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在变电专业化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在变电专业化管理中的应用

李晓龙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科尔沁区供电分公司,内蒙古通辽市028000

摘要:变电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全面性的变电管理工作。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发展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电力企业的变电运维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并有效缓解了当前电力系统运维工作压力过大的问题。如何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提高变电运维工作效率,已经成为困扰电网管理人员的难题。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变电专业化管理;应用

1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概述

所谓变电运维一体化,指的就是供电企业通过运用所有有价值的资源,将电网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以及电网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打造出根据工作内容进行运维管理的生产体系,这是对以往供电企业生产作业形式的全方位改革,可提高变电运行和检修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在工作的协调性、安全性、高效性等方面得以提升,采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模式可将相同部门的成员作为变电运行和检修工作的执行者,最大限度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之下,电网集控中心被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负责进行变电站的日常巡查和维护管理工作,另一部分则负责开展电网监控、调度等工作。通过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可以在同一时间开展设备检查和日常性的维护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变电设备以及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质量,同时还能帮助企业优化人力、物力等资源的配置,实现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提升的目标。

2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主要优势

2.1能够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实施下,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模式的实施是基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背景下,或者说该模式的实施需要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电力企业要想实现该模式,就需要培养一支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这样才能够使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得到提升。

2.2能够提升工作效率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变电运行管理的进一步优化,能够使变电站的操作形式变得更加的简化,并促使操作规程的优化。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冗余环节得以剔除,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管理人员还需要承担巡检以及消除维护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制定维护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日常巡视计划。至于检修试验工作区的工作人员,不是从事一些简单的维护类检修任务,还需负责各种专业化的检修工作,以便将变电运行的故障发生概率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2.3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变电管理工作中,通过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能够使变电运维的值班方式得到优化。对夜间值班人员与节假日值班人员进行精简,并推出“3+1”的这种运维模式,也就是从运维站原先的几个运行班组中抽调工作人员组成维护检修班,然后将其更名为“丁班”,该班组主要是充当运行班的储备力量。在该模式下,运维人员能够全天候待命,即便是在节假日或者夜间,也能够保证充足的运维力量,这样就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时,需要重视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以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

3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原则

3.1安全第一,逐步推进原则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不能贸然实施,必须要在确保电力系统正常工作并满足广大群众用电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考虑到变电运维一体化对电力设备和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电力企业应当尽量选择比较符合该模式实施的部分变电站进行试点,对试点网络进行分析和总结,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为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推广实施奠定基础。

3.2合理引导,激励保障原则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对相关运维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运维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强度,为了消除职工的不良情绪,电力企业必须提高运维人员的福利待遇和薪资水平,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增加对职工的绩效考核,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变电运维一体化对职工提高了新的技能要求,企业需要对相关的运维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让员工能够快速胜任目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并利用有效的激励制度,促进专业技术和能力比较强的职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3.3效率优先、科学管理原则

对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改革,推行新型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其最终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收益。因此,在推行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当中,应当尽量优化生产工作流程,利用科学技术和精细化管理的优势,促进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顺利实施。

4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策略分析

4.1确定可行的管理目标

实施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关键就是设置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电力企业在设定可行的管理目标过程中,应该首先试图改变原操作人员设备巡视和现场操作以及维护的传统生产结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合理的将相应设备巡视和操作进行有机的结合统一。另外,电力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的过程中,也应该对维修操作进行全新的调整,以便进一步标准各级业务集成操作岗位的业务标准,最终为确定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内容起到重要的保障。

4.2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控制和管理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运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控制和管理效果,需要对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合理划分。根据变电运行的实际情况,确定出良好的工作流程,这样能为变电运维的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数据参考和规范标准。同时,还需要对变电运维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变电运维的管理观念进行有效的转变,使用新型的运维管理模式,增强运维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3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安全管理

变电管理工作中使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模式,最为重要的前提是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安全始终是电力工作中的重要保障,在进行变电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安全管理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实施,同时,对电网生产、状态检修以及设备维护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保证其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变电运行的规范化和标准和效果。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可以实施双向渗透,将两方面的工作进行充分的融合,从而为后续的运维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选派专门人员对变电运维管理的工作进行负责,将负责人的业绩和工作效果进行统计和整理,并进行公示,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安全进行。

4.4加强多技能岗位的培训工作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重要参与,对工作人员进行多技能的岗位培训工作,增强运维人员自身的知识理论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首先,按照变电运维管理开展的实际状况,拟定专业的人员培训方案,并且加大培训的力度、广度与深度,实现变电运维管理者的业务水平与专业专业能力,如蓄电池带载测试以及蓄电池充电放电等相关工作;其次,拟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时间,一般工作人员的培训以一个月为最佳;最后,创建积极的培训氛围,使变电运维管理人员接受培训时,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实现共同进步。在这种沟通与学习环境下,全面实现自身专业水平与素质的提升。

5结论

总之,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在变电管理中的应用,对于实现变电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标准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电网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以此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朱帕尔·努尔兰,马倩,蒋诗百.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的应用策略探究[J].电子测试,2020(14):131-132.

[2]王奇伟,朱芃.分析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