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平喘汤对痰湿蕴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1
/ 2

益气平喘汤对痰湿蕴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观察

崔维春, ,吉海波 ,刘浩宇

金湖县中医院,江苏淮安   211600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平喘汤加减治疗痰湿蕴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AECOPD痰湿蕴肺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西医抗感染平喘治疗,中药组联合益气平喘汤治疗2周。比较2组疗效,评价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6min步行距离(m)及肺功能。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47%,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C评分中药组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中药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较治疗前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min步行距离(m)中药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益气平喘汤加减可改善痰湿蕴肺型COPD患者的活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益气平喘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改良呼吸困难指数;6min步行距离;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主要表现气流受限不可逆且进行性进展,与烟雾等有害刺激关联。病理学基础是气道慢性炎症[1]。该病以反复咳痰喘为主要表现,中医属“肺胀”范畴,临床肺肾气虚、痰湿蕴肺型多见。该病期长,平均年龄大,并发症多,治疗困难。本研究使用益气平喘汤治疗痰湿蕴肺型AECOPD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呼吸病房2021年01月—2022年10月诊治的38例患者,随机分为使用中药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中药组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55~85岁,平均(76±1.1)岁;病程5~32年。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龄57~86岁,平均(78±1.2)岁;病程5~31年。

1.2临床特点

1.2.1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版中国指南)》制定AECOPD诊断标准。

1.2.2辨证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2021版中国COPD诊断指南;中医辨证符合周仲英主编中医内科学AECOPD痰湿蕴肺证型。

排除标准: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急性心功能衰竭等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者;严重呼吸衰竭需气管插管;对治疗方案中药或西药存在过敏或不耐受者。

1.3治疗方法

中药组给予益气平喘汤加减(由本院中药房提供,由炒芥子10g、姜半夏10g、茯苓10g、莱菔子10g、炒苏子12g、当归12g、蜜款冬花10g、桑白皮10g、炒杏仁9g、陈皮6g、麸炒白术10g、麸炒枳壳10g、蜜麻黄6g、蜜桑白皮10g、杏仁9g、黄芪15g、炙甘草4g、前胡10g组成)水煎至200mL口服,早晚各1次。并且常规抗感染祛痰平喘治疗。

对照组抗感染平喘治疗。

1.4观察指标

1)对比2组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拟定。主要观察咳嗽、气短、肺部啰音等症状。显效: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有效: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

2)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医量化诊断》[3]标准,采用积分法进行评定,评价指标包括咳嗽、气短、肺部啰音,每项6分,0分为正常,2分为轻度,4分为中度,6分为重度。生存质量评估:mMRC评分6min步行距离变化。

1.5统计学方法

汇总并分析数据,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百分比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0.05时,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见表3)。

表1  临床疗效判定[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中药组

19

1

17

1

18(94.74)*

对照组

19

1

16

2

17(89.4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候及CAT评分比较(

组别

时间

咳嗽

气短

肺部啰音

CAT评分

中药组(n=19)

治疗前

1.66±0.24

1.68±0.26

1.78±0.24

27

治疗后

0.84±0.07*

0.82±0.22*

0.79±0.25*

21

对照组(n=19)

治疗前

1.34±0.26

1.46±0.16

1.66±0.18

28

治疗后

0.97±0.13

0.72±0.19

0.89±0.19

2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组别

时间

FEV1

FEV1%

FEV1/FVC

6min步行距离(m)

中药组(n=19)

治疗前

1.56±0.39

52.15±6.46

50.35±6.28

310.56±52.68

治疗后

1.83±0.57*

62.38±7.19*

58.28±6.16*

375.53±57.42

对照组(n=19)

治疗前

1.55±0.45

51.28±6.34

50.14±6.36

312.14±55.65

治疗后

1.58±0.33

56.40±7.13

51.49±6.33

323.47±54.7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AECOP患者治疗以控制感染,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症状,延缓病情为目标。治疗以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雾化吸入联合β2受体激动剂及抗胆碱药,静脉使用茶碱类药物为主,但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如血糖异常、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等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新的安全便捷治疗方法是治疗COPD患者新方向,研究热点问题。

中医将COPD归属“肺胀”范畴。本病多由年老体弱,肺脏反复受邪,肺失宣降,则开始痰多。痰湿蕴肺,肺气不宣,阻遏气机,脾运不畅,津液不化。治则以降逆化痰,方用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4]。益气平喘汤是基于名医焦树德麻杏二三汤结合多年来临床实践及我院名老中医长期经验总结化裁而来,方中炒芥子温肺利气,豁痰平喘,宣肺止咳;炒莱菔子降气导滞,化痰止咳;炒紫苏子降气平喘,化痰止咳。麸炒白术健脾燥湿;合用具有降气平喘、消痰止咳之功故为君药;陈皮行气祛痰,麸炒枳壳降气消食,半夏降逆祛痰;前胡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合用加强祛痰平喘功用为臣药;茯苓理气化痰;蜜款冬花润肺化痰;当归行气补血,黄芪益气升阳利水消肿;蜜桑白皮清热化痰,降气平喘;炙甘草益气和中。麻黄杏仁宣肺平喘,全方配合起到宣降肺气,祛痰利湿,则喘咳痰多诸证自除。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当归提取物藁苯内酯有平喘作用。桑白皮提取物有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呈现抗炎平喘作用;甘草具有显著抗炎、解毒、抗病毒、抗变态反应等诸多药效,且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5]。麻黄则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镇咳平喘等[6];苦杏仁提取物可降低平滑肌的兴奋性,稳定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抑制哮喘发生,改善肺功能[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中药组mMRC评分、6min步行距离、肺功能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联合益气平喘汤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6.

[3]徐迪华,徐剑秋.中医量化诊断[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2-78.

[4]吴勉华,石岩.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6月第5版.2021:94.

[5]李想,李冀.甘草提取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19,51(5):81-86.

[6]姜雪,孙森凤,王悦.麻黄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17,31(5):28-31.

[7]魏萍.中药苦杏仁治疗哮喘的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5):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