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1
/ 2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金丹

江苏国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土壤质量高低会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此前受到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土壤污染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对土壤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表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关键词: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趋势

    社会的进步推动工业向前发展,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会污染土壤。现代工业化发展中更加注重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但仍旧会存在部分污染源导致土壤受损,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土壤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社会各界都广泛关注有关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以便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

一、修复土壤的价值

    人类生产生活中土地资源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基。为了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损伤,大多行业已逐步开展转型升级,但随着工业发展的不断扩大仍会对土壤造成较大损伤。例如重工业生产中的金属污染、化学有机物污染、复合污染等等,开展土壤修复,可帮助土壤恢复初始状态,促使人与自然永续共生[1]

二、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我国土地类型复杂多样,受到生产发展的影响污染源种类也更加复杂。开展土壤修复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同时也要结合污染源类型针对性进行治理,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使用主要有:

    第一,工程修复法。这一方式可让土壤发生某些变化。比如对于污染程度较轻的土壤,通常运用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行翻土;对于污染程度较深的土壤,首先清除污染源,而后选取安全清洁的土壤进行填充[2]。但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如果稍有不当还会破坏原本的土壤结构,不仅不利于帮助土壤恢复初始状态,也会影响区域自然环境的平衡。

    第二,化工修复法。化工修复法主要将物理与化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结合土壤污染情况进行针对性修复。例如热处理,通过热处理分界土壤中的污染物;又如溶解,将土壤中的污染物提取出来,运用溶解方式清除污染物;又如化学还原方法,对土壤中存在的化学污染源进行氧化还原,减少污染物的存在。但是在使用化工修复法过程中,应通盘考虑、选择科学恰当的方式,否则将会对土壤造成二次伤害[3]

    第三,生物技术修复法。此前我国生物技术领域不断向前发展,由于生物技术的不断成熟,使之被逐步运用在土壤污染修复中,以应对不同土壤污染问题。例如运用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此种方式吸附存在在土壤中的污染源,与此同时,当微生物腐化之后,也可帮助土壤恢复活力。但在具体使用生物技术修复法时,也要结合土壤污染的实际状况,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第四,植物修复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始植物修复技术逐步问世,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植物修复技术也变得愈加成熟。对于重金属、农药、石油等污染物都可借助植物修复技术帮助土壤恢复初始状态。以重金属污染为例,根据重金属污染类型,不同植物套作联合修复,既能够达到土壤修复效果,又能够净化周围环境。又或者以农药污染为例,农药污染主要存在在农业种植过程中,这一种类的污染是长期存在的,运用植物修复技术可减少农药对土壤造成的伤害,同时也可稳定土壤结构而后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

    第五,蒸汽浸提技术。所谓蒸汽浸提技术是去除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原位修复技术。运用此技术时采取真空注射,运用真空负压吸附污染物,此种方式不仅能够保证土壤结构不受破坏,与此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造成土壤二次污染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吸附出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第六,固化-稳定化技术。此种技术主要是将污染物处于固定状态,而后分析污染物的主要成分选择科学合理技术手段快速修复土壤结构[4]。对比其他修复技术此种方式花费成本较低,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应该分析土壤污染成分,结合土壤结构的特点灵活运用。

    第七,淋洗技术。淋洗修复土壤技术主要是将水灌输到具有污染物的土壤之中,通过此种方式净化土壤中的污染物,而后处理废水,直到各项指标都达到标准后方可排放。但运用此种方式需要靠近水资源,同时后期废水处理也需要一定资金投入,未能够被广泛运用。

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如今土壤修复技术变得更加多样化,此前突然土壤修复技术主要采用物理技术手段和化学技术手段,现如今受到多方面发展的影响,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也逐步出现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多种技术联合修复。修复技术手段变得更加丰富化,机械设备的使用也由此前固定方式转变为可移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科学高效的开展污染土壤修复,维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一)绿色生态修复技术

    此前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我国正朝着绿色发展方向迈进。在技术的加持之下,太阳能、自然植物资源的修复技术也逐步成熟,并且不断适用在修复土壤结构中

[5]。运用绿色生态修复技术既可以应对土壤的不同污染类型,与此同时也能够有效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以农业生产造成的土壤污染为例,农耕田地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要求既不能损害土壤结构,与此同时又应该保证粮食生产。而运用绿色生态修复技术,辅之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开展土壤治理,一来可以快速恢复土壤结构,二来也能够有效避免二次污染。

(二)综合修复技术

    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污染种类也趋向复杂,从而增加整个土壤修复难度。与此同时我国有不同的土壤结构类型,受到地区工业生产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大面积污染、不同污染源污染。传统的单一修复技术难以达到规定标准,为有效应对土壤污染综合修复技术逐步发展。例如在修复污染土壤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植物进行组合修复,首先可以让各种植物吸附土壤中的污染成分,其次也可以逐步恢复自然环境状态。又如生物降解修复,对于存在较多污染源的土壤可采取生物降解修复技术消除土壤中的部分污染物,然后用水冲洗沉淀污染物,之后借助相关机器设备将污染物吸附出来。

(三)从异位向原位的土壤修复技术发展

    在传统的土壤污染修复过程中,对于污染程度较为严重的地区通常情况下会将土壤挖掘出来,然后借助交通工具运输,进行异位修复。这一方式不仅加大工作步骤,同时也会增加土壤修复成本。除此之外也无法有效清除在深层土壤中的污染物,无法从根本上减少土壤污染[6]。正因如此传统的土壤污染修复,已无法满足当下要求,向原位土壤修复技术发展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检测具体污染源和种类,然后结合数据资料选择针对性处理措施,初步减少土壤中存在着污染成分。而后选择原位蒸气浸提技术,再次剥离污染源,这有利于清除深层土壤中所含有的污染物成分。又或者采用纳米铁粉等技术手段逐步清除土壤中的有氯污染氯。

结束语

    总而言之,污染土壤的修复主要是清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让人们更好的进行农业生产。除此之外,通过修复土壤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也可提升土壤的利用效果,这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有利于我国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郜涛, 骆碧涛, 卢海勇.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化工设计通讯, 2022(004):048.

[2] 张嵘.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及发展趋势[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002):040.

[3] 王晓菲, 祁振, 闫玉洁. 我国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产业现状研究[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 2(8):2.

[4] 武丹, 齐丽. 基于WOS的土壤修复主题变化趋势研究[J]. 绿色科技, 2021, 023(020):28-30.

[5] 刘源鑫李维庭孙向阳李素艳张润哲马杰. 园林废弃物堆肥对铅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2, 41(4):802-810.

[6] 薛晓东, 冷艳秋, 李浩. 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 清洗世界, 2022, 3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