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铭

身份证:210882198806170038辽宁省营口市115100

摘 要: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我国现代科技的基础技术之一,与国家经济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不仅如此,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与普通人的实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发展历程较为艰辛,进步是主旋律,发展前景一片光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气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相关技术应用,重点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助力其技术更新。

关键词:电气工业;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自动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热词,自动化被称为现代化世界的重要支撑,它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作为一门电器领域的新兴学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从电灯开关的设计到高铁、航空飞机的研究,随处可见电气自动化的身影。由于人们的生活生产离不开电能,电气自动化和现代社会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其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电气从业人员加强技术创新,完善相关体系,缩小差距。本文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定义入手,分析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多角度研究电气自动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转型升级,用创新打开市场,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1什么是电气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的全称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电气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的领域有电子电力技术、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技术等,是我国许多高校重点开设的工科专业。电气自动化是一门交叉学科,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其发展相对成熟。广泛应用在我国的工农业、国防等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电信号和电气控制,包括强弱电结合、硬件与软件结合等,所要学习的知识面较广,如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由于其应用领域广泛,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吸引了大批学生报考学习相关专业,促进电气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2.1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应用标准统一,应用范围广泛是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一大突出特点。我国地域辽阔,人口量巨大,对于电能的需求也相对较高。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包括交通、建筑、供热、变电站等,涉及多个类型的电气系统。相较于传统的电气技术,工作效率有明显提升,电力成本也有显著降低。针对其应用范围广泛,使用人口较多的特点,我国政府专门出台了一系列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标准,确保其使用的规范化。电气行业内也有较高的行业标准,督促相关企业高质量生产机器设备,降低后期运维管理成本。统一的应用标准使企业间的数据、资源共享更加便捷,大国工匠精神也极大地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更新升级。

与信息技术结合,管理便捷是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另一大突出特点。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都有所涉及。为了便捷电气工程的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合理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借助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规划系统结构,提高电气工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确保系统的平稳运行,综合提升电气工程的质量。自动化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控和机器自动操作,避免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错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成本,增加企业的收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2.2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存在的不足

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是行业个性化特点不突出,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行业比较广泛,各行各业使用的标准不同,需要根据行业特点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根据目前研究结果显示,现有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虽然传输数据比较快,但是系统不能根据不同公司的实际需求做出调整,个性化特点不突出,不能保证不同企业信息的高效传递。在人员方面,电气自动化技术涉及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需要相关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相关企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高校在培养学生时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的操作能力不达标,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其次是资金需求较大,资源利用率不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引进成本相对较高,还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更新,招聘新的员工并进行培训,总成本较高,一些小型企业的现有资金无法供应相关系统搭建,限制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长远发展。加上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部分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变压器、无功补偿装备选用不合理,出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谐波污染等问题,损害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严重影响企业的收益。

3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长期发展战略分析

3.1 完善相关平台系统,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长期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突出相关技术应用在不同行业的个性特点,结合企业需求,优化设计思路,搭建更加完善的平台和系统,使数据传输更有针对性,保证信息安全,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例如在电气设备的生产过程中,能有效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遥感监控设备,灵活调整机器的规格型号,降低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在差异化建设自动化系统的同时也要统一标准,便捷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企业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与相关高校合作,明确提出自己的要求,利用生产场地和机器设备,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成为复合型人才。企业也要加大现有员工的培训力度,促进员工素质的提升,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

3.2 加强环保技术创新,拓宽技术使用范围

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企业应从多个角度入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综合整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在建设初期,要借助计算机软件模拟多次调试,确定变压器的最佳电压,选用合适的无功补偿装备,提升电能的转化率,节能减排。重视谐波污染的问题,重视电气设备的功能整合,优化相关线路设计,配备专业的运维人员,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企业要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在更多领域推广相关技术,从成本控制和提升收益着眼,拓宽其使用范围,更好地服务于各行各业。

结束语

本文着眼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含义,从优势和不足两方面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个性化、人员素质、资源利用等问题,预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长期发展趋势,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升级,助力电气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锡双.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2,No.501(13):89-91.

[2]刘宇航.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01):77-79.

[3]汤逸夫.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市场,2022,No.1131(32):76-78.

作者简介:

姓名:刘铭(1988.06 ),性别:男,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