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的研究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3

产出导向法的研究现状

王雅奇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本文对2015-2022年刊登在知网上的产出导向法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讨论目前这一教学理论的合理性和发展性,并通过对比任务教学法和产出导向法的异同,总结出产出导向法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的优势所在。最后,文章针对这一教学理论目前在国内的发展情况与局限性,对其未来的发展情况做出一定讨论。

关键字:产出导向法;外语教学;教学流程;教学优势

1.引言

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下,文秋芳教授和其带领的团队创建了“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下文为了方便行文简称POA)这一极具中国教育特色外语教学理论方法。

POA的创作基础为“输出驱动假设”,主要的针对目标是英语专业技能的一些课程改革,在2013年逐渐扩展到以大学生为主的英语教学中,经过一年的适应与发展,在2014年改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并且在“第七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上,被正式命名为产出导向法。产出导向法由于其系统的理论深度,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颇受国外学者的关注。产出导向法从2008年开始发展,经过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与发展,直到十年后的2018年POA才具有了系统的理论深度。

2.我国产出导向法研究回顾

POA自问世以来,颇受国内学者关注。近七年来,产出导向法的论著数量从2015年的六篇到如今两千余篇。此外,一系列关于POA的专著也已出版,如《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产出导向法促成活动设计》和《产出导向法中师生合作评价》等。这都可以看出产出导向法的地位和学者对其的重视程度。文秋芳教授2015年正式提出产出导向法到2017年的第一次修订再到2018年的再一次修订,离不开团队的协作和实验高校的配合。如今产出导向法已自成一派,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支撑论据。呈现出以下特征:POA的研究对象从本科生纵向发展到高职生和高中生;POA相关论文数量大幅增长;POA与外语技能培养联系紧密。

2.1 产出导向法研究的趋势

2015年至2022年,产出导向法相关的论文数量呈明显的直线上升趋势(见图1)。这七年的论文主要涉及英语教学,部分与小语种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有关。据图1显示,产出导向法的相关的论文数量大幅增长:七年来,POA的相关论著从2015年的六篇增加到上千篇;2018-2022年相关主题的论文数量每年成百篇增加。从2015年开始,我国产出导向法研究整体呈稳定的增长态势。并且在2021年有关论文达到增长巅峰有588篇。由图表可以看,国内学者十分重视产出导向法的研究,高质量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这从侧面反映出外语教学中产出导向法的学术价值。

2.2 产出导向法研究的对象

POA设计之初主要的目标是英语专业技能的一些课程改革。后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扩展到大学生英语教学中。2015年至2022年,产出导向法研究涵盖不同的教育层和类别的对象,包括本科生、高职生、高中生。有明确研究对象的论文共有679篇,其中涉及本科生的有524篇,占总数的77%,涉及高职生和高中生各约占10%。这说明我国产出导向法研究主要关注本科生群体。

简而言之,2015年至2022年产出导向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英语学生,而对初中生、高职生以及研究生关注度不高。在今后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应该通过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来填补学术研究的一些不足。更加重视在中学外语课堂教学中运用产出导向法,以此形成对其外语综合素质培养的反拨。

3.教学流程

因为目前高校外语教学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学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而POA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其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改善目前外语教育的现状。所以其教学流程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POA的教学流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驱动(motivating)、促成(enabling)和评价(assessing)。这三个阶段是以教师为核心不断向学生进行扩展,教师的职责便是引领(guide)、设计(design)和支架(scaffolding)这三大方面。

3.1驱动

在“驱动”方面,通常为在一个新单元开始前,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预习”和“热身”,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帮助学生更好更积极的去了解新章节的内容和背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课文。这个所谓的“热身”环节都是为后面学习课文内容进行一个合理的铺垫,并且让学生有一个基础的认知,这样在后续的学习中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教师传达的教学内容。

对于实施POA的教师来说,驱动过程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如果像传统教学一样仅围绕课本内容布置预习任务,那么学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而POA要求教师确定恰当的目标和与之相匹配的任务,并且根据目标和任务设计出对应的场景。这种方式虽然过程比较困难和复杂,但其主要优势便是可以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3.2促成

