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人的静疗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儿科病人的静疗安全管理

赤影荷

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了解科室静疗组对儿科病人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848名儿童作为对照组,在2021年7-2021年12月期间(在静疗小组建立之前)接受治疗,实行整体的责任制护理;2042名儿童(在建立了静疗小组之后)于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接受治疗,该小组在接受治疗时,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积极的应用精良小组的护理模式,护理工作在完成之后要对科室内静疗小组成立前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满意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查。结果显示静疗小组在成立之后,患者的满意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静疗小组在成立之前满意度为87.32%,而静疗小组成立之后满意度为9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不满意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查,主要采取的调查方式为电话回访,最终发现对照组中有114名患者对输液治疗不满意,而另外一组患者有30名对静脉输液治疗不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儿童进行治疗和护理师,应用静疗小组进行相应的护理,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病人;静疗;安全管理

引言

儿科病人往往患有比较复杂的疾病类型,在制造过程中也会面临着一定的难度,并且这种疾病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医务人员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对于家属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家属,在护理和照顾过程中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静脉输液是儿科住院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输液的不足会使患儿的临床满意度降低。为了规范我院儿科静脉输液的使用,提高病人的满意程度,于2022年1月,我院建立了相应的护理小组,该小组的护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主要是进行穿刺会诊,以及进行输液治疗等,通过该系统的实施,在改善病人的满意度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21年7~2021年12月的住院儿童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1月~2022年6月份的住院儿童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一本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以及环评类型等,这些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还制定了相应的排除标准和纳入标准,这样能够保证整个实验研究工作的有效性。排除条件:重症儿童转诊至上级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纳入标准:患者在我院接受了相应的治疗;确诊为患有相关疾病能够加入到治疗小组中;患者都知晓,并且自愿加入该实验。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整体责任制护理,也就是说,每个责任护士都要对自己所管理的孩子进行治疗和护理,一个责任护士负责10个以上的孩子。(2)观察组在整体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了静疗组。(3)各部门组成静疗小组,并制订静疗的工作。该团队由8名护士组成,其儿科工作年龄(8.34+1.43),全部为大学或以上学历的护士。静疗组成员具有良好的静脉穿刺、良好的交流和专业的工作经验。静疗组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参加各部门的静脉穿刺咨询,为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儿童制订最优的治疗方案,并对其进行监测,对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制定相应的护理规范。

1.3观察指标

在孩子康复出院后,病人的满意度调查将由医院的管理系统自动发出,由病人或家人自行答复。如有不满意的答复,会有专人上门回访。回访主要包括就医体验、费用控制等。尤其是病人对静脉输液的护理(如静脉穿刺、留置针等)的护理、药物知识的指导。病人满意度是在一个统计周期中,对出院病人“满意”的答复/在一个统计周期中全部出院病人的数量。对答复不满意的病人,立即进行电话回访,并对两组病人的不满意情况进行了统计。

1.4数据处理方法

上述工作在完成之后,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统计和分析,在此过程中要使用专业的软件,例如SPSS23.0软件,该软件的应用能够保证整个统计分析工作的合理性,除此之外还要有科学合理的数值进行表示和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P<0.05)。

表1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满意例数

不满意例数

对照组

2848

2487(87.32)

361(12.68)

观察组

3042

2772(91.12)

270(8.88)

X2

22.203

P值

<0.001

2.2不满意度频次比较

对不满意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记录不满意的项目内容,观察组的不满足项比对照组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两组患者不满意项目内容频次比较[例(%)]

组别

不满意总人数

静脉输液治疗不满意人次

其他内容不满意人数

对照组

361

144(39.89)

217(60.11)

观察组

270

30(11.11)

240(88.89)

X2

64.0367

P值

<0.001

3讨论

科室的静疗组可以弥补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不足,使病人的满意程度得到改善。儿科是一个特殊的临床科室,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由于患者的紧张和焦虑,很容易产生矛盾。输液是儿科住院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从表2可见,在儿童护理中,静脉输液是最重要的。传统的责任制虽然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责任心,但员工间的协作能力却会降低,这会造成低年资责任护士的工作压力,尤其是静脉穿刺压力。当护理团队建立后,负责护理人员在遇到穿刺困难时,可以向静疗组求助,以更科学、更快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科室静疗组能有效地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改善护理工作的质量,尤其是第一次穿刺的成功率,使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有所提升。(2)科室的静疗组改善了静脉输液的质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静疗小组不但对病人进行了直接的护理,同时也担负起了静脉护理质量控制人员的责任。针对静脉输液的不足,要求患者立即进行纠正,并根据不合理的操作规程进行改进,提高了静脉输液的质量。护理团队成员还负责护理人员在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方面的训练,有研究表明,静疗组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在静养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考试成绩,同时,科室静疗组的训练更具针对性。静疗组的训练可以根据现有的问题,如:脉冲式冲孔和正压封管的规范化操作,以降低留置针的回血;比如,在不同的穿刺位置,对留置针的固定进行了细化,减少了不计划的留置针拔管等。建立了科室静疗组,可以减少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如静脉炎、药物不良反应等。科室静疗组建立后,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的工作质量得到了改善,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也稳步上升到91.12%。

结束语

总之,科室静疗组的建立,使科室护士对静脉输液的认识有所提高,通过病人和家属的积极参与,提高了医院儿科住院病人的满意度,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和谐,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丽华,程乐梅,曹敏,蒋静,孙君,梅倩,叶玉婷,周本荣,朱文.强化儿科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及其成效分析[J].安徽医专学报,2022,21(04):17-19.

[2]刘艺.住院患儿静脉置管有效性及安全性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D].延边大学,2020.DOI:10.27439/d.cnki.gybdu.2020.000859.

[3]崔瑞玲,崔喜红.静疗小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05):915-916.

[4]赵艳丽.静疗小组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浅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7):111.DOI:10.16281/j.cnki.jocml.2019.47.093.

[5].儿科病人的静疗安全管理[C]//.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12:9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