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筑外立面设计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探索建筑外立面设计路径

钱多多1 ,宋鑫2 

1身份证:220103198605081221

2身份证:220102198507024024

摘要:在现阶段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背景下,城市化进程速率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大幅提高,这就使得人们的关注重点逐渐转移到文化生活领域之中。建筑与人们的实际生活与工作有着紧密关联,而建筑的装饰在为人们带来美观性的同时,也会影响周边环境。因此,人们对于建筑形象提出了更加严苛的标准,建筑外立面将环境、艺术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其不单单可以有效美化城市环境,也可以为人们带来视觉冲击。因此,应该做好外立面设计工作。

关键词:外立面;设计;分析

引言

将审美性以及文化性作为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整体格调、地区文化环境、自然特点等,实现建筑的外立面设计。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设计师应该秉持地域性原则与时代性原则,合理规划建筑外立面,为人们带来美观的视觉感受,提高建筑整体构造设计成效,实现建筑与城市整体形象相契合。本文对于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原则、模式等展开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应人员提供建议与思路。

1、建筑外立面设计基础原则

1.1地域性原则

在设计工作进程中,设计人员应该秉持着地域性原则,也就是应该最大程度借助当地区域中所具备的资源特色,凸显出地区优势,将自然环境元素为基础,提高地方特点,实现建筑的设计可以更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归属感[1]

1.2时代性原则

外立面设计工作的开展与进行,还应该遵守时代特点,也就是需要设计人员将时代环境特点作为基础,在此前提下展开设计工作,最大程度引进与应用传统中典型要素,经由将传统与现代化两者的有机融合,切实发挥出内在本质精神与外在表露元素,从而更加直观全面地显现出建筑所具备的文化特点,保障建筑设计质量的提高。

1.3大众性原则

设计人员还应该遵守大众性原则,也就是应该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将广大群众的审美特点与理念追求作为首要考虑的内容,同时依据人们实际生活中的习惯与经验,实现所设计出来的外立面可以获取人们的认同。同时在实际的设计工作开展进程中,工作人员还应该实现设计可以整体显现出时代环境特点、文化特点以及技术特点,将这些内容全部妥善考虑以后再进行设计,凸显出设计的实效性与独特特色。

1.4总体性原则

在实际的设计进程之中,设计人员应该重视确保设计工作满足建筑原本构造,于此同时还应该与周边环境格调保持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在建筑群体设计工作之中,设计应该将建筑的规划作为整体管控,经由确保外立面设计颜色等方面与整体标准相一致,从而实现外立面设计与城市环境特点之间保持协调[2]

2、外立面设计模式

2.1装饰性细部设计

在设计工作进程中,通常状况下,设计人员会引进与使用一部分具有装饰作用的构件,将其作为主要设计内容,在建筑整体格调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构件图案来作为局部设计的装饰手段,为整体设计工作灌注进全新的活力与视觉冲击元素,经由此来推动外立面设计所具备的内在含义以及丰富层次。并且经由使用装饰构件,还可以有效传输出多种层次含义,也就是具备造型美学意义以及内化后的深刻文化意义。

2.2构造性细部设计

在构造性设计工作进程之中,主要是对于建筑所具备的功能特点、整体构造模式等进行的设计工作。实际经由借助建筑语言,来将建筑构造之中存有的潜在美观性与力量性显现出来,从而提高建筑物为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提高建筑物整体表现出来的艺术美学。同时在建筑造型形成中,可以更加妥帖自然地来体现建筑构造,更加有效地符合人们对于视觉方面的追求与心理需要。并且经由对建筑造型展开细部设计,可以实现外立面颜色搭配、光与影的结合更加科学,更加全面地显现出建筑物所具备的尺寸感。相关人员在展开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应该将艺术手段与写实手法相互融合在一起,同时将实际环境特点作为前提,将艺术加工作为点缀,从而更好地提高建筑美观,展现出一种虚实结合的逻辑特性,为人们带来具备美学意义的建筑。

