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复习课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复习课的应用

王飞

淮北市杜集区张庄中学  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

【摘要】初中化学复习课是对学生所学化学知识的一种总结和延伸,学生通过复习可以使个人原先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其也能在这一复习环节拓宽个人的知识面,推动个人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框架,并且在复习过程中夯实个人的化学理论基础,提高个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化学综合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辅助工具,能够为学生探究化学知识、挖掘化学原理提供一定助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化学;复习策略

本文将着重介绍教师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创新初中化学复习课,以期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其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学生提高化学整体学习效率。

一、思维导图应用在初中化学复习课的现状分析

作为一种能够帮助人们更为简单便捷地辅助记忆的结构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于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到目前为止,部分教师没有创新个人的化学教学思维,没有意识到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学生关于这门课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难以建立,他们在较为零散复杂的化学知识学习中也难以建立起相关知识间的关系架构。在这样较为模糊的学习体验中,学生的思路容易被打乱、概念容易混淆,学习效率也难以提高,化学核心素养更难以得到培养。加之思维导图对部分学生而言较为陌生,如果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那么其化学复习过程极为枯燥,学生在大量的习题和知识背诵过程中也容易心情焦虑、记忆困难,个人的理解分析能力也增长缓慢。同时,由于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以具象学习思维为主,其需要通过将个人学习思维可视化的过程查找到个人的学习薄弱之处,从而能够在构建个人知识框架的过程中,激发个人的学习兴趣,进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初中化学复习的潜能。加之部分教师在传统的复习课堂中过于强调个人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之间也缺乏一定的合作交流,容易在课堂过程中重复机械的模仿和操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长此以往,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必定沉闷和压抑,这也影响了学生参与意识的激发,导致初中化学复习课陷入低效率、高能耗的怪圈中。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对初中化学复习课的重要性

在学生复习化学知识时,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练习与实际应用,推动学生在应用过程中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发展化学思维、提升化学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回顾旧知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学生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也是初中化学复习的主要目标,教师应积极探索如何进行相关思维导图渗透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奇妙及化学的奥秘所在。首先,思维导图能够促进学生加快吸收化学知识。学生只有将化学知识吸收内化为个人的理解,才能对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分析,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在学习新知后及时巩固,模糊了相关的化学概念,因而个人的实践分析能力不高,而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为清晰地厘清相关物质知识之间的关系,提高个人的化学理解能力。其次,由于初中化学知识对学生而言比较零散,思维导图能作为知识的黏合剂,帮助学生将隐性的、不容易发掘的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显现出来,学生也能通过思维导图构建起相关的化学知识框架,加深个人对化学知识的系统化了解。最后,化学思维导图也能检验学生能否熟练运用化学知识。学生进行初中化学学习的根本目的便是将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学以致用,而为了切实提升个人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可借由思维导图检验个人是否对初中化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印象,通过勾画、复述等种种与思维导图相关的活动进一步深化个人对初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化学思维意识。同时,学生能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进一步梳理结构要点,提高复习效果。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应用的教学策略

(一)思维启发,形成化学整理意识

纷繁复杂的化学知识点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如果教师只关注学生如何消化这些知识,忽略学生如何整合这些知识,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没有任何逻辑,学习记忆也毫无头绪。可见,教师需要借由思维导图整合相关的化学知识,并且利用相关的思维导图整合意识推动学生复习新旧知识,激发个人良好的联想与创造能力。此时,学生也能激发个人的化学整合思维,将各种零散的化学知识、学习资源融合成个人所能理解的知识系统,从而养成科学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问题导学,把握化学核心概念

只有学生通过个人不断地反思和分析,并且在实践后进行总结,其初中化学知识体系才能得以更新。为了帮助学生把握化学的核心概念,教师除了要关注相关知识的传授讲解,还需要利用多个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激发个人的思维导图应用意识。教师要通过问题导学的形式,充分将知识点和问题引导相结合,从而让学生明白化学知识学习的真谛,并进行由浅入深的探究学习。比如,在第二章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氧气的基本性质及其概念,并且通过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由于这节课主要是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推测分析,因此在复习环节,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所得出的实验现象进行异同点的归纳分析和总结。学生在此过程中需要借由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回忆起在实验操作中的步骤。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怎样检验一瓶氧气?”学生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回答:可以利用木条复燃的现象进行检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其构建思维导图,并引导其将相应的答案填在思维导图的框架中。此后,教师可再提问:“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不同?”学生翻阅个人的学习笔记后进而补充思维导图,从而形成较为连贯的知识印象,也能回答教师相关的异同点。

(三)同化学习,增强化学整合能力

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化学习。由于初中化学的知识点对学生而言较为零散杂乱,如果学生不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行整合复习,那么他们对知识点的认知理解将不够全面,思维发展也不够深入。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中需要发挥学生的联想记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同化学习。学生也能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类比和联想,拓展个人的化学学习思维,进行良好的探究分析。

(四)巩固复习,深化化学分析体验

要提高化学复习的质量,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极为便利的条件,学生能够利用思维导图,有效梳理归纳相关化学知识,从而提高个人知识分析和整理能力。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对核心观念的知识薄弱环节的实践训练,帮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学习,并且按照个人的思维特点与自己熟悉的知识点进行联结,并且在知识思维导图架构的过程中做到科学记忆,从而使碎片化的知识变得更富有条理和科学。

【参考文献】

[1]杨运.思维导图在九年级化学实验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21.DOI:10.27684/d.cnki.gxndx.2021.003789.

[2]范满媛.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1.DOI:10.27328/d.cnki.gshsc.2021.000565.

[3]沈虹.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的运用[J].智力,2021(10):107-108.

[4]周权.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的运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