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3
/ 2

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要点分析

谢雪松

 14272319911017201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电力需求日益扩大,用电用户对电能供给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企业面对庞大且复杂的电网系统,高效的配电运维工作成为保障电力供给质量的重要基础。电力企业在电网系统中引入了新的技术和设备,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尤其在智能电网背景下,配电运维一体化能够有效提升电力企业对电网系统的运维效率,减轻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配电运维一体化是适应智能化电网建设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大运行、大检修”体系,降低电力生产成本,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了电网作业流程和电网资源配置优化。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要点;分析

引言

在智能化的配电网操作过程中,主要以双向、高速、集成的网络通信为基础,再结合实际运行情况积极应用传感技术以及科学测量方法等共同实现电网的安全、高效以及环保运行。同时智能电网还具备一定抵御攻击的能力,在遇见紧急事故时可以快速反应,防止问题扩大化,避免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1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概述

1.1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以电力技术作为基础,引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等,对电网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了安全、经济、稳定地供应电力,智能电网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在多项技术的共同支撑下,加大新能源发电、电能存储、供给的开发力度,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对电网系统进行管理,确保电力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1.2配电运维一体化

建设智能电网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方向,配电运维一体化是智能电网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电力企业对配电网进行电力检修、巡检时,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运维检修模式、流程,对配电网进行系统性的检查,实现了对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了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配电运维一体化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构建一体化,电力企业的各个部门对电网系统中负责的相关内容不同,配电运维一体化将不同的部门进行整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明确电力企业的运维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有助于提升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二是配电网电力设备和网络信息进行融合,电力设备的信息能够即时传递到网络信息总站,与配电网的电力信息实现全方位融合。

2配电运维一体系统中的问题

2.1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

在电力公司以往的管理模式中主要是采取专项专配的经营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十分明显。想要保证配电网生产状态的稳定性,必须要采用“两票三制”管理和监督其他工作。而配电运营一体化模式实际应用后,一个运维人员就能够同时承担多项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定时巡检,还要对电网系统进行修理和维护。在这样的情况,传统的管理模式弊端更加明显,无法适应当前的工作人员管理要求。而且具体的工作操作流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以电力公司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对相应工作流程进行确定,工作流程确定后相应的工作标准也要重新设置,不断加强新的体系建设。

2.2分工不明确,存在作业安全风险

在以往的配电网运维管理工作中,运行和检修是两项不同的工作,属于不同的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权责比较分明,所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实现追责,因为每一步工作都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验收和确认。这样虽然烦琐,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但是很多电力企业在应用运维一体化模式之后,运行工作人员、检修工作人员以及作业工作人员之间的界限被模糊,存在多人从事同一种职责,在实际的运行作业过程中多人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那里沟通不到位,就非常容易出现误操作引发安全事故,造成巨大损失。

2.3运行、检修存在差异,合并归一难度大。配电

网运维主要是指运行管理和维修管理,而这两个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都是配电网所涉及的设施设备。但是两个管理工作的内容存在非常大的区别,首先配电网运行管理主要是保证相关设备正常运转,所以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是能够发现相关设施设备在实际运行时是否存在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对于配电网检修管理来说,最重要的在短时间内修复相关设施设备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3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要点优化措施

3.1建立健全智能电网配电一体化制度体系

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电力技术和电力设备上,电力制度也要相应调整,与其配套。电网系统发展到现在,其结构非常复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电力企业必须充分了解智能电网中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建立健全智能电网电力设备运行维护制度,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制度进行操作。同时,要制定故障处理措施,在工作人员进行运维检修时,能够对故障情况有全方位的认知,按照科学、合理的电网运维制度,有效减少智能电网系统中电力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提高运行和检修效率,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3.2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智能电网中使用的电力设备、电力装置都在不断更新,在电网系统中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对智能电网中电力设备的认识,深入了解其运行原理和结构,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故障进行确认,提高电力运行和维护的工作效率。电力企业要定时定期对工作人员组织培训和学习,不仅仅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还要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同时,电力企业要积极做好相关人力、物力的调配工作,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保证智能电网配电运维能够高效地开展。

3.3优化管理分工

电力工程不断的扩展对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电企业在保证电力供应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优化其管理制度。在电网系统出现故障时,要有着清晰明确的责任分工,各个部门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共同发挥作用将问题及时、快速地进行处理。当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各部门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维修时,其中通信运行维护部门和配电运行维护部门之间要不仅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还要将自己负责的内容的问题,及时与其他部门之间实时共享,这样就能够建立起高效的配电自动化运行设备检修方案以及高效的处理出现的运维问题。除此之外,配电自动化运维的工程技术人员要加强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彼此之间在开展日常操作运维中的优秀的实践经验,互相提出彼此之间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互相促进、互相进步的目的,从而实现工程技术人员的配电自动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据此供电企业要对其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和补充,做到在制度层面上各部门责任的清晰明确,提供工作效率。

3.4积极应用大数据

在电网变电运维一体化系统中引入大数据现代化管理系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网运维的可视化管理,为变电运维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保障。在开展电网运维管理的过程中,依托数据的支持能够详细了解电网系统的运维技术参数,并且能够实时掌握其数据信息,利用数据信息进行电网运维的风险识别以及运行状态分析,保证电网能够高效、稳定运行。

结语

智能电网是我国电力系统目前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已经成为了目前配电网运行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运维一体化在发展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会逐渐被消除。在这个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全方位构建智能电网系统,尤其是制度体系,提升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配电运维效率,提升电力企业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质量,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夫地.以提升精益化管理为目标的配电运维一体化探析与实践[J].大众标准化,2020(6):207-208.

[2]邓大坚.配电电气系统中的运维一体化管理分析[J].智能城市,2019(10):73-74.

[3]邓淑雄.配电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探讨[J].大众投资指南,2018(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