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泵的安装及维护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2
/ 2

屏蔽泵的安装及维护措施研究

严凯

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26009

摘要:屏蔽泵在民用、工业等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其运行与维护也直接关系着生产与经济效益,需要为屏蔽泵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将存在的故障问题及时处理。本文从屏蔽泵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入手,讨论屏蔽泵安装运行故障原因,最后提出屏蔽泵运行与维护对策,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屏蔽泵;安装;维护

当前我国对企业生产安全与环保问题高度重视,并且在运送易燃易爆和腐蚀性介质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防护。屏蔽泵是一种运行平稳、无泄漏、噪音小的设备,所以在企业生产与相关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不过不合理安装与维护会导致故障频发,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采取科学的维护策略,进而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以下进行相关分析。

一、屏蔽泵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屏蔽泵是一种机泵一体化的产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屏蔽式三相异步机、泵体,并且电动机的定转子铁心外部设置了屏蔽套,与输送的液体相分离,避免了定子、转子腔内受到侵蚀,并且泵轴与叶轮紧密连接(如图一)。主要结构类型如下:其一,常用型基本结构。屏蔽泵在输送物料的过程中基于离心泵工作原理,在泵的出口管线输送,在泵口位置部分小料根据设计的流道在轴承、轴套中润滑冷却,也在电动机内部进行循环冷却;其二,高温分离型结构。如果物料温度偏高需要选择高温分离型结构,实际操作中需要冷却泵的夹套以及自身循环液或者进行保温处理;其三,逆向循环型结构。如果输送物料容易出现汽化现象,需要选择逆向循环结构;其四,自吸型结构。具有自动抽气功能是这种结构的主要特征,即使吸入端管道未能填充物料依旧能正常工作;其五,内部增压型结构。转子轴后设置加压副叶轮,由此代替逆向循环型结构进行物料的输送,屏蔽泵选择要求满足物料特性[1]

图一:屏蔽泵基本结构

二、屏蔽泵安装运行故障原因

安装屏蔽泵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由此影响正常运行与生产,通过大量分析发现导致故障出现的因素包括三种:

(一)屏蔽泵问题

其一,屏蔽缝不能正常输送物料,主要原因在于进出口管线出现异物堵塞、物料黏度过大、进口管线存在排气不清问题或者反转断电;其二,泵的运行流量或者扬程偏小,其原因在于泵出现磨损、腐蚀情况,或者管道存在异物导致堵塞,最终造成排气受到影响[2]

(二)电机问题

其一,泵轴如果出现发热或者磨损情况可能是由于泵内部件磨损或者超标,造成轴承超过正常负荷,进而影响泵内的正常循环,再如润滑冷却液的流量不足、物料黏度过大、杂质堵塞也会造成电机出现问题,进而影响轴承运行效率;其二,电机运行期间电流过大,这一问题出现在于泵的出口压力偏小、流量过大,由此造成泵超过额定电压,也和物料黏度过大有关;其三,不能正常启动电机。电机启动异常主要原因在于电源缺相、异物堵塞或者断电,需要针对性处理。

(三)噪声或者振动问题

其一,噪声过大是由于叶轮机或者部件出现磨损、腐蚀或者吸入口阻力过大,由此影响正常排气;其二,泵振动的出现因素在于叶轮或者部件磨损腐蚀出现不平衡、异物堵塞、配管不良,吸入阻力加大,所以需要明确屏蔽泵安装运行故障因素,科学开展修复工作。

三、屏蔽泵运行与维护对策

某化工厂立式PBG屏蔽泵运行多年后出现运行噪音大、扬程偏小等问题,对正常的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为节约生产成本,现安排维护人员进行检修处理,主要措施如下:

