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影响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1
/ 2

分析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影响效果

张源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400000

【摘要】目的:探究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急诊收治的14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0人。结果:观察组处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较高,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AMI患者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影响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效率临床转归

AMI患者容易发生心脏骤停,具有较高的猝死风险,所以为患者提供有效、合理的急救护理尤为关键[1]为了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促进急救成功率有效提高,需要不断优化急救护理工作。本文旨在探究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AMI患者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影响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急诊收治的14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人。观察组男36例、女34例,平均年龄(68.32±8.84)岁;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7.21±8.01)岁。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准备急救,检查患者的心率、体温、血压等,根据医生的建议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手术,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观察组给予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1)建立静脉通路。接到诊断后,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防止患者因反复穿刺而激动,避免影响身体的血流。尽量一次完成手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并按照医嘱正确连接输液器,为患者提供血管扩张、镇静、心脏强化等相关急救措施。(2)吸入氧气。给患者高流量吸氧。如果患者患有严重疾病且神志不清,则有必要给予患者压力吸氧治疗,以保持气道通畅。在湿化瓶中加入50%的酒精,以提高氧气治疗的效果。(3)心理干预。护士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增强治疗信心,缓解不良情绪。(4)急救后护理。通过初步急救干预,在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后,患者将被转移到重症监护室,并与指定的护士一起完成交接工作。

1.3观察指标

(1)处理总有效率,显效为病情变化全面恢复、有效为病情变化基本恢复、无效为病情变化没有恢复;(2)护理满意度;(3)采用李克特评分表评价临床症状。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

2结果

2.1处理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处理总有效率【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70

35

32

3

95.71%(67/70)

对照组

70

26

29

15

78.57%(55/70)

x2

13.965

P

<0.05

2.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70

33

37

0

100.00%(70/70)

对照组

70

22

34

14

82.86%(58/70)

x2

12.054

P

<0.05

2.3临床症状评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见表3。

表3  临床症状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胸闷

气喘

呼吸困难

胸痛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70

1.39±0.27

4.55±0.39

1.33±0.18

4.69±0.41

1.28±0.21

4.47±0.39

1.63±0.12

4.49±0.22

对照组

70

1.38±0.24

3.27±0.30

1.32±0.20

3.11±0.31

1.27±0.19

3.12±0.25

1.60±0.21

3.55±0.23

t

6.032

11.525

5.295

14.855

6.002

13.022

2.338

10.547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AMI属于危重急症,如果救治不及时,将会出现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对患者的生命威胁较大。院前急救护理质量与该病的救治效果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安全转运和院前急救护理的规范性,可以为患者的救治赢得宝贵的时间,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传统的院前急救护理缺乏针对性、科学性、规范化的特点,容易引起诸多的安全隐患,存在较低的急救质量和效率,无法获得理想的院前急救效果[3]

本文通过探究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AMI患者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影响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处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较高,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P<0.05)。主要原因为: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主要由急诊专科护理团队合作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及时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从心理、生理等方面为患者提供系统、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4]。具体来说,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可以让护理人员准确掌握患者病情,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抢救效果。实施护理干预还可以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如休克、感染等,从而确保治疗效果[5]。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对AMI患者应用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能够获得更高的处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

参考文献

[1] 朱陶锦,周望梅,甘秋萍,等. 《急救护理学(第2版)》出版: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22,31(5):后插5.

[2] 孙慧,颜燕,李鉴霖,等.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及护理对策[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6):2994-2997.

[3] 唐绍辉,易婷,陈煌,等.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负性情绪和预后质量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21,42(10):1259-1263.

[4] 朱言丽. 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家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368-371.

[5] 谭卷. 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4):68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