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

姜 ,涛  , ,王玉国

1蛟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132500

2蛟河市奶子山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132500

要:近些年以来,伴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现如今我国在农业领域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各种问题,比如一些作物并没有实现全流程的机械化作业,因此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耕作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为此,本文结合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着重分析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包括玉米秸秆处理技术、耕作机械整地技术、机械化播种技术,希望能够借此为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种植;种植技术;技术要点

现阶段,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玉米这种作物的种植逐渐受到了更多关注与重视。玉米作为一种草本植物,也被称之为苞谷,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属于不可缺少的饲料与粮食,更是产量最高的一种农作物。近些年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种植产量与品质,这也就要求玉米在种植技术与耕作方式等方面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伴随着现代化农业的飞速发展,农耕方式在研究过程中也逐渐得到了更多关注与重视,因此玉米保护性耕作与全程机械化种植抓紧成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玉米保护性耕作概述

玉米植株较为高大,有着较强的适应性且分布较为广泛,属于保护性耕作研究的重点作物之一。保护性耕作技术指的就是农作物从最初种植直至收获一整个环节,尽最大努力去减少土地耕作,同时借助于作物秸秆与残渣覆土的方式,减少土壤风力侵蚀与水侵害,提升土地抗旱能力与肥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属于一种全新的耕种方式。基于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本质来看,其属于一种典型的调节农业环境、农业技术综合运用以及推动农业生产的农业发展方式,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应用该项技术,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土壤,还可以提升玉米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进一步讲,推动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可以有效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土地流转,有助于玉米的规模化作业,同时规模化种植也可以推动保护性耕作的有爱护与发展,促使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二、玉米保护性耕作作用分析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优势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就是在玉米实现联合收获后,可以将秸秆直接粉碎并覆盖到地表,防止不必要的水汽蒸发,同时可以让土壤内的小缝隙得以留存,这样在下雨或灌溉后,水就能够完全流入到这些缝隙当中,为玉米生长提供必须水分;第二,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内部有机质含量,为微生物生存与成长提供良好环境,从而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减少复合型肥料用量,玉米同样会更具有营养价值。应用玉米保护性耕作方式能够有效改善秸秆焚烧的情况,同时能够起到避免土壤水分流失、改善土壤质量、保护黑土层以及增加土壤内部有机质含量、减少作业投入的效果,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玉米种植产量与品质[1]
三、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分析
(一)玉米秸秆处理技术

玉米秸秆处理指的就是在玉米果穗完全成熟后,应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同时开展秸秆还田工作;也可以在人工摘穗和人畜力运穗出地之后借助于秸秆还田完成还田工作。如果应用联合收获机可以在收获玉米穗过程中将秸秆粉碎,留茬高度通常在10cm左右,如果采取人工收获的方式,则可以在收穗之后使用50马力以上的机械拖拉机配合秸秆还田完成还田工作,让秸秆能够均匀的覆盖到地表。为保留好秸秆腐烂需要的充足水分,尽可能在完成玉米收获后实现就青还田的基本目标。在玉米秸秆借助于机器作业完成处理之后,留存土地上方需要作为覆盖使用,这属于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所在,在覆盖过程中,种植人员应当结合未来一年的种植需求,挑选适宜的覆盖方式。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三种处理方式,分别为立杆覆盖、倒杆覆盖以及粉碎覆盖。
(二)耕作机械整地技术

在耕作机械整地过程中,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选择深松与旋耕相结合或者深松与浅耕相结合的方式。在播种开始之前,使用重型圆盘耙磨地或者马力在50以上的拖拉机配套旋耕机进行浅旋作业,减少表土秸秆覆盖范围,浅旋耕深度不能够超出8cm。秋收之后,需要使用深松机开展深松作业,深松深度需要控制在30cm左右。深松作业需要在完成秸秆处理后进行,减少秸秆整体覆盖量,避免大火或者大风侵袭,深松作业通常需要每间隔两年进行一次,第二年春季进行浅旋播种[2]
(三)机械化播种技术

在玉米机械化播种过程中,主要操作方法如下:使用拖拉机带动免耕播种机同步进行播种作业与施肥作业。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在选择玉米种子过程中,尽量挑选正规厂家生产、容易发芽且颗粒较为饱满的玉米种子,这样能偶有效确保玉米种子播种后获取较高的成活率,同时也可以奠定玉米种子优质高产的基础。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田块内部杂草往往会直接吸收玉米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营养,必须要选择自走式的喷雾剂除草剂开展除草工作。在病虫害经常发生的时期内,还应当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可以应用这些设备喷洒药剂。喷雾机在作业过程中温度应当保持在10℃以上,同时需要结合药液浓度与土壤湿度确定机械行走路线与速度,防止出现重喷或漏喷的情况,从而满足预期的玉米植保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借助于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玉米产量与品质,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玉米,同时大大提升玉米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借助于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大大提升玉米生产效率与质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玉米种植成本投入,从而在新时期的农业发展背景下,促进农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清明.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探析[J].种子科技,2022,40(23):43-45.

[2]赵洪清,陈友山.玉米保护性耕作与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J].乡村科技,2022,13(13):83-85.

[3]唐珺.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J].农业机械,2022(06):65-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