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2
/ 2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策略研究

冯健伟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 572700

摘要: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中职教学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对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的课程教学仍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在课上为学生展示更多专业知识,无法使学生掌握更多实践技能。新时期教学背景下,培养中职学生的关键能力刻不容缓,推动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专业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问题存在的原因,同时结合具体教学要求、教学情况优化教学策略,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做好相工作。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技能;现状分析;教学策略分析

引言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实用技术人才,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操作技能,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作为中等职业院校电子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应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然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些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合理运用,这使得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积极探索应用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提高课程的教育效果,满足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重构教学内容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和技能的教学应以应用性和充分性为基础;在这方面,我们应该适应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充分性,并邀请学生利用书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应突出重点,解释知识点的含义和应用知识点的实用价值,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知识的概念。例如,如在《RS触发器》教学中,除了在书中教授电路组成和逻辑函数理论知识外,还引用了许多RS接触器的实例,以消除开关机械振动等方面造成的干扰,并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自然思考,充分理解RS触发器的实际功能。同时,注意教材内容的相关性,防止学生思维不良,减少理论知识的重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理论知识后,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操作,使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独立地融入和内化到体验中,从而确保学习效果。

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和技能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课程教学的具体性质和功能。在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的情况下,学生对所学内容有错误的理解,并且担心学习困难。其次,教师不能在特定的教学中更新教学方法。这是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障碍。第三,对于课程的教育内容,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而不注重优化学生的实践内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很难将其应用于具体实践。这样,教授电子技术和技能课程的基础知识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因此,教师在今后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上述问题,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策略分析

(一)企业顶岗教学,提升实践工作水平

校企合作教学是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方式。教师必须重视校企合作教学,并做好企业顶岗实习跟踪管理工作,才能发挥校企合作教学的作用,充分提升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对此,教师应端正校企合作教学工作态度,秉承积极、主动、负责的工作原则与企业管理人员对接,与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中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比如,在完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课程教学后,教师与当地从事半导体研究、晶体管生产制作的企业,与当地从事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的企业签订长期产学研合作计划,并安排校内学生在学期内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教师与合作企业的负责人介绍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擅长半导体方面的知识、擅长功率器件方面的知识等,让负责人酌情安排学生去合适的岗位实习。完成对接工作后,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顶岗学习情况。借助微信这一线上通讯平台与学生进行日日沟通,由学生在班级学习群中接龙汇报每日在企业内负责的工作,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学习到的经验。日日沟通能够实现对学生顶岗学习的跟踪管理,以免学生在企业实习时滥竽充数。

(二)创新型教学方法有机融合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学方法选择应该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准。现阶段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同伴教学法互相融合。同伴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习任务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合作探索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步骤有:知识讲解→知识测试→学生答题→同伴讨论→知识再测试→学生答题→错题讲解。比如在触发器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对触发器的组成和逻辑功能进行讲解后发布测试题,学生提交答案,然后给学生发放有故障的触发器面包板电路,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合作探究进行电路排故,然后通过学习平台发送答案。最后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完成知识讲授。采用同伴教学法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不仅提高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例如讲解逻辑门电路制作三人表决器时,让学生课前自主查阅资料了解表决器的功能,引发学生对“表决器如何实现其功能”问题的思考;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和知识回顾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表决器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并布置第二个任务“找出表决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并用逻辑真值表表示出来”,学生完成后通过手机上传学习平台,教师对学生答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真值表和逻辑表达式,学生根据表达式画出逻辑电路图并通过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最后完成实际电路的制作和调试。通过一个个任务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到达知识的彼岸。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1.理实一体化教学

以“工学结合”为指导,进行理实一体化在电子基础教育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按照理论知识与教学实施相结合,实现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的转化,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主要教学方法,指导辅助项目,采用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以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内化和提升,实施以就业发展为驱动的教学,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项目驱动教学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基于项目主导的方法,以实现教学实施与工作的有效衔接。项目主导法主要包括教学项目的决策过程、教学内容的规划、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将项目任务分配给学生,然后进行工作后模拟,以实施基于项目生产的教学管理,最后根据工作后要求评估教学过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教授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进。教师通常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空间和机会。教师开展基本教学和电子技术技能,主要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教师应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通过模拟实验,确保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紧密结合。随着培训内容的增加,学生的全面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简言之,在教师实施多样化教学模式、电子技术基础和技能的情况下,课堂教学质量将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帅.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策略探析[J].才智,2019(34):23.

[2]刘英.中职电子技术基础学业水平考试现状与教学策略——以福建经济学校为例[J].海峡科学,2019(07):83-85.

[3]李永青.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识图能力的培养[J].东西南北,2019(04):93.

[4]王忠海.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03):159.

作者简介:冯健伟(1985年3月)男,汉族,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本科,讲师,研究方向: 电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