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叶光毅

浙江吉瑞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

摘要:土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需要及时对设计观念和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改革与优化。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需要科学合理地对施工技术进行选择,保证技术与结构设计方案相匹配,在施工阶段,要全面落实结构设计方案,更好地保证设计方案与技术之间的协调性,掌握技术要点,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

前言

土木工程其实是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包括工程的勘察设计阶段,建造阶段,工程建设后投入使用的阶段,工程使用中的维护阶段,可以说土木工程贯穿了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土木工程包括的范围很广,桥梁道路、公路市政、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都属于土木工程的范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涉及工程的建设,都离不开土木工程的建造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土木工程的建设技术应用直接会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进度,以及工程建设的品质,对土木工程建设过程进行技术革新,会使工程建设的整体周期更加的合理,工程建设的工序更加的顺畅,进而为工程建设的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要点

1.1优化构造,确保结构计算的科学有效

由于建筑结构类型的不一,所以实际运用到的构造方法同样存在着差异,比如刚度均匀的多层建筑,一般情况下会采取底部剪力法;而对于底层框架结构建筑而言,由于其厚度相对而言较薄,因而在具体的设计时,要充分分析变形现象,所以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双保险计算手段,而不会选择使用框架抗震墙加以相应的计算。这是由于框架刚度是不会出现折减现象的,但考虑到抗震墙会有相应的折减问题,因而不可使用单向板计算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应用双向板查表加以具体的计算时,应当注重材料泊松比所带来的影响,不然,倘若未就跨中弯矩未进行相应的调整,可能会使计算值比实际的偏小。

1.2创新建筑结构设计方式

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应当摒弃传统设计中的不足以及弊端,并增强软件开发率,以便于增强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恰当性。此外,也需要不断完善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对安全,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需要强化计算机技术的使用率,借助于高科技开发出先进的设计软件,并为其制定相关的规范措施,以便于增强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1.3重视环境污染问题

绿色建筑理念逐步兴起,绿色能源问题现在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这也促使建筑的发展潮流朝绿色节能的新能源利用方向发展。在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阶段,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此因素。比如可以从建筑体型设计要科学合理地对建筑结构遮阳设计、节能墙体的设计、利用太阳能技术、充分利用地热能、充分利用风能等方面考虑。

1.4将工程建设技术与管理进行适当的创新

在工程未正式进场,规划设计的阶段,要充分进行技术的创新,联合建设、地勘、设计、施工相关部门进入现场,对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地下的水电线路,地质进行综合的分析,设计单位依据地质部门给出了实际数据,同时建设单位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对工程建造的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几部门联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设计单位根据各部门提出的意见,对工程建设进行设计出图,可以使工程建设更加的合理,建设的品质也会更有技术的保障。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基础施工技术

基础工程施工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占据重要位置,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了极大程度的影响。在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方案要求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完成放线作业后,做好详细检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打桩施工期间,要求人员注重打桩机的准确性,打桩后严格按照制度和规范的要求完成测桩处理。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务必高度重视基坑施工,组织垫层施工,之后搭建模板,按照工程施工要求砌砖。

2.2主体结构施工

1)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中,在轴线投测的过程中,应充分保证投测的准确性。基于工程方案搭建模板,以标高控制点为基础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按照要求搭建柱模后,需搭建梁模。如按照要求完成模板施工,则要做到及时检查。在搭设模板时,为提升模板施工的质量,需要科学设置施工的流水区段,尽量减少模板用量,以缩减工程施工成本,加强工程项目施工的经济性。

2)钢筋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期间,钢筋施工是不可忽视的施工环节,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依据工程设计的要求绘制施工图纸是工程建设前应完成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工程施工前,还要综合分析工程的施工图纸,了解工程的工序,掌握不同部位使用的钢筋型号,基于方案设计完成钢筋加工和模板搭设。完成各项工作后,可采取有效方式绑扎钢筋,按照工程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钢筋规格的基本需求,在施工现场完成钢筋加工,从而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缩短工程的施工周期。在钢筋施工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据国家出台的技术标准完成工程施工,以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和科学性,改善施工水平。

3)混凝土施工技术

工程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参照工程建设的要求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制定完善的混凝土配比方案,且优化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依据方案要求拌制原材料。完成混凝土拌制后,立即将材料输送至施工现场。在施工中,不同部位的施工建设对配合比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要结合不同的工序确定材料的配合比。送至施工现场且通质量检验后,方可组织混凝土浇筑施工,随后按照既定要求振捣混凝土,且在12小时内完成混凝土润湿养护处理。在混凝土施工阶段,需充分保证混凝土的粘合性满足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要求,在混凝土中不得随意加水,要确保材料强度可以高度满足工程施工的各项要求。

2.3屋面施工技术

1)平屋顶的施工,在檐部施工中,女儿墙的高度应当适中,以优化结的抗震性能,如无法满足抗震设计标准,则可采取加锚固定措施。加气混凝土和粉煤灰等材料是较为常见的材料。除此之外,压顶工作也不容忽视,宽度要大于墙体的厚度,且结构呈内低外高的形式分布。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排水设计。2)坡屋顶的施工,坡屋顶施工中,施工的主要内容分为木屋架设置和屋面构造两个环节。木屋架设置应高度满足房屋整体布局的要求,且严格控制间距。如需设置走廊,则可将其作为中部支点。此外,为加强屋架的稳定性,还要合理设置剪刀撑,根据其跨度确定垂直撑的数量。屋面在屋顶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与房屋的结构质量息息相关。工作人员先要在擦条上设置望板,使望板接头处于擦条之上,之后铺设油毡层,以热沥青粘合,挂瓦条通常设置于顺水条的上方,且与其保持垂直关系,注重加固的质量。

2.4完善高层建筑主体架构施工

高层建筑主体框架结构施工在建筑工程建设和施工中占据重要位置。工程施工期间,应高度重视浇筑作业、预制梁和楼板施工。建筑主体框架结构能够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施工人员需基于现浇筑、预制梁及楼板框架展开施工技术,依据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要求做好施工作业,从而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水平。

结束语

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十分关键,二者的默契配合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建筑企业必须全方位学习和借鉴先进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融入更加完备的设计理念,组织工作人员参与专业培训,注重屋面施工技术,以此促进整体工程的顺利竣工,加快建筑行业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郭精精.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阐释[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05):156.

[2]高利红,苏传解.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阐释[J].绿色环保建材,2019(8).

[3]符诗进.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阐释[J].风景名胜,2019.

[4]喻颜.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J].新商务周刊,2019,000(007):P.24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