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1
/ 2

浅谈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发展

刘重庆

612729199111252719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智能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智能化控制。智能控制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为企业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智能控制的兴起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使机电一体化系统更加充实和完善。机电一体化系统属于力学,它包含了许多机电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智能控制;

引言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驱动、机械、检测、控制、信息等,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综合技术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其中,将智能控制技术融入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信息化的体现。智能控制技术弥补了传统控制技术的不足,发扬了自身的优势,使机电一体化系统更加完善,其作用应用于各个领域。

1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述及智能控制内涵

1.1机电一体化系统

  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了多种信息技术和其他技术,涵盖机械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方面。在多元化技术融合的基础上,依托电子技术、计算机设备、通信技术,多个子系统共同构建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有效实现对系统和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将系统应用于执行系统、集成产品生产等诸多领域。机电一体化系统内部系统结构主要有以下结构,即机械部件、控制部件、信息处理部件、执行部件、电源部件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机电一体化系统不仅可以提升效率信息化生产和管理,也有效保证了生产和管理的准确性,避免了过多的能源消耗。

1.2智能控制系统

  所谓智能控制,就是解放人的大脑,摆脱人的大脑控制、人工控制工作,通过机械化、信息化的手段控制生产和管理。在智能控制中,可以通过模拟人的大脑来实现对控制目标的智能控制。智能控制的结构和内容都比较复杂。不仅控制系统的组织性能多种多样,而且边缘处也存在交叉点。它的结构比较多变,可以不断融合新的内容和新的系统思维。智能控制的内部结构包括以下几点,即专家控制系统、学习控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集成控制系统、分级控制系统、进化计算和遗传算法等结构和组成。智能控制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技术作用。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证机电一体化系统更加精确,而且可以比人工操作更加快捷方便,减少人力。在资源成本投入的基础上,降低了很多危险生产工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真正体现了自身的巨大优势。

2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2.1智能控制在机械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

  智能控制是当前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智能控制可以模拟人的脑力劳动、专家的动作等一系列智能活动,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机械制造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智能控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可以根据智能控制中的数据得出相关结论,并可以利用数学概念和神经网络系统对整个机械制造过程进行监控,建立一个动态的、立体的环境构建模型。智能控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实现了智能学习、智能诊断、智能监控、智能传感器等技术的集成,推动了机械制造的数字化进程。

2.2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器人研发中的应用

  智能控制在机器人研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器人技术是当前的高端技术之一。机器人行为控制的核心是实现动力学控制,而动力学理论具有非线性、实时可变性和高内聚性等特点。例如,对于双足步行机器人,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一个动态的两级倒立摆,它体现了非线性特性。机器人的研发还涉及到复杂的传感器信息数据,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度很高的多变量系统。为保证机器人动作平衡,需要同时执行多个指令,如平衡调整。命令、避障命令、规划动作命令等。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传统控制系统无法实现对机器人的全方位控制,而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智能控制有效弥补了传统控制的不足系统。

2.3智能控制在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传统数控机床由人控制,导致机床精度不高,很多产品质量不达标。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技术包括高科技RISC芯片和众多CPU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数控机床的精度。就数控机床的运行质量而言,需要做好规划流程的模块化。智能控制中的模块化具有良好的剪裁功能,涉及面广,能有效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和规格达到标准水平。在控制数控机床正常运行方面,需要着力改进运行程序,利用运行程序对每个工件实施严格的编程,满足工件产品生产结果的智能化要求。过去,普通机床工件的生产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严重,而现在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操作程序,实现工件制造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3提高机电一体化系统智能控制的方法

3.1完善机电系统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性能的好坏甚至决定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良好的运行和循环运动路径。为了能够改进几个机械系统,一方面必须降低原有机械零件的质量,另一方面必须从机械传动零件入手,选择高精度并简化结构,使机械呈现出整洁、美观、方便的特点,设备的操作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将机械传动系统的精度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并对其进行优化。机械系统的性能。因此,机电一体化系统改造后,可以充分发挥智能控制技术的优势,实现智能控制,使机电设备达到减工增效、节费降耗的效果。

3.2优化相关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运行所采用的传感技术必须有传感器的辅助,传感器也可以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好坏。利用传感器数值收集整理机电信息,作为机电技术研究人员的工作依据。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传感技术,提高其抗干扰性能、灵敏度和实用性。此外,技术人员还需要优化编程技术,提高编程操作的有效性,充分整合软硬件系统,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和智能控制的应用提供助力。除了传感器技术和软件技术外,接口技术和信息技术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技术。特别是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智能控制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系统优化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更加高效,这也扩大了技术本身的应用范围。通过智能控制优化信息技术,可以将机电一体化系统与智能控制技术充分融合,获得最佳的机械生产效果。最后是接口技术,用来与计算机保持良好的通信,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转换。采用智能控制优化接口技术,可以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使信息传输更加快捷,为以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奠定基础。

  结

  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放大了智能控制技术的优势,规避了其劣势,同时使机电一体化系统更加强大,为未来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塑造了良好的趋势。实践证明,只有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到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才能发挥两者的长处,发挥最大优势,才能把机电一体化技术塑造得更强。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体系比较成熟。智能控制技术的灵活性使机电一体化运行更加顺畅,各种微技术的加入为机电一体化系统带来了全新的技术体验。

  参考文献

[1]朱振涛.机电一体化在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8(18):199-200.

[2]喻欣,徐江华.工业4.0时代下机电一体化智能发展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6):185.

[3]安阳民.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