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算精细化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9
/ 2

事业单位预算精细化管理探讨

李露瑶

32120219890619002X

摘要:基层机关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管理,是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持续提高预算管理的精准度,对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目前要从树立正确的理念,建立完善的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等方面来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从而保证预算管理工作可以达到预期的结果,为更好的实现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保证。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精细化;管理

1预算管理精细化概述

预算管理是一系列的组织、调节及监督管控活动,它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关键部分。预算管理精益化是在预算中引进了精益化的管理思想,具有高效化、便捷化的特征。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的管理手段,不但可以明显地提高预算管理效率,而且可以切实地提高服务质量。预算管理的精准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是精益化的财政预算。基层机关在制定年度预算计划时,必须将其对应的支出进行分解,并对其职能类别、经济类别进行细化。在推进预算管理工作落地的同时,要注意具体预算任务的完成,明确下一年的工作目标和资金使用目标。其次,要做到精益化。在预算实施过程中,要明确下一年的财政支出指标,不能任意调整预算。如果有什么特别的情况,需要调整,一定要报财务部审批,审批没有审批是不可以的。四是细化预算报告。通过提供精确的财务报告,可以让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认识到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对其展开全方位的协调与沟通,做好相应的整改工作,持续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

2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预算意识不强

在预算管理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全面工作观念,以保证各项工作的准确、有效的落实,从当前各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来看,在意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单位的领导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争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预算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致使单位的其它部门也忽略了预算管理工作,致使单位内部预算指标不实等问题。二是一些单位将预算工作视为财务工作的一部分,没有及时、准确地树立起预算工作的参与性,没有为预算工作提供基本数据支撑,导致了预算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2.2预算执行存在差异

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制定各种预算固然是很重要的一环,但预算执行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只有把预算执行做好,才能确保预算管理的效果。然而,目前各单位在预算和执行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如:一是有的单位盲目申报项目,以从主管部门获取更多的资金,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资金浪费。二是资金使用上存在着一些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导致资金使用上的随意性较大,资金使用上存在着一些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导致资金使用上的问题日益突出。三是项目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配套资金未及时到位,项目可行性不高,导致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导致项目建设资金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不利于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有效使用。

2.3监管力度需要增强

为了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有必要进行必要的监督。目前,在某些单位中,监管工作的力度存在着显著的欠缺,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未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具体而言,一是部分单位在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核时,往往将定性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忽视了预算效益对于执行情况的影响的分析,没有达到真正的公平、公平。二是由于财务、审计等相关部门在人员、专业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下,不能对各单位的预算进行科学的审核,不能对各单位的预算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3基层预算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3.1预算编制管理工作建议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预算管理中,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一是要在预算管理中加强与预算管理有关的内部训练,并要对预算管理的质量进行明确;另一方面,将预算编制工作引入到了日常工作中,在单位内部构建出一个单位全年开放的滚动项目库,将单位项目的立项申请资料、可行性分析报告、事前绩效评估和预算绩效目标等与项目立项有关的资料,在项目立项之前,与十四五规划和单位发展规划以及工作计划相结合,展开储备,并对项目进行优先级排序。例如,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计划,优先处理那些急需解决的重大项目。从而延长了预算的制定周期,使其与日常工作密切联系。预算事项的预备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此外,各部门要将工程分为内设工程与外设工程两类。内部项目是为了实现单位精细化管理,根据业务事项和管理要求展开的,它可以与财政项目保持一致,也可以是多个内部项目对应一个财政项目。

3.2单位预算指标管理建议

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在制定单位预算指标时,必须要与现实情况相联系,对单位预算展开仔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以单位管理要求、项目管理要求和资金监管、财务分析、财务统计等需求为基础,展开设定。预算指标可以在目前的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对各业务环节的预算控制,避免在资金的运用上出现超支,不按照计划和范围的运用。而且也不能让预算的控制,影响到工作的进行。因此,预算指标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化,要拥有预警机制,这样才能实现内部控制的目的,还要能够进行可调节和调剂。

3.3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建议

预算实施就是对预算经费的运用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与管理。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预算执行控制体系,来保证预算支出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在单位预算目标范围内,对已批准的项目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与之后的申报、报销进行联系,并对其进行管控,并根据内外有关文件、制度的要求,对项目的标准化、过程进行管控,使项目的预算执行达到“智能驾驶”的目的。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正常化,业绩纪元来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强化对绩效的追踪和监督,及时纠正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确保预算资金的有效运用。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管理,建立全程的内控管理平台,将流程、制度要求、控制标准和内容要求等固化到信息化系统中。在信息系统中,实现了预算指标--经费申领--业务报销的有关管理与控制。没有预算就不花钱,没有超标准就不审批,没有流程节点就不漏掉,从而保证了企业在预算业绩方面的成功。

3.4单位预算数据管理建议

预算执行分析应该能够完成对单位错综复杂的财务业务系统中的预算执行系统中的多单位、多角度、多年度的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应该利用预算执行分析,构建出一个单位的预警机制,并对经常出现的超支预算、违反资金管理办法办理资金支付等情况,展开对这些情况进行规范,并对其进行预警控制。以各部门的预算情况、日常现金使用和支出等情况为依据,制定出对应的条件。在各个部门出现接近超支、经费不足等情况的时候,可以向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发出警告,具有预警的功能,以分析的内容及数据用户的需求和习惯为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加强预算管理的精细化,才能有效地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在新的情况下,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要有一个正确的理念,要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健全,要加强内部控制,要对预算绩效考核机制和预算监督机制进行优化,要构建一个信息化系统,这样才能让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曹颖.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精细化管理实施的有效途径[J].中国农业会计,2018(04):12-13.DOI:10.13575/j.cnki.319.2018.04.007.

[2]张世祯.精细化管理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2018(06):58.

[3]曾燕云.精细化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项目经费中的应用[J].财经界,2018(03):32-33.

[4]陈苏.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精细化管理探究[J].纳税,2018(02):216.

[5]谢发权.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精细化管理浅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3):49-50.

[6]张津宾.水利事业单位预算精细化管理探究[J].山西水利,2013,29(0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