壤和小麦根系扩大接触面积,使小麦更好地吸收土壤养分与水分。耕地期间,要注意田地保持上虚下实,地表要平整,不能发生漏耕漏耙等情况,耕地土壤具体含水量要在20%及以上,同时沙土要超过16%。在整地环节,可积极通过铧式犁等农机设备实现深松或深耕,将底层打破。耕深要逐年加深,不可一次过深,以免大量生土被翻出,对小麦正常生长产生影响。另外,耕地翻耕深度过大也会影响小麦产量。针对早茬地,需要加强保水保墒工作,使底墒适量增加;针对晚茬地,可适时提前拔除,促使小麦早熟。土壤管理期间要同步加强施肥管理,结合相关条件及时处理根茎和秸秆,最大限度避免发生病虫害,防止影响小麦生长。另外,要注重秸秆还田,通过大型拖拉机实现深耕细耙,并且耕地深浅要保持一致、均匀。

4小麦高产肥料施用技术

4.1有机肥的施用技术

有机肥富含多种养分和有机质,有助于促进土壤改良,防止出现土壤污染,同时还能使废弃物再利用,渗透环保、生态、绿色理念,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施用有机肥要注重秸秆还田,秸秆作物富含矿物质和有机质,选择秸秆还田能够使秸秆焚烧减少,防止污染大气,并有助于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免土壤出现板结问题,使土壤增强保水保肥力。秸秆还田技术的合理应用,能促进增收增产,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不过需要注意,秸秆还田期间若不能恰当处理,会造成出苗率下降,甚至频繁发生死苗弱苗情况。为此,秸秆还田必须关注翻压深度,将秸秆全部粉碎入田后,深翻要超过25cm,保证全面严实的覆盖秸秆,不会长期裸露在地面中。在还田期间,要控制好翻埋量,因为翻埋量过多会降低秸秆腐烂以及分解速度,甚至还会有大量有机酸产生,对农作物根系站产生损害。秸秆还田后,需要结合土壤墒情做好浇水工作,加快秸秆腐烂速度,同时促使小麦苗蒸水情况减少。在对商品有机肥进行使用期间,应注意所选商品有机肥要充分符合国家要求,有机质含量约为45%,并且氮磷钾等主要源自动植物产品,其中作物秸秆与牲畜粪便均要实现无害化处理。

4.2化肥施用技术

在化肥使用期间,要注意根据麦田土壤状况、品种特性、产量标准以及浇水条件等合理施肥。首先,在氮肥施用期间,为了保证小麦正常生长,需要严格控制好氮肥用量。结合内蒙古土壤状况,主要通过分期调控和总量控制方法确定每亩施氮总量,施肥期间还要注意把握好化肥施用量和追肥时期。氮肥施用总量需要以小麦目标产量为基础,同时根据浇水条件、品种特性等实现分期调控,进而明确追肥、基肥最佳比例。其次,在氮磷钾肥施用期间,首先要对土壤速效磷钾含量水平进行测试,并测试磷钾肥效反应,最终明确磷钾肥用量。

若土壤有效磷在7mg/kg以下,磷肥施用量为5~7kg/亩;若土壤有效磷在7~17mg/kg,磷肥施用量为4~6kg/亩;若土壤有效磷超过17mg/kg,磷肥施用量为3kg/亩。若土壤速效钾在100mg/kg以内,钾肥施用量为3~5kg/亩;若土壤速效钾在100~150mg/kg,则钾肥施用量在1~3kg/亩;若土壤速效钾超过150mg/kg,则不需施用钾肥。在小麦生长到了中后期,可以200g磷酸二氢钾兑50kg水实现叶面喷施,以达到增加千粒重和防止干热风双重目标。最后,对于微量元素不足或缺乏的区域,每亩底肥一般施用1.5~2.5kg的磷酸锌、2~3kg的硫酸锰,拌土拌沙并均匀施用。在拌种环节,1kg小麦用硫酸锰或硫酸锌4kg。

5结束语

小麦高产栽培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更多重视土壤肥料管理工作,可以采用相关管理技术,结合小麦生长发育状况和土壤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判断,及时发现现有土壤肥料管理技术存在问题,采用相关措施有效改进和优化,提高土壤肥料管理技术应用质量,促进小麦健康迅速生长,实现高产目标,同时保证小麦品质。

参考文献

[1]王娟.小麦高产稳产的肥水管理方法探讨[J].南方农业,2018,12(30):29.

[2]杨世杰,沈新磊,王锐.漯河市小麦高产栽培要点[J].河南农业,2018(1):43.

[3]惠晓丽,马清霞,王朝辉,等.基于旱地小麦高产优质的氮肥用量优化[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0(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