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对环境管理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试析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对环境管理的意义

姜文平

镇江市扬中生态环境局,212200

摘要:排污许可制度在我国已经实施多年,为了进一步强化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效性,相关部门不断的对排污许可制度进行优化与完善,使其与当前的实际污染管理需求相符。本文围绕排污许可制度下的环境管理工作展开讨论,首先概述了排污许可制度,之后详细分析了排污许可制度下环境管理的重要意义,最后给出了排污许可制度下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排污许可;制度;环境管理;意义;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在人们生产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为了维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采取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强化环境保护的效果。

1排污许可制度概述

排污许可制又称污染物排放控制许可制,是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污染物排放行为进行基础性管理的制度。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1)预防为主

人们需要意识到当前的经济形势,明确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获得主动权,做好预防。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积极采取各项防护手段,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在降低旧污染危害的同时,减少新污染发生。在执行预防原则时,企业可以将预防与治理结合,以防治为主要管控手段,提升预防工作的开展效果。

(2)环境责任

环境责任主要是指发生环境污染问题时,相关责任主体应承担的责任。相关调查显示,由政府部门承担环境污染治理的全部责任并不合理,不利于环境管控工作的开展。在企业日常运营时,应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有效处理,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征收税费等方式对其进行监管。

(3)公众参与

每一名公民都有环境保护的权利与义务,应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帮助广大公民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提升公众参与的效果。

2排污许可制度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2.1激发企业开展污染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污染物排放,是落实排污许可制的基础。如果在许可制度规定范围内,企业未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排污处理,存在违法排放污染物等行为,依法不仅需要停业整改,甚至可能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为此,企业应严格按照许可制度的要求,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按照许可制度的要求,如实申报企业的排污情况,如未如实上报,存在瞒报或漏报情况,企业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企业在排污许可申请时,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详细说明污染物的排放类型、位置等信息,在相关部门审查后,获得排污许可。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是一种自证守法的有效手段,在制度中明确规定了企业应按照许可制度要求,进行污染物排放,不得超标或违法排放未申请的污染物,同时,企业需要定期对本单位的污染排放情况进行上报,环境部门通过披露监管等方式,帮助企业强化日常运营过程中对污染物排放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企业开展污染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2.2利于企业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首先,在本制度中明确规定了企业需承担的污染排放管理责任,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环保问题,按照申请内容进行污染物排放,避免因违法排污而导致企业承担违法责任,受到环保部门的处罚,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其次,在许可制度背景下,企业的排污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传统的被动治理逐渐转变为主动治理,由事后治理转变为事前预防;最后,帮助企业落实各项环保责任,在许可制度的约束下,企业的生产、运营、环保管控等环节紧密联系,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的环保责任,环保管控体系更加完善。

3排污许可制度下环境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内部监管

首先,企业应摆正自身的位置,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或地方条例,分析企业运营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按照评测结果,确定企业环境管理的强度,并结合排污许可证的申请资质及核发技术规范标准,拟定可达到、可执行、可落实环境管理强度目标的内部监管方案。如果该方案经环境管理部门审批,确认符合排污许可证的申请标准,企业在未来的运营管理中,应依据方案要求进行内部监管。为了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性,管理人员在对方案进行编制时,应全方位考虑企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制定健全、合理的监管措施,全面落实监管方案的内容,确保企业环境管理模式及布局的合理性,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化害为利。其次,企业在环境管理的过程中,除加大内部监管方案的落实力度外,还应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向员工科普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员工法律意识的同时,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让员工积极的开展各项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对企业运营资源的充分利用,从根源上降低污染问题,推动企业的绿色发展。员工是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落实者,企业应注重员工的个人感受,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的基础上,完善员工升职晋升渠道,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做到“能者多得”,激励员工不断学习、进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为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最后,企业应定期对环境管理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分析评估结果,判定内部监督管理方案的可行性与执行效果,确保内部监督管理方案的合理性。

3.2革新组织机构

环境保护属于一项长期性的公益投资,见效慢、耗时长,为了保障环境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效率,企业应依据许可制度的规定,对内部组织机构进行升级、优化,设立专门的环境监测部门,聘请专业的技术人才对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实时的管理与监测。然而,部分企业在实际的运营管理中,为了提升自身的利益,未设立专门的环境监测部门,导致环境管理工作浮于表面,成为面子工程。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请求外援,通过与第三方监测机构的合作,获得所需的环境管理监测数据,依据监测数据开展对应的环境保护工作,并指派专人与第三方监测机构合作开展环境监测工作,落实环境保护工作,相比于设立环境监测部门,这种管理模式能够为企业节约管理成本,提升企业运营的收益。

3.3落实环境管理的责任

部分企业的日常运营中,环境管理工作主要由专门的部门负责,其他员工认为环保工作和自身没有关系,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环保工作是每一名员工的责任,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为此,企业应将环保责任落实到个人。企业应构建详细的责任划分体系,将可能会影响环境的污染因素汇入划分体系中,按照组织架构对责任进行细化,并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进行补充,确保环境管理责任的充分落实。同时,企业应制定考核制度,考核员工环境管理任务的完成情况,按照考核结果,给予员工奖励与处罚,借助考核制度激发员工的责任感。

4结语

综上所述,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我国环境治理工作的指明灯,企业只有贯彻落实许可制度的内容,才能从根源上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为此,企业应深刻认识到许可管理制度在环境管理中的意义,通过加强内部监管、革新组织机构以及落实管理责任等手段,提升环境管理的效果,助力排污许可制度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王然.浅析排污许可制度下的环境管理[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5):157-159.

[2]刘云,阮兵军,吕玉新. 浅析企业在排污许可后的环境管理工作[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30):143-145.

[3]薛鹏程.基于排污许可制的环境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环球市场,2021,(19):317.

[4]严淑琴,黄雅婧.排污许可制核心下各环境管理平台衔接探讨[J].包装世界,2021,000(008):70.

[5]林丽珊.论基于排污许可制度的工业企业环境管理[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1,(5):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