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项目建设方全过程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3
/ 2

浅谈建筑项目建设方全过程管理

李威

43282619911002301X

摘要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推动下,建筑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建筑业自身又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由于行业标准不健全,许多企业都在进行低价投标。但是,在施工阶段,为了达到最大效益,就必须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在建设工程建设中,企业成本管理通常被称为成本控制。从成本管理的内容上来说,其涉及了很多方面,比如对项目的成本进行监控,确定项目成本目标,掌握成本信息,实施成本控制,进一步协调费用,就如何提高成本管理效果作出应有贡献。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浅谈建筑项目建设方全过程管理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全过程;成本控制;建筑施工;项目;策略

引言

过程管理是现阶段企业管理中常用的管理理念,其主要任务是如何将资源从输入转化为输出,资源通常包括人、机、料等因素。在建筑项目成本控制中,过程管理着重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策划,通过建立过程绩效测量指标和过程控制方法,从而优化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工作。

1实施过程管理的四个关键要素

1.1遵循保持简化的基本原则

在管理学领域中,简化不仅指的是过程简化,更是明确了项目工程中或企业工作中的优先次序。一个健全的企业组织规模大、责任需求多,不同的需求会形成不同的供需关系,促使管理者设置明确的优先次序,并将优先次序下发到各基层员工中,有助于企业目标或项目目标的高效完成;

1.2注重制定周密计划

计划可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指明前进的方向,可明确企业成长和利润来源,并将企业成本与行为活动紧密联合,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1.3建立严格的监督控制系统

监督控制系统可保证企业工作或建筑工程能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如遇到突发情况,可尽快找出问题并做出调整,确保项目计划的执行成功;第四,设立以行动为导向的组织结构。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过程管理更注重顶层设计,将建筑项目工程看作为一个过程网络系统,该系统中包括工程投标环节、工程施工环节、工程竣工环节三个部分,深入工程内部的成本控制工作,结合建筑工程制定的预期目标,优化建筑工程的过程环节,使建筑实际成本控制在既定目标范围内,满足建筑施工的根本要求,促进建筑企业高效发展。

2全过程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原则分析

从权责分明的原则建筑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执行成本管理,负起应有责任,把工程管理作为人力成本管理中心,把施工各个环节的费用管理和控制结合起来,使工程的各项费用得到更好地落实,并把相关的权力和义务都明确出来,确保各部门利益关系足够清晰,使自身职责更加明确,并进行必要的计划和预算。具体实践中,对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既能节省施工费用,又能极大地提高施工单位责任感。

3全过程成本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在成本管理认识上的误区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过程,其中成本管理工作主要在具体项目过程中进行,所有运行人员都应参与进去,而不是单纯地由成本管理人员来设计,但也有一些工作人员认为已经完成了本职工作,并不关心项目运行成本,因其只负责施工进度,而操作者负责材料管理、材料存储及分发等。看似各司其职,其实并未把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个人工作职责上,很多情况下会因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设备和工程人员,造成人工费用的浪费。一些技术人员使用的技术方案虽然不经济,但技术上却较为可行,可以确保工程质量,将会增加操作费用。因此,要实现成本控制,就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全面管理,克服观念上的错误,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

3.2成本控制方案欠缺

实操性在实施项目运行费用管理时,有些施工企业内部存在着较大流动性,并且各运行环节之间的成本控制也不能比较。只有把成本控制工作分解到不同的营销环节,才能使成本管理的实施得以实施。然而,一些施工企业所制订的造价控制计划并不符合实际,与工程实际工作不相适应,又不能按照工程的具体操作流程来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和相关的程序,从而导致了控制体系与生产运行的脱节,影响成本控制实施效果。

4全过程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实施步骤

4.1投标阶段成本管理

工作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报价技术在招标阶段的运用也日益频繁。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技术部、造价部、项目经理部肩负起职责,各个部门要对工程图纸内容和报价范围有全面性认知,以便在工程项目中运用报价技巧,并能为日后工程造价控制提供参考。比如,作出费用预估,根据施工图纸及市场指导价格,进行造价估算,得到施工项目的直接费用,根据施工单位在该工程中的技术措施,如施工机械、脚手架、排降水措施、基坑围护措施、已有建筑物围护等,计算出工程措施费用。同时,根据工程造价表和造价估算出的工程量,计算出建设工程所需的具体费用,并计算出其他管理费、税费等费用,由此得出工程造价,作为公司投标报价,并为中标后的工程造价预测提供依据,进行全方位比较[1]。

4.2竣工阶段的决算管理

适当增加合约的价格,注重工程变更索赔工作,及时收回工程资金。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要严格遵循“先审批再修改”的原则,并且按照“先变更后施工”的原则,仔细分析施工工期和施工进度是否延误、实际工程量、工程支付情况等信息,及时、全面的收集变更索赔资料,掌握变更产生的索赔额度,制定完善的变更索赔方案,同时要提出变更请求,有效贯彻和落实专人负责制度。为更加有效的开展现场结算签证工作,工作人员要仔细分析和研究工程量清单。大部分操作人员基本都是在工地上班,他们会更加了解工地施工动态和工程实际变动情况,在具体结算工作中要真正做到不漏签。在开展完工结算工作前,财务人员要科学核算每一部分项目的直接成本,并且与预算成本进行合理的比较,准确找出超出预算金额外的其它费用。如果是业主的原因、或者场地狭窄等导致设计变更,最终增加费用支出,那么要及时提出工程费用索赔。

4.3工程投标环节成本控制

工程投标有利于减少工程建设项目的资源消耗,对建筑工程企业而言,在工程投标环节中,能高效利用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可合理分配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费用,为建筑资产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本工程投标环节的成本控制中,建筑单位首先要根据建筑项目的立项进行前期调研,判断本施工团队能否完成该项目的实际建设,并对项目施工编制具体建议。其次要根据成本预测,确定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多方因素。在成本预测中,施工团队要制定成本预测的最初计划,形成初步的成本预测方案,并汇总可能会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的因素,如气候条件、地势影响、人为因素等,分析成本预测的误差范围。最后根据成本预测的误差范围,确定最终的成本计划。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过程管理的实施要素出发,以某工程为例,探讨基于过程管理下的成本控制的逻辑结构,将建筑施工分为工程投标环节成本控制、工程施工环节成本控制、工程竣工环节成本控制三个环节,针对不同环节的施工特点,分析对建筑工程成本的整体控制,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建筑企业前期资金的投入比例,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利润率,保证了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芦树理.基于过程管理的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2]孙永刚.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4(04):56-58

[3]樊仁林.项目业主自行管理施工过程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

[4]周海英.加强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J].铁道标准设计,2002(11):67-68.

[5]邵军义.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J].经济师,2001(07):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