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托起信心——我的家访故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用爱心托起信心——我的家访故事

马晓莹

  龙港市潜龙学校 325802

人们常说:“爱能使心灵的创伤痊愈。”教育是世界上最特别最奇妙最千变万化的事情。一个老师只有用爱心才能更加接近孩子的内心,才能托起每个孩子学习和生活的信心。执教这么多年来,我始终将爱心教育作为自己教育的立足根本。良好的教育应该是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互相理解,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父母可以在老师的建议下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认为做好家校沟通,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进行家访,深度的家访可以深度的了解孩子,为后续实施教育计划打下基础。

(一)耐心了解,给学生一点爱心和信心

在我的记忆中,班级上有一位学生叫峰峰(化名),是我家访中印象最深的一次。

峰峰是个身材特别矮小的孩子,比同龄人的身高要矮上不少,整个人也瘦瘦弱弱的,在班级里特别突出。他有着很多同龄孩子都有的毛病,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学习的问题;同时也有着自己的问题,那就是生活和学习中,做事十分拖沓。经常需要半个小时完成的作业,他总是拖到2小时、3小时或许更久才勉强写完。不仅如此,峰峰的床铺、抽屉还特别乱,经常在抽屉中翻出吃剩的零食、果壳。虽然多次严厉的批评了他,但是他依然不紧不慢。吃午饭的时候,班级上其他的学生十几分钟就吃完了,唯独峰峰一吃就是40分钟,餐厅经常剩他一人独食。他这样做事拖拉的习惯,一直以来得不到改善,这使得他的学习成绩显然会因为以上原因而处于班级的落后位置。每次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连卷子都没有办法做完。

峰峰其实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就是做事太拖拉了,对自己没有要求,在学习上没有时间观念,不自律。这使得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都养成了慢吞吞的习惯,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对此,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需要从本质上去了解峰峰产生这样行为的原因。有几次,我给峰峰规定了要按时整理抽屉,同时规定他做题的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虽然有所改善,但很快又原形毕露。尽管我有些失望,但是作为教师,我始终坚信,需要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耐心,真正用自己的爱心去影响每个孩子,为他们建立改变的信心。讲一次不行就讲两次,讲两次不行,讲三次……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感化下而去成长,去改变,从原本坏的习惯中走出来,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为了彻底改变峰峰做事拖沓的毛病,我决定,从峰峰的家庭环境着手,真正去走进他的世界,去了解他产生这样习惯的深层次原因,然后再去制定下一步的教育计划。于是,在寒假的某一天,我对峰峰进行了一次家访。

(二)爱心家访,寻找教育的源头

在期末复习阶段,峰峰的成绩依然没有什么起色,几门学科的分数都在六七十分徘徊,总成绩在班级的后面。于是在这个寒假我找到了峰峰,开门的是峰峰的妈妈,他的妈妈说话十分和善。当峰峰看到我去家访时,以为我要批评他,于是战战兢兢的不敢说话。我温柔地对峰峰说道:“峰峰,放心,老师不是来批评你的,我特别喜欢你,所以想看看你的家是什么样子,想要了解你是在怎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这时峰峰放下了戒备并开心地聊起了他的生活和家庭成员。从他妈妈口中得知,除峰峰外,家里还有一个比他大十五岁的姐姐。父母大龄才有了这个峰峰,自然对他十分宠爱。

峰峰妈妈热心的为我沏茶,我们聊了一会儿之后就把峰峰做事拖沓的习惯做了充分的沟通。峰峰妈妈有些惭愧地说道:“老师,峰峰这孩子是他爸爸老来得子,家族里就这么一个男孩。而且峰峰出生的时候只有两斤多,是个早产儿,在保温箱里呆了一周,才保住了生命,到学龄前别的孩子喝奶粉长大,而他却是喝羊奶长大。所以,家里的老人和他爸爸都十分宠着他。我这个人也不舍得打骂孩子,觉得孩子自己努力就行,我对他也没有什么太高的期望,希望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行。一切都是我的错,让老师费心了。我这个人也不会怎么教育孩子,他爸爸每天忙着工作,我负责家庭,峰峰在学校给您添麻烦了。”

我看到峰峰妈妈一脸和善而又无奈的样子,了解了峰峰的成长经历,明白了峰峰做事拖沓的原因来自家庭的宠溺。当一个孩子在家庭中别的所有家庭成员宠溺的时候,这个孩子就会缺少规矩意识。任何事情都不用自己做以后,孩子会逐渐形成依赖心理,自律和自理的能力都会变差。难怪峰峰在学校里内务差,做事拖沓,是因为在家里,爸爸妈妈都很宠着他,吃饭、做事慢,也没有人催促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峰峰现在做事拖沓的毛病。

了解了情况后,我微笑的对峰峰妈妈说:“孩子这个拖沓的毛病一定要纠正,这样才能更好融入同龄人的生活。希望您能积极配合我,我们一起帮助峰峰进步,可以吗?”峰峰妈妈看到我带着诚意的眼神,赶忙答应了。我嘱咐她:“多让他自己完成一些事情,培养他独立自主的能力。每件事都为他规定时间,不让他拖延,这样才能促进他更好的成长。”

这个寒假,成为了我和峰峰最彼此都最难忘的假期。对于峰峰的转变,从这个寒假开始了。

(三)规定目标,增进自信

寒假家访后我主动运用钉钉帮助峰峰补习功课,其实更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峰峰养成在家里自觉学习的习惯。让峰峰妈妈也通过我的教育方式,来掌握如何改变峰峰的行为。我为峰峰制定了每天的作息时间,并且督促他严格按照作息时间执行。每个环节和动作,我都为他规定了完成的时间限制。如果完成的好,会有奖励,每拖延一分钟,就会有相应的惩罚。作业有作业的时间限制,吃饭有吃饭的时间限制,家里再也没有人给他“撑腰了”,他开始注意自己的时间了。

经过了一个寒假的训练,开学初我惊喜地发现峰峰办事拖沓的毛病终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次期末考,语文卷子居然能顺利写完。看见他的改变,我感觉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四)用爱心托起信心——关于教育的几点反思

峰峰的改变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教师应该把自己的爱心充分发挥在教育上,为每个孩子制造成长的空间。通过此次家访和教育案例,我有着几点反思:

(1)教师要始终保持爱心,用爱心托起信心,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的成长。峰峰的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方案的研究。

(2)加强家校沟通,拓宽沟通渠道,互相配合,深层次了解每个孩子,关键是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原生家庭,全面了解孩子的成长空间,用个性化和爱心化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成长环境的改变,实现家校合作,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3)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耐心,要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在爱心教育下去更好的成长。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耐心,这种耐心正是教育爱心的体现。只需要做好引导和挖掘,那么一切交给时间,孩子的成长会让你刮目相看。

家访是老师与家长联系的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老师要利用好这一教育路径,将爱心融入其中,注重孩子个性化成长空间的拓展,我相信,在教育一线的我们一定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自信的学生。