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2
/ 2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张亚娟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中育品格奥园幼儿园  陕西西安  712000

摘要:习惯,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时间久了就养成习惯。好的学习方式成就养成学习的习惯,参与家庭事务就养成了生活的习惯,长期与人相处就养成了交往的习惯。一个人的良好心理素养来源于良好的行为规范,也是良好品德素养的基础。人的不同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实践中不断学习,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锤炼,通过教育以及家庭的正确引导逐步形成的,好的习惯的形成进而成就好的性格。教育者在引导幼儿对事物的认知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倘若改变已经形成了的习惯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好的习惯对于学前幼儿来说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是每个教育者和家庭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1对学前幼儿的培养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

1.1学前幼儿赏识教育,适度鼓励,适时表扬

善于发掘孩子的才能,激发孩子的个性,培养自信。幼儿的自信心来源于教育者和家庭的鼓励和赞扬。鼓励和表扬可以激发学龄前儿童的良好情绪。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应注意学龄前儿童应及时服用红花,以示动力,纠正不良习惯,表扬进步者。在集体生活中,孩子们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模仿。此外,教育工作和家庭成员必须首先表现和练习,以便默默地影响儿童的行为。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应适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使儿童身心享受。但是不要太表扬和鼓励,太多会给学龄前儿童一种错误的信息,让他们从中受益太多。幼儿教育不仅是一种鼓励和赞扬,也是一种挫折教育,有利于幼儿的成长。重视教育规模,既要表扬又要批评,使教育发挥作用,使儿童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1.2幼儿园和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是要重视孩子

欧美学者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学前幼儿教育塑造是多维度的,作为家长的一方,一定要身正言明,重视孩子,从良好的习惯开始,加以正确引导,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愉悦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心系阳光。

1.3树立好榜样是学前幼儿力量的源泉

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的最密切接触的人,特别是家长,幼儿的心理往往都会以身边密切的人为榜样,往往是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最大。幼儿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在这种日积月累之下才能形成,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古人云,“近朱者赤”。学前幼儿最擅长模仿,这个阶段也是模仿的黄金时期,幼儿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因此,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氛围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做出好的榜样,正面诱导,积极鼓励。长此以往的坚持,孩子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为心里的榜样,恰好榜样的力量这样长存在孩子的心里,对于孩子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学策略

2.1构建良好的行为教育环境

在幼儿园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幼儿习惯习惯得到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建立幼儿园相关秩序和规范,使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明确遵守,幼儿通过对行为范式的观察和模仿,感受和体验环境的秩序,获得社会行为规范的认识。其中的行为范式源自教师、其他幼儿和文学作品一些行为、环境中规范化的图标等。首先,教师的行为习惯会被幼儿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向幼儿传达文明、卫生、学习等各个方面的规范要求,让幼儿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处理事情;其次,同龄人的榜样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果身边的同伴文明善良,遇到问题总是协商解决,幼儿就会深受其影响,就会在与同伴相处中以同样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再次,文学中的正面人物有谦虚、礼貌、诚实和勇敢等行为,教育环境中的一些规范图标,可以为幼儿提供正确的行为范式,有效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2.2家长、幼儿、教师共同讨论,制定行为规范

在一个家庭里行为规范的制定,以及一个班级学习计划制定,一定要适合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共同遵守基础之上。幼儿、家庭成员、老师、幼儿园都要有耐心,培养一个好的习惯或许需要很多的时间,能培养一个好习惯,需要教育者付出更多精力,这样的参与让幼儿自身获得成就感,也就能遵守自己参与的家规、班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幼儿自觉性,也培养了幼儿照章行事的习惯,从而会自觉去约束自己。

2.3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

幼儿园时期,幼儿的思维能力快速发展。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比较贪玩,教师应该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课内可以开展班级兴趣小组,幼儿在小组内可以互相学习,还要培养幼儿的学习自信,多鼓励落后的孩子,也要表扬表现优秀的孩子,让幼儿爱上学习,并能从中获得成就感;要求孩子确定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比如今天要学会一篇课文怎么朗读,今天要做几道数学题等,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内容完成后,自己收获了什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学习活动,例如美术写生、户外音乐会、班级博物馆游览活动等等。写生可以让幼儿亲近大自然,老师们可以和幼儿一边玩一边教他们观察周边的生物,启发孩子的思考;户外音乐会可以利用音乐来开导疏通孩子的心理,同时可以促进同学间的友谊;去博物馆可以让孩子们和文物面对面,让他们了解历史,亲近历史。这些课外活动或多或少都在培养孩子们的能力和行为习惯,一切都是为了幼儿们在幼儿园里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2.4培养团队意识,形成集体氛围

让幼儿形成团队意识,需要有良好的班风、家风,好的集体氛围往往能给工作带来理想的效果,并且给教学带来很多欢乐。这样每一个幼儿都会自觉去维护。幼儿好的行为,就需要在班集体里及时鼓励、表扬,如果有不良的个别行为,需要及时制止,更不要放弃还需加以引导,让好的习惯在团队中得到发展,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教育。

2.5注重家园合作,推进行为习惯教育

很多人认为,学习是教师影响下的活动,但是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尤其是幼儿影响颇深,家长也是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效果的重要一环。父母和家人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虽然教师才是幼儿园教学的基础,但是家长也不应该缺席幼儿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家长和教师的协调合作是培养孩子们的良好品行的基础,这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枢纽。例如,可以让家长在家庭中监督“幼儿家务安排”的实施,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相关规范。或者参加亲子义工活动和植树活动,父母应以身作则,参与孩子成长的同时,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行为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父母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要行为规范,文明大方。还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拒绝挑食、偏食;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不赖床,讲卫生等。教师应建有家长群,也应该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培养问题,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论

总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这是一次无止境的学习之旅。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园应以最有效的方式建立有幼儿的幼儿园规范和秩序,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和思想品格,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为儿童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含珍.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2021(52):125.

[2]马金存.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1(36):112-113.

[3]施立美.幼儿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措施探究[J].智力,2021(33):184-186.

[4]吕小丽.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优化幼儿教育教学质量[J].家长,2021(3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