“促成”概括为三个主要环节:1)教师根据情况确定产出任务;2)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性学习,并且要求教师给予指导;3)学生练习产出,教师给予检查。该环节其实是教师在课堂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教育方式,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布置产出任务让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并在其学习过后进行指导。

这时教师就相当于“支架”的作用,在了解学习情况后进行不同程度的帮助。但是教师不要提供太多的帮助,帮助太频繁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降低作为“支架”的时间。在POA开始阶段教师可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帮助,当有高水平的学生出现时就可以让那些高水平的同学来承担“支架”的作用。当学生熟悉POA的教育理念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更多的进行自主的选择性学习,教师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引导即可。

3.3评价

产出的“评价”一般分为及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种,本节主要讨论延时评价,延时评价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练习,并且将自己的完成情况和练习成果反馈给老师。延时评价在考虑教学目标与输出之前,总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多门课程将课程产出集中于同一时间,就会造成学生的完成质量降低,此时延时评价的输出效率就会大大下降。教师最好是经过协商在不同时间段布置课程产出,并拟定教学计划表,同时征求学生意见。这样学生就可以确实的体会到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水平的进步。

4.产出导向法与任务教学法的异同

4.1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的对比

POA和TBLT的教学理念都是从“全人教育”出发,不同的是TBLT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重点,POA则是以学习方法为重点,因材施教让学生更有选择性的去学习。教学假设上TBLT在语言运用和传递意义方面更为重视,从根本意义出发,掌握了意义的同时就掌握了语言的形式,并且在其基础上加以引申拓展。,POA则更强调学用一体,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勇于实践。在教学流程上,两者都肯定语言运用方式的重要意义。不同的是,TBLT无法将语言评价和教学统一在一起,,而POA不仅能将评价和教学有机结合。并且将评价细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种。灵活的运用延时评价,让延时评价能够更巧妙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而不是用延时评价简单地考查和记录学生学习效果。
4.2教学材料编译、运用和评价的异同

在材料编译上,TBLT和POA都有严谨和系统的理论支撑。不同之处在于:第一,TBLT材料中的理论基础在于日常中的交际任务,而POA则要求学生对未来的交际任务进行展望与分析;第二,TBLT主张不断精炼材料内容,使其更便于理解。而POA主张选用真实文本,即使是调整,调整幅度也不会超过5%。在材料使用上,TBLT和POA都主张语言的学习和实践的运用相结合。不同点则体现在:第一,在教学流程上,TBLT的教学流程同传统教学方法相同都是现输入后输出,而POA是以输出为基点,输入仅仅作为输出的催化剂;第二,在处理语言意义和形式的顺序上,TBLT认为语言意义是学生的关注起点,其次才为语言形式,而POA主张意义形式的有机结合。第三,在师生角色上,TBLT认为学生是系统的中心,而POA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原则。在材料使用效果评价上,TBLT和POA都主张测评学生的语言理解和交互效果,但是,TBLT侧重评价完成效果,且老师是评价的主要对象,而POA同时评价交际情况和语言学习的完成情况,并且评价对象为老师和学生,评价方式为师生合作。

4.3教学操作层面的对比

在教学操作方面,本文通过比对TBLT和POA教学设计安排上的差异,认为TBLT教学流程按照时间序大致分为任务前、中、后三个环节,而POA教学流程是由驱动—促成—评价三个阶段紧密组成的;在TBLT教学流程中,学习和评价分开,而POA认为评价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需要老师不断指导;TBLT主张讲课堂教给学生,教师仅仅担任“协助者”的身份,而POA提倡教师和学生的双主原则。然后,以英语专业单元精读课为例子,展示了TBLT和POA指导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对比后认为,POA 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加以教师主导使产出任务的完成更加具有效率,师生合作的方式能够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与满足感,由此可以看出,POA比TBLT更加符合中国的外语教学方式,同时更契合中国外语教学的发展。

