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综合收益的财务含义和现实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其他综合收益的财务含义和现实启示

彭刚

中电建湖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其他综合收益是所有者权益里一个“临时性”、“过渡性”科目,主要记录当期未实现的损益。其他综合收益被要求单独列示,旨在减少“盈余管理的空间”,此前,其他综合收益主要包含在资本公积中。本文围绕其他综合收益的财务含义和现实启示展开,分析了其他综合收益是什么、包含什么,其他综合收益对净资产的“积极”贡献,其他综合收益对净资产的“积极”贡献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其他综合收益;财务含义;现实启示;财务科目

引言

其他综合收益的构成内容较多,可以根据是否能重分类进入损益划分为两类。包括“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入损益的项目”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入损益的项目”两种。从本文整理信用债发行人2018年年报的数据来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其他综合收益最主要的来源,其次是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化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带来的公允价值溢价。

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以及房地产市场繁荣带来资产价格的上升,在企业的其他综合收益中有所体现。那么,其他综合收益是什么?其他综合收益里有什么?其他综合收益对净资产的“积极”贡献有哪些?如何看待对净资产的“积极”贡献?本文对此展开研究。

一、其他综合收益是什么?

企业净资产构成的来源众多,除了常见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还包括其他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是所有者权益里一个“临时性”、“过渡性”科目,主要记录当期已确认未实现的损益。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财会【2014】7号),所有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都应该在“其他综合收益”中列报。此前,其他综合收益主要包含在资本公积中,财会【2014】7号要求2014年7月1日之后从资本公积中单独出来列示,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减少“盈余管理的空间”。

二、其他综合收益里有什么?

1.其他综合收益的构成有哪些

其他综合收益的构成内容较多,可以根据以后会计期间是否能重分类进入损益划分为两类:一是“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入损益的项目”,二是“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入损益的项目”。其中,重点内容为“能重分类进入损益的资产”,相应地,其构成较为丰富:一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二是重分类进入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差额;三是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此产生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四是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五是现金流量套期工具的套利损益等。

2.其他综合收益的主要来源

根据本文整理的信用债发行人2018年的财务数据,从额度占比来看,其他综合收益主要的来源为三大类:一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二是自用房地产/存货转化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公允价值溢价;三是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这类额度通常较小,主要由合并境外子公司产生。因此,可以总结为:其他综合收益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这两个科目的关联度较高,且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关。

三、其他综合收益对净资产的“积极”贡献

由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项目在处置或出售前都未真实实现,可能会存在实际值与估计值不符的情况,这给企业留下了一定的操作空间,并由此产生企业偿债能力虚增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要辩证看待该科目对净资产的“积极”贡献。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前文分析可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是其他综合收益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比较大的企业,在持有期间,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额度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该部分“贡献”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期间,该部分贡献呈现大幅“缩水”的状态。

(二)重分类为投资性房地产

这里主要是指自用房地产/存货重分类过程中产生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例如,某上市公司拥有一项闲置建筑物,按准则规定,闲置建筑物不能作为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核算,只能采用成本计量模式。但是,上市公司可通过与第三方,或关联方签订租赁协议的方式,将其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公允价值比原账面价值高的部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增加净资产,从而使资产负债率得以改善。

(三)采用“此消彼长”的方式来抵消负面影响

从上文分析,本文可以通过观察其他综合收益占净资产的比重的变化,来评价企业资本结构的质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会计操作上,部分企业采用“此消彼长”的方式来抵消负面影响,保持资产负债率的稳定。

四、如何看待对净资产的“积极”贡献?

通常企业有净资产水平的管理诉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少外部融资约束,二是满足监管“降杠杆”的需求。其他综合收益是影响净资产的方式之一,可以直接影响净资产的规模,不直接影响利润,实际操作简单。

(一)减少外部融资约束

净资产增加的积极效应,减少外部融资约束是其中之一。例如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向投资者传递利好消息。尤其是部分公司为了满足PB估值要求,调整其他综合收益是一种较为简单可行的方式。此外,部分企业的信贷融资、对外担保规模或者发债规模,均有可能受净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水平的影响。例如,发行人累计新增借款、担保规模超过上年审计净资产20%需要公告。

(二)满足监管“降杠杆”要求

除了外部融资约束,国有企业通常面临来自监管部门的“降杠杆”要求。2018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2020年末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较2017年末降低2%左右。资产负债率超过目标5%与10%双重警戒线的国企进入重点关注与监管名单。从生产经营的角度来看,调整杠杆水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从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调增净资产的方法较多,除了增发永续债,资产重估提升资本公积,甚至是资产重分类提升其他综合收益均为快捷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倪小雅.财务信息披露形式与投资者决策——基于其他综合收益的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20,22(05):60-69.

[2]宋卉.其他综合收益的甄别与列报——基于对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解读[J].财会月刊,2019(17):85-90.

[3]杨国旗,陆建桥.关于财务业绩概念及列报问题的探讨——基于2015年IASB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征求意见稿的思考[J].金融会计,2016(11):14-21.

[4]曹献雨.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改进——《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新变化[J].财会研究,2016(02):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