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规划建设及城市规划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浅谈城市规划建设及城市规划管理

王燕楠

身份证:210204198806236760

摘要: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不断摸索出一套适合城市自身发展的规划管理新模式,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城市的整体功能,不断实现城市的科学、和谐、全面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对于城市建设就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规划管理

1、城市规划的具体概念

人们一般都会在一定时间内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开展科学、严谨地规划论证并进行有效的实现,让这个城市的性质、规模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得到有效的明确,然后对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以此实现让城市中空间布局、建设部署和具体安排之间的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这整个环节我们将其称之为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慢慢发展起来的,现代城市进行规划活动属于社会改良活动范围内,它是政府行为和工程技术的有效结合, 且在城市的长期运营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城市属于客观现象、规划属于意识表述,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整理可以更好地促进人们对城市规划的认识。

2、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没有理顺规划体系中不同层级的关系

城市规划还处于从战略性到策略性层面的阶段,编制内容缺少宏观尺度,规划体系缺少确定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难以清晰界定,规划设计的战略性问题被弱化,对法定规划的理解偏差约束了城市规划功能的发挥。

2.2历史文物古迹保护的力度不够

在一些城市往往有许多历史遗留的街区,这些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的标志,但随着城市的规划建设,一些历史街区已经失去了它本来面目,甚至彻底消失。历史文物古迹对于体现城市文化品位,增强游客和投资者的吸引力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2.3规划理念落后

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注重短期利益,关注城市规模,缺乏对近期建设规划的重视和对小城市小城镇的关注,盲目追求终极蓝图,导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丧失。同时在技术体系方面,技术方法落后,缺乏与公共政策的衔接,盲目关注内容,缺乏战略性和政策性,控规指标缺乏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众参与体系不健全,甚至规划执法不严,造成自由裁量权过大。

2.4规划管理不到位

规划管理透明度低,滥用权力进行随意的建设,城市规划中缺少多级监督举报体系的建设,城市规划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不能胜任规划后管理岗位的要求,由于缺乏通畅的管理机制,对于违章建筑不能有效地予以制止,造成一些不符合规划审批条件建设的出现,导致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现象时有发生。

3、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的建议

3.1加强规划管理力度

为了能够让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建部门应当要具备超前、科学的规划意识,坚持正确的规划路线,严谨结合城市本土生态、地域条件,明确城市未来的发展定位,区分城市各区的功能,做好城市的整体规划,杜绝城市间生搬硬套、照搬模仿。由于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因此,需要设计部门以城市地域条件、本土发展为基础,认真设计论证,运营过程中逐步优化调整,加强规划的管理力度。

在城市运营实际情况中,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规划管理力度:第一,坚持规划原则,保证城市建设按照规划方案有序展开。第二,不断完善城市规划监督管理原则,保证规划方案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满足实际发展需求。第三,制定合理的规划建设体系,在执行规划方案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工作重点,合理分配现有资源,不断完善各个区域的功能。

3.2对规划理念进行创新,建立健全的规划管理模式

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不能对强制性指标进行随意的改变,在开放规划编制与市场设计规划的前提下,对市场体制进行合理的运用,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操作力度,让规划管理的行政执法程序更加的完善、更加的具体,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违法处罚管理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再次出现随意改变规划方案的现象,还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制与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的监督举报管理体系,这样可以对违章建筑、违法用地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建设的整个过程关系密切,想要对城市规划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违规、违法建设,就一定要创新规划理念,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杜绝城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

3.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城市规划的基础,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严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严格限制施工企业,促进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实现城市规划目标。在具体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合理规划城市路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各个区域能够顺畅衔接,城市也能够正常运行。二是增加绿化工程和面积。通过增加绿化工程的数量和面积,改善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最后,要完善城市配套娱乐休闲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城市后期的管理更加方便,城市功能得以完善,从而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合理性。

3.4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城市中各种功能要素的合理布局,科学发展,并能够充分的发挥这些布局的相互促进、科学融合作用,从而使城市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一定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制定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规范,同时还要使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杜绝城市间生搬硬套、照搬模仿,切不可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而忽视了城市的整体效益,协调好各方面的因素,确保规划和建设的相互顺利和谐发展。

3.5城市规划要与区域发展相结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做好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进行统筹安排。从区域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城镇乡村的协调发展,明确城镇的职能分工,引导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以结合城市长期规划发展的需求形成城乡规划优势互利。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施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严格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城市建筑与城市规划管理,可以这样来理解:建筑是实现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反过来说,城市规划是城市各项建设工程设计以及建筑管理的主要依据。在城市规划管理的指导下,建筑必须正确的坚持好规划的原则,并按照详细的规划内容以及要求,审查批准各项建设工程的施工工序,从而使得城市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展现出有计划、有步骤的,建成欣欣向荣的全新面容。使新型的社会主义城市能够真正的体现出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生活服务的建设总方针。

参考文献:

[1]周添甜.浅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01)117.

[2]郭彦梅.浅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J].科学技术创新,2017(20)156-157.

[3]翟剑辉,吕文苑.城市规划管理应用体系建设及措施分析[J].居业,2020(02):168+170.

[4]张伟伟.浅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管理[J].居舍,20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