通过以上各个角度与对比分析,可以加速理解产出导向法与任务教学法的不同之处,这也更有助于理解POA的中国特色及其独特优势。

5.产出导向法的优势

POA这一中国本土化的应用语言理论,为解决中国外语教学实际问题提供了诸多方案。由于国内外教学目标及条件差异,西方教学理论难以解决中国外语教学问题。POA理论的创建在原来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体系。相较从国外引进的一些教学法,POA至少有以下三个独特优势:

5.1产出导向法的契合率更高

西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而POA的学习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则更契合中国的教学。诚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相较于多年前只关注教材进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我国学生数量众多,学生所能获得的人均教育资源匮乏,难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教学条件同西方也是相差甚远。此外,“学习中心说”更加吻合中国外语教育的东方文化语境,着眼于综合人文素质与多元文化意识是提高。

5.2 产出导向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POA致力于解决我国教学中存在“学用分离”的问题。基于我国长期教学实践,POA强调产出性运用的重要性,并将其提升到关键位置。POA创新性地构建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性学习”和“以评促学”的教学假设,为解决中国外语的实际教学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案。这些都体现了POA的中国特色和适用性。

5.3 产出导向法积极引导学生创造需求

在POA学习和运用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输出为基点,输入为促动的教学假设的帮助下,从内部驱动学生不断参与产出,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语言需求。在这一教学流程的不断帮助下,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语言需求,还需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语言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并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

6.结语

POA是目前国内承认度较高的一种外语教学理论,不仅具有严谨的理论深度,同时也具有一些本土特色。但此理论仍有局限性。本文认为POA明显的教学局限是没有界定说好英语的标准,如果师生对于说好英语没有一个清晰地定义,那么教学的进行也将举步维艰。从高校的教学实验来看,如果学生仅仅是大量堆砌输出内容,就认为作品较为优秀,这明显是有问题的。本文认为,POA的实施前提是:师生具有识别地道英语的能力,这样课堂教学活动才有效果。

参考文献

[1]文秋芳. 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 47(04): 547-558+640.

[2]文秋芳. “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 现代外语, 2017, 40(03): 348-358+438.

[3]文秋芳. “师生合作评价”:“产出导向法”创设的新评价形式[J]. 外语界, 2016(05): 37-43.

[4]文秋芳. “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OL]. 世界汉语教学, 2018, 32(03): 387-400.

[5]文秋芳. “产出导向法”教学材料使用与评价理论框架[J]. 中国外语教育, 2017, 10(02): 17-23+95-96.

[6]文秋芳, 毕争. 产出导向法与任务教学法的异同评述[J/OL]. 外语教学, 2020, 41(04): 41-46.

[7]邓海龙. “产出导向法”与“任务型教学法”比较:理念、假设与流程[J/OL]. 外语教学, 2018, 39(03): 55-59.

[8]孙曙光. POA教学材料使用研究:产出目标设定过程及评价[J]. 中国外语教育, 2017, 10(02): 24-31+96.

[9]邱琳. “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的辩证研究[J]. 现代外语, 2019, 42(03): 407-418.

[10]邱琳. “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设计标准例析[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20, 3(02): 12-19+90.

[11]邱琳. “产出导向法”语言促成环节过程化设计研究[J]. 现代外语, 2017, 40(03): 386-396+439.

[12]邱琳. POA教学材料使用研究:选择与转换输入材料过程及评价[J]. 中国外语教育, 2017, 10(02): 32-39+96.

[13]张伶俐. “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有效性研究[J]. 现代外语, 2017, 40(03): 369-376+438.

[14]张伶俐. POA教学材料使用研究:基于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教学实践[J]. 中国外语教育, 2017, 10(02): 47-53+97.

[15]张文娟.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的课堂教学尝试[J]. 中国外语教育, 2015, 8(04): 10-17+105.

[16]张文娟.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OL].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6(02): 106-114+147.

[17]张翼, 陶立军. 基于“产出导向型教学法”的英语写作能力变化路径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 2018(S1): 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