3、建筑外立面设计规律

3.1比例

建筑整体所散发出来的美感与为人们带来视觉冲击,并不是来自于大片装饰的堆砌,而是体现在建筑与立面线条比例关系之间的科学融合。在设计进程中,工作人员应该认识到局部对于整体的尺寸追求,是应该根据功能需要来科学整改的。设计师在实际的设计中发觉比例,在里面设计中找寻出占据控制核心的因素。为了探求最优异的比值,设计工作者应该反复钻研每一个位置的宽窄、长短、平面范围等。需要提高关注与重视的是,不一样构造系统以及不一样构造材料的使用,最终所获取的基础比值也是具备较大差异的,构造要求不能强加给算术比值系统[3]

3.2尺度

所谓尺度,也就是在不相同的空间犯错之中,建筑物整体以及组成元素为人们带来的体验与感官,是建筑带给人们的大小印象以及实际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设计工作进程中,设计师不能单单重视建筑自身里面造型的创设,而是应该秉持人本理念,站在人们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最大程度考虑人们的观察特点、视距、视角等,从而在宏观角度出发,实现建筑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优良的尺度感系统。

3.3秩序

在立面设计进程之中,点属于统一性的静态元素,窗洞以及线条的交汇处,都可以成为立面设计之中的点,在视觉方面具备收敛性以及统一向心性。线则具备虚线以及实线这两种模式,其都具备一定的相关联、指向性以及支撑性作用。面作为与线条交互或者平行排列,都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壁,其作为空间的基础与前提,也是整体的构成。相互联系的连续面,打造出不相同的立面,同时也是点与线走向整体造型的关键媒介。

4、设计要点

4.1外立面设计艺术元素

设计进程中的艺术元素,具备区域环境生态情况、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生活特色。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一来应该最大程度达成建筑在整体造型方面、建筑为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方面的美观性。二来,应该在人文思想以及精神理念上着眼,切实提高建筑外观设计之中所散发出来的文化色彩与韵味。首先,艺术元素具备色彩搭配,不相同的色彩所体现出的情绪也是各不相同的,科学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有效为建筑整体增加情趣。最后,艺术元素具备了外立面的组成线条,设计工作人员使用长短不同、形状不同的线条,体现出动态性的美观特点,例如简单婉约、现代朋克等。

4.2对称均衡

外立面设计工作所具备的对称性,就是应该将某一个线条作为中心轴,从而形成上下左右各个形体上的匀称布局,从而实现统一整齐的和谐美感。而对于对称均衡而言,也可以将其看作成为对称的另一种名称。在外立面设计时,应该最大程度合理使用对应等量的不等性,在形式方面来看不一定必须要保证对称,但是必须应该确保建筑外立面设计工作,在分量方面的均等特点,这样才可以有效达成优良的审美成效与美观性。

5、结束语

对于建筑整体来说,外立面作为其整体风格成型的关键构成,经由展开科学设计工作,可以对建筑风格有效优化,提高建筑为人们带来的视觉美感,提高艺术格调。作为设计工作者,应该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创新设计模式,提高建筑设计质量。本篇文章环绕建筑外立面设计工作展开了分析研究,笔者先说明了外立面设计所需要遵守的原则,有时代性原则、大众性原则等,之后说明了外立面设计的模式,以及外立面设计工作需要秉持的规则。最后分析了外立面设计的要点,有对称均衡以及艺术元素。希望在本文的研讨下,可以为相应设计者提供建议,并为我国建筑领域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肖敏,杜思达,张云艳,李翰宇.基于红外热像法的城镇老旧小区既有建筑外立面检测方法[J].中外建筑,2022(04):96-99.DOI:10.19940/j.cnki.1008-0422.2022.04.017.

[2]姚培军,尹燕运.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全站仪技术的外立面测量方法[J].岩土工程技术,2022,36(02):156-159.

[3]张孝春,程章昆,吴斌斌,陈钦佩.建筑倾斜外立面火溢流沿程温度分布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2,41(03):33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