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电网工程标准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浅谈配电网工程标准化建设

姜巴图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供电公司托克托工业园区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当今城市化加快了这一进程,特别是在城市的日常生活和能源生产方面,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如何改善国内智能电网建设,有效提高电网总量,电力设施控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严重阻碍电力设备的可持续发展,不满足消费者需求本文对配电网工程标准化建设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工程;标准化;建设

引言

配电网作为一个与用户直接联系的电网,在配电方面负有重要的任务,在电力使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配电网结构复杂、设备部件多、建筑环境多种多样,不同区域的配电网在材料选择、安装技术和施工原则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建筑标准不统一当前我国配电网建设正经历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各级用户对电力的需求也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因此配电网建设的规范化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1标准化管理概述

正常化是指制定、公布和适用统一相互重叠的概念和事物的标准,以便在管理、技术、经济等社会实践中实现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标准化管理是生产设计、管理和维护领域高度制度化结构的高度有效管理理念,为部门间良好合作奠定了基础,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设计过程中的差异。在实施之前,应确定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适用的适当标准。管理标准化不仅统一了管理流程,而且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合作和相互依存关系,通过采用统一的标准,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管理效益。

2区域配电网发展现状

第一,高效运行。为实现电网系统的优化,采用智能配电网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同时该配电网采用监控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运行的网络管理、优化和实时监控,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比容,进一步提高负荷率。利用电网系统的容量进而缓解和减少配电网的设备投入成本,为电力企业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第二,优质电能。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使企业与用户有良好的互动,进一步提高供电系统的服务水平。通过电力系统的深度集成,智能配电网可以确保技术的高效实现,使电力系统供应具有可靠性和灵活性,能够合理指导用户科学用电,提升用电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第三,新能源应用。通过构建智能化配电网和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远距离特高压输电网以及大容量清洁能源的协调调度,特别是在功率平衡上能够提供调节能力,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更好地推动绿色环保电力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够为社会减少碳碳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3配电网工程建造标准化管控具体对策分析

3.1施工前将筹备工作管控到位

由于电力设施具有系统的强大功能,有必要与其他传统的建筑工地相比,在筹备施工前进一步完善工作,充分考虑到不同步骤可能影响的各种困难情况,防止解决办法的准备工作,以便更好地指导随后发电的整个过程,同时特别注意以下因素:对国家政策进行全面控制,然后进一步发展相应的建筑标准,作为今后规划的总体组织框架,以便为电网建设提供最新的内部管理制度指导例如,假设一名副代表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审核,提交施工计划初稿,分析现场施工的可行性,预先确定规模,从而为投标团队的规模创造参考价值。这些是施工前需要的内容。

3.2主动贯彻执行配电网规划与评价梳理工作

配电网工程执行标准化建造势必严格按照《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导则》《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以及新电改基础规范标准,随后根据电力网的技术条件实施整体规划和控制,通过在标准化控制框架内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节能环境和建筑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特别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创新技术、新设施和材料,推进电力网标准化规则规划等各个方面,提高了标准化控制进程的安全性和效率。国家一级对新的电力调整基本原则进行控制,但详细的方案和条例必须在地方一级加以控制,特别是在这方面,需要建立一个评估遵守情况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纳入第三方机构,对当地电力系统变化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查明问题并避免方向偏差。

3.3进行常规化培训机制的构建

为了使配电网标准化,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以确保更有效和标准化的管理程序。因此,在处理特定操作时,必须先严格执行一些在运行时不一定重要的重点项目,并按预期执行,以确保电气工程顺利进行。此外,有效扩展电力线标准化建设至关重要,以便更多的员工能够有意识地实施项目,同时又不忽视细节,因为项目质量通常可以用一个细节来确定。第二,应在项目过程中进行技术原则的准备工作,考虑到技术原则的编写工作,并通过发展我们的全国电网,使相应的项目指标与具体国家的目标相一致,来始终跟踪这些原则。此外,电网建设需要标准化。最后,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实施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就是要不断地要求质量管理,使标准化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3.4构建完善的变准话管理体系

电网建设需要电力公司、电力行业的运行管理档案与相应的国家体制标准相结合,发展健全、标准化的管理体制。(1)加强电网建设安排。供电企业必须通过结合国家政策和产业趋势的企业发展,将供电网建设监管体系分为统一的专项管理体系。在一般管理体制下,电网建设设施的管理规范、电网建设全项目的管理要求和管理规则必须明确规定。在特殊的管理系统中,需要结合实际实施,为不同配电装置开发相应的设计管理系统。农业电网改制是电网建设多么复杂的一个例子,说明了在建设中开展各种利益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专门的建设管理制度明确确定了高峰电网的质量、建设进度和管理做法。(2)改进施工管理流程的规划。标准化管理在电网建设设施中的应用需要标准化管理流程和管理系统之间的合作,以便将这些系统付诸实践,使电网建设设施有序进行。在电网建设设施中,各个大纲阶段的工作都要严格遵守建设规范,详细记录信息。这样也可以跟踪后期建设项目,找出问题的根源,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此外,在电力行业的主要运营和建筑技术管理阶段,必须考虑到标准化。在生产准备阶段,受影响地区必须对电网工程图、机械工程、建筑材料和施工现场布局以及施工人员配置、机械工程、施工程序和施工计划可行性进行技术结算和验证,并在发现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时进行。

结束语

略,它能够使配电网的建设更加规范,提高项目施工单位的工作质量,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施工单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标准化管理在配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还需要建设单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注意标准化管理措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继续优化、改进和改进配电网建设标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赵久涛,闫丽.配电网项目全生命周期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01):107-108.

[2]林钰杰,吴丽贤.基于数据监测的配电网基础数据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分析[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01):127-129.

[3]张彬.浅谈输配电网线路规划与建设标准化发展[J].时代农机,2019,46(09):30-31+33.

[4]张晓明.配电网标准化抢修的创新与实践[J].农村电工,2019,27(09):41-42.

[5]赵晨旭,崔子倜,蔡舒,鲁燕.配电网标准化设计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2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