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2
/ 2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影响

董晖

平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 德州 253100

摘要:目的:针对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未采取药学干预的喹诺酮类药物处方1489张设为未干预组,另将我院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采取药学干预的喹诺酮类药物处方1489张设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指标值(耐药率、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联用、超适应证用药和禁忌证用药率)、药物利用指数和使用频度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耐药率、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联用、超适应证用药率均低于未干预组,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利用指数、使用频度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可提高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率,降低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其效果显著,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药学干预;喹诺酮类药物;影响

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广谱抗菌药物,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此类药物的特点为价格较合理,且不良反应较小,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引起的疾病。患者抗感染治疗后,一般不会产生过敏反应,接受度较高。喹诺酮类药物的普遍适应性是目前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现象的原因之一。为保证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得到合理运用,并降低其耐药率,需药师采用药学干预进行指导和监督,从而发挥药师的作用。现观察药学干预对医院门诊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未采取药学干预的喹诺酮类药物处方1489张设为未干预组,其中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分别为754张、735张。另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采取药学干预的喹诺酮类药物处方1489张设为干预组,其中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分别为761张、728张。两组患者的药物构成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未干预组患者未采取药学干预而开具喹诺酮类药物处方。干预组患者采取药学干预开具喹诺酮类药物处方,干预措施如下。

(1)评估。按照医院具体情况由专业人员制订系统的抗菌药物处方评估和干预措施,对已发出的处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评价,对处方中不合理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归纳整理并研究,找出其中原因。确定喹诺酮类药物干预方法,对医院医生进行用药宣教,并持续改进。

(2)评估处方药物。组建药物评估小组,由ICU、外科、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人员组成,对喹诺酮类药物处方的科学性评估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和药品说明书规定进行,拟定规范、合理、统一的评估标准。

(3)干预具体措施。1)对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具体评估内容包括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感染为主)性疾病、围术期无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指征、无药敏试验和未进行病原菌培养等。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采取干预措施。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方案应结合患者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而制定。喹诺酮类药物停止使用的标准为细菌耐药率为>75%。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过程中,应对细菌耐药率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同时对药物的剂量进行调整;2)对医务人员进行关于抗感染及感染方面的健康教育,立即隔离感染患者,同时尽快进行细菌培养,保证用药科学。应加强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规范教育工作,对不合理使用药物的责任人进行处罚。严格审核和检查发放处方药物,尽早发现和处理用药不规范之处;3)持续改进。当患者采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期间,建立药学咨询热线,及时为患者和医务人员解答疑难问题。医务人员应定时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检查,并在各科室公布评定结果,同时定时举办关于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讨论会,告知各科室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处,从而提升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指标值(耐药率、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联用、超适应证用药和禁忌证用药率)情况;

(2)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和药物利用指数情况。

抗菌药物使用频度=药物的年销售总量(g)/药物的DDD值。使用频度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

药物利用指数=使用频度/实际用药天数。药物利用指数>1表示存在药物滥用。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版统计学软件分析,所得数据以例数(n)、百分率(%)和均数±标准差(±s)表示,涉及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表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化学合成类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能力不同,目前已发展到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上使用比较广泛的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等。这些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主要通过抑制细菌核酸,妨碍DNA回旋酶活性,进一步导致细菌DNA不可逆损害,达到抗感染作用。与其他类型抗菌药物不同的是,喹诺酮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与其他抗菌药物产生交叉耐药,对其他抗菌药物无法杀灭的耐药菌株,喹诺酮类药物可产生良好的抗菌活性。近些年,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其不合理用药情况越来越严重,由此产生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报道也层出不穷。临床研究表明,目前临床上产生耐药性的细菌与喹诺酮类药物的过度使用有很大关系。因此,需要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有效的药学干预。

本研究对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期间进行药学干预,分析药物干预对其使用的影响,发现采取药学干预的干预组患者的耐药率、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联用、超适应证用药率均显著低于未干预组(P<0.05),药物使用频度也明显低于未干预组(P<0.05)。由此可知,通过采取药学干预可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规范,使药物滥用情况减少,使药物使用越来越合理。

将药物干预应用于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期间,首先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寻处方不合理因素,制定喹诺酮药物使用干预的具体内容。然后确定药物处方的评估标准,即由各科室专业人员建立评估小组,同时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和药品说明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药物使用标准,减少药物使用不合理和耐药情况出现;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责任意识,将医务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尽早发现药物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并尽快纠正。

本文分析结果表明,药学干预可提高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率,降低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其效果显著,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超.药学干预对医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和效果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06):675-678.

[2]王丽.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4):74-75.

[3]王鸣凯.对门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学干预效果[J].中国处方药,2020,18(0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