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水产养殖中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

          ,吴谢强

身份证号码:342529199306300032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水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水产品的品质,成为了水产品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在此过程中,生态养殖技术也不容忽略。本论文以已有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并以自己在水产养殖方面的经历为基础,对其进行了剖析。首先文章对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在实践中的运用,给出了一些相关的意见。

关键词:水产养殖;生态养殖;应用;质量

引言

  水产是人们的主要生活必需品,随着人们对卫生保健的认识不断提高,人们对其品质与安全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受到诸多的原因,比如在传统的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的原因,存在着许多的食物安全问题,如药物残留,重金属污染等,使得水产品的品质变得不稳定。在此背景下,可有效降低农药残留量,从源头上消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等品质问题,为保障鱼类的品质与安全性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在理论上,将生态养殖技术更好地运用到水产养殖中,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1 生态养殖技术概况

生态养殖技术是以对水产生长所需要的生态环境为依据,以各种水产的生长发育特征为依据,构建出与之相适应的所需要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从而构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并可以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交互,在饲养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药物及饲料的用量。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水产养殖相比,生态养殖技术与常规养殖技术有很大的不同。

生态养殖技术主要关注的是对水产的饲养质量,它利用了一个虚拟的生态环境,让各种水产都在一个虚拟的生态条件下成长,而且还会对药物和饲料的用量进行很大的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各种水产的品质,让其具有更强的优越性。然而,在常规的人工饲养中,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饲养的数量,对于各种水产的饲养质量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各种水产在制作的时候,出现了很高的疾病发生率,而且无论是在品质还是味道上都要比普通的野生水产要差得多,跟生态饲养的水产比起来,它们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与常规的饲养方法相比,生态饲养技术在水产的质量等各方面都有着很好的优越性,饲养过程中水产的疾病也会大大减少。

  2 水产养殖中生态养殖技术的运用浅析

  2.1 饲养条件

  (1)选址

对于每一个水产养殖场来说,在运营的时候都要考虑到一个关键的问题,就算是与常规养殖技术相比,生态养殖技术有着很大的优越性,但要将其应用到水产养殖中,也必须要先将其定位在一个特定的地域上。在进行的时候,可以选择现有的水域,也可以采用人为挖掘的方法,不过无论怎样,所选的饲养水域都要接近公路交通设施,方便水产品的日常运输和营销。另外在选址时,还要注意到其所在的区域周围没有任何的污染,周围的土地也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并且还具备很好的保水保肥性能。在选择一个水池,或是在人工挖掘的时候,要对它的承载能力进行准确的测量,从而让它能够更加科学、更加理性地决定出一个饲养的范围和水域的范围。 

 (2)水质调整

  水质调整是将其用于水产养殖的一个关键步骤,在对其进行调控时,不仅要对自然条件下的水体特征进行仿真,还要结合养殖地区的实际需求,对其进行精准的控制。并针对各种鱼类的生长发育需求,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在这个环节中要做好如下工作:首先,在进行养殖前,要对堂口区域进行有效的杀菌,在水质调控方式上,要尽可能地采用生物法来调控,要合理地利用各种微生物来达到调控的目的。第二,在放置真菌或者水生植物的时候,可以模仿自然界中的水中的质量,在放置真菌的时候,要按照所饲养的鱼类的品种来挑选,并且要对水生植物的数量和品种进行严格的限制,并且要遵循“适量放置”的原则,真菌的选取要以水的具体的质量为基础,并要注意对水的质量和氧气含量的影响,所选用的真菌要与周围的自然界中存在的真菌相匹配,并且要对真菌的数目进行严格的限制。自然,在水产饲养的时候,还应当对水体进行周期性的监测,一旦监测到水体中的水体有问题,就要立即对水体进行调整,因此,水体的调控是一个贯穿于水体中的全过程的整体。

  2.2 饵料的选用

  在水产养殖业中,由于单一依靠自然界中的多种微生物,很难保证不同品种的鱼类的正常生长发育,而由于饵料的选用不合理,则会造成水质的严重污染,严重地降低了鱼类的产量和品质。从生态饲养技术的观点来说,在饲料品种的选取上,要以绿色、环保为主,所选用的原料不能添加任何的抗生素和化学性的荷尔蒙,饲料的投入量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由于是在人工的条件下进行的,其人工饲养的密度和常规饲养的密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饲养过程中,投喂的量就会变得很小,主要依赖于饲养水中的细菌。在投入这些食物的时候,还能投入到诸如胡敏酸之类的环境友好型生化药剂。此外,在水族饲养中进行混合饲养,还能达到节省饲养成本的效果。

  2.3 预防和控制疾病

在生态养殖技术的运用中,疾病防控也是一个很大的方面,在病害防控方面,应当以自然生态技术为主要手段,尽可能地少用药剂,在进行具体的疾病防控的时候,要做到如下的几个方面:首先,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控,特别是对水中的各种真菌进行监控,对水中有害菌种的繁衍进行了研究,并对水中有害菌种的繁衍进行了研究。从水产养殖的观点来看,许多疾病都与水环境的改变有关,因此,维持水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

第二,要遵循混合饲养的基本原理,从目前已知的部分水产饲养数据来看,在较为密闭的条件下,单个水产饲养的发病概率更高,而混合饲养的发病概率更低,例如,在密闭的条件下,在混合饲养的同时,可以在饲养过程中,适当地添加一些捕食者,借助捕食者在整个自然环境中的功能,来降低饲养过程中出现的病种数量,从而达到控制各种养殖业疾病扩散的目的。第三,在水中种植适宜的植被,通过植被的高效吸附,减少水中的有害微生物,并且通过植被的日间光合,增加了水中的氧气,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2.4 制订详细的水产生态养殖计划

在水产饲养的进程中,如果要把它运用到水产饲养当中,让它能够在水产饲养中得到实际的运用,而且能够起到期望的效果,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生态饲养技术的基本需求,以水产品的饲养品种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惯为依据,来制订出一套具体的生态饲养方案。在进行大规模的饲养以前,要进行一次比较漫长的生态饲养试验,在此期间可以通过小型的生态饲养,对有关的水质调控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对水域区域进行人为的深度介入,从而对饲养水体与天然水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更多的优化。

特别是对水产品种的选择、饲料的选择等方面,都要在详细的饲养计划中有所反映。当然,在水产饲养过程中,大部分都是使用了天然水体来进行饲养的,但也不能完全否认采用了采用人为挖掘的方法来进行饲养。与天然水域饲养相比,采用人为挖掘的方法来进行饲养,还得经过一个比较长的水质调整与稳定时期,只有这样在对水质进行调控之后,并可以很久的维持着水质的比较稳定,才能展开饲养。

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将生态养殖技术运用到水产养殖中,必须要针对各种养殖类型和养殖条件展开,而养殖户或者养殖企业在运用的时候,制订出一套具体的养殖计划,并把它运用到水产养殖中,然后再按照具体的养殖状况,对养殖计划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从而寻找出一套与该地区的水、土状况相适应的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芬.水产养殖尾水的生态处理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 . 2021(23)

  [2] 韦娟.浅谈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要点[J].科学养鱼. 2021(09)

  [3] 肖霞,赵娟娟.养殖滤食性鱼类对大水面水体净化作用的探讨[J].河南水产 . 2021(03)

  [4]张信. 淡水养殖中的绿色生态养殖技术[J]. 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