(一)做好安装前期工作

为了让屏蔽泵安装之后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需要对前期准备工作加以重视,通过大量工程实践发现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其一,明确屏蔽泵工作原理、结构特征。安装人员合理选择设备类型以及工艺,能够达到电气设计要求,也就是保证材质、功率、扬程、流量、转速等参数和选型达到要求,并且保证物料的腐蚀情况、酸碱度、黏度、比例、温度达到工艺要求,屏蔽泵的绝缘等级、防护等级同样需要满足电气专业规定;其二,做好屏蔽泵质量验收工作。保证铭牌参数清晰、齐全,符合技术参数要求,并且泵体要达到设备设计规范,不存在凹陷、变形等情况,进出管口法兰选型保证正确做好管口密封处理,正常连接外循环管线,并且油漆也需要达到防腐技术要求;其三,屏蔽泵需要做好保管存放处理。如果暂时未使用需要在室内仓库干燥阴凉位置进行标记,不得存放于室外潮湿环境下,在保管期间不得打开外包装,保证进出口封堵的完整性;其四,屏蔽泵安装现场检查。在安装屏蔽泵之前需要仔细检查现场情况,保证设备平整,达到土建专业要求,定位安装尺寸符合设备基础布置图;其五,屏蔽泵的搬运。在搬运期间要避免碰撞问题,对于重量较大以及功率大的屏蔽泵需要使用机械设备搬运,并且确保平地泵吊装位置准确,如果设备存在故障需要提前进行修复处理,将前期准备工作真正落实,由此为屏蔽泵的后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3]

(二)安装前配线工作

屏蔽泵的配线质量是确保后续正常运行的关键,开展该项工作需要结合工程施工图纸进行,并且由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后期安装依旧需要不断改进安装内容,详细分析各个环节。具体如下:其一,在验收混凝土之后预埋好地脚螺丝,地脚螺丝上方浆液固化之后松开屏蔽泵机架和底座的紧固螺丝,然后把底座设置在地脚螺丝上方;其二,收紧地脚螺丝之后对底座水平度进行调整,然后通过二次灌浆处理填充缝隙,在浆料固化之后进行验收以及彻底清理底座表面的杂物;其三,屏蔽泵安装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地脚螺丝和底座松动情况,否则会导致生产运行期间出现故障;其四,安装屏蔽泵配管线过程中需要遵守施工图纸的配管要求,进而便于屏蔽泵运行前期排气。

(三)加强日常运行检查

要想实现屏蔽泵的稳定运转,需要加强日常运行的检查工作,主要内容如下:其一,分析屏蔽泵进出口部件是否松动,比如法兰、机架与底座,如果发现螺栓松动需要及时紧固处理;其二,将电机的运行电流控制在额定电流范围内;其三,合理设计泵的扬程、流量与功率,确保运行期间温宿恒定、没有异响,其中振动速度每秒不超过3毫米,噪音不超过85分贝;其四,分析内循环或者旁路管线、逆向循环管线的管线流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其五,结合动平衡标准,叶轮满足G6.3级,转子轴为G2.5级;其六,屏蔽泵的机械式或者电子式运行监视器都需要在区域正常范围显示。

(四)故障修复处理

其一,屏蔽泵的部件分离与拆解。维修人员全面了解屏蔽泵内部结构后显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之后打开排泄阀门与排气阀,让泵内部的物料与液体排出,再拆卸循环管路与换热器,完成上述工作后将垫木设置在泵体位置,卸掉连接螺丝,实现叶轮、泵体和底座分离。最后拆下、叶轮、后端盖、前后轴承、轴套等部件,拆卸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零部件损坏;其二,屏蔽泵零部件的检测、更换或修复。需要分析轴承的内径与总长度,并且对磨损程度作出严格规定,之后检查轴套与推力盘,根据磨损情况分析是否需要更换,接下来进行循环管和过滤器,如果堵塞需要及时情况,必要时进行更换。如果屏蔽泵的叶轮、泵轴等零部件需要修复可以使用激光熔覆技术,将熔覆层厚度控制在0.2-2毫米,可以显著节约更换设备的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延长屏蔽泵的使用年限,需要生产人员与维修人员掌握屏蔽泵的工作原理,能够分析出故障产生因素,之后结合技术要求进行修复。此外,需要维修人员积极学习技术,进行缩短维修时间,减少对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苗明华,尹清斌,王江涛. 核电厂屏蔽主泵安装焊接技术研究[J]. 核科学与工程,2021,41(5):935-940.

[2]孙波,涂凌志,李义. 在CAP1400屏蔽主泵安装小车顶升机构应用中多电动机同步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实现[J]. 机械工程师,2021,22(9):102-105,108.

[3]梁铭浩. 屏蔽泵的故障分析与解决措施[J]. 广州化工,2021,49(14):